本文转自:湖北日报客户端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谭书玲 张岩)为了弘扬中国茶文化,将恩施少数民族地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6月11日,湖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图书馆联合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典籍里的恩施茶”甲辰端午茶会。

活动分为茶文化研讨座谈会、签约挂牌合作仪式、《典籍里的恩施茶》歌舞诗展演、参观恩施玉露博物馆四个部分。

座谈会现场茶文化研讨座谈会从茶文化的文化价值、生产技术、发展空间等方面就恩施茶文化现状作深入探析,明确了要将恩施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恩施茶文化品牌的目标,用茶文化为恩施州传统文化发展赋能。润邦茶业委员工作室代表和湖北民族大学代表依次为本次研讨会发表意见及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艺展演

歌舞诗表演《典籍里的恩施茶》用古今茶人对话的形式,以恩施茶史为线索,融茶艺、茶歌、茶舞、茶诗、茶剧等艺术为一体,呈现恩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脉络,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现场设有六个茶席,每个茶席都对应不同的茶史故事,序章《武王伐纣,巴人贡茶》演绎土司夫妇与民大学生的跨时空相遇,将恩施茶史娓娓道来;第一篇章《巴峡问茶,陆羽著经》讲述唐天宝年间茶圣陆羽为著《茶经》,重走三国张揖之路并在“尹公羹”的基础上开创“陆氏茶”的故事;第二篇章《茶道大行,唐煎宋点》表演者用温婉柔美的舞姿演绎出盛唐茶宴的情景,煮茶、煎茶、点茶,动作行云流水,向观众介绍了“施州八香”饼茶及“施州研膏茶”,彰显恩施茶的多元多样;第三篇章《明清瀹茶,看我容美》剑舞吟唱《茶墅》诗叩开明清茶史之门,女子群舞《采茶歌》一窥明清时期恩施土司地区茶史发展之缩影;第四篇章《宜红功夫,飘洋过海》通过演唱叙事长诗《售红茶》,对宜红茶的品质、制作、筛选、品评、拼配、包装等环节进行介绍;后记《东湖茶叙,一红一绿》将恩施玉露、利川红两种硒茶拟人化,用旗袍秀的形式呈现茶仙子手捧香茗,欢迎客人到访的场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观恩施玉露博物馆

在恩施玉露博物馆中,参会人员从恩施茶业的近代发展历程,领略其发展路上的艰辛与荣耀,通过了解学习恩施茶在亚欧万里茶道中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恩施玉露制作过程中的古法蒸青技艺,窥探茶文化发展脉络和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制茶技艺,不断增强对茶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本次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和湖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深入合作交流,共同挖掘和传承恩施茶文化,推进了传统茶文化与民族艺术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了茶文化表现方式,打造了一批民族茶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