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大家脑海里那个诗句总是“苦哈哈”的倒霉蛋,也是那个总被津津乐道的“我与偶像天王不得不说的那些事”中的李白的小迷弟。

但除此之外,他还是写出了无数经典名作的一代诗圣,是为国家百姓殚精竭虑的爱国诗人,是豪情万丈却生不逢时的一曲悲歌。

从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到路边潦倒的老翁,杜甫的一生,到底为何如此戏剧?又是什么令一个出身富贵的天才少年潦倒落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我开头所说,杜甫出生名门,杜氏家族在隋唐时期就是关中六大名门望族之一,人称“京兆杜氏”,杜甫的母亲出自清河崔氏,是当时就连皇室子弟都不一定能娶到的高门望族。

杜甫的少年时期处于唐朝的全盛时期——开元盛世。当时百姓生活比起战乱时期可谓是滋润许多,更何况杜甫出生在这样强强联合的家庭之下,他所接受的自然也都是高质量教育。当时盛行儒家教育,对于吃喝不愁的杜甫而言,这个世界就是理想的世界。用如今的话来说,杜甫就是一个被养在宫殿里的王子,没见过阴暗,满脑子都是“真善美”,是一个标准的“傻白甜”。

上帝除了给杜甫打开了一扇富裕的金大门,还给他开了蜂窝式的才华窗。

杜甫天资聪颖,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共情能力强。他所接触到的绘画、音乐、表演,都能够形成独特的一抹印象存在他的脑海中,而他能够饱含感情又极有技巧的将这些感受以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杜甫7岁的时候,他就能咏凤凰诗,在他9岁的时候,就获得了诸多诗坛大佬的点赞。

当然,一个出生富贵家庭的“神童”,必然对未来有了规划。在当时的背景中,最能出人头地的选择就是走上仕途,加之杜甫祖上也都是当官的,十几岁的杜甫自然觉得他生来就该是当一名公务员的,以后也将站在帝王身边为他分忧,于是杜甫的努力方向全都是冲着科举考试以及结交官场上的人脉去的。

到了二十岁,杜甫学业有成,理应参加科举考试,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规划了。但杜甫却不太着急,他心想:“世界这么大,我难道不应该去看看吗?公务员啥时候都能考,说走就走去旅行的冲动可不是那么容易有的。”于是绝不肯承认自己有拖延症的杜甫背上行囊就开始满世界旅游了。

当然,杜甫也不仅仅是四处打卡网红景点这么简单,他在路上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他走过了一系列的名胜古迹与山川河流,这个国家在此之前对他而言仅仅只是他生活的地方,而当他看过了更多的风景之后,他油然生出了一份责任感:“祖国的大好山河,将由我来守护!”

之后杜甫还前往了自己崇拜已久的孔子的家乡,在偶像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杜甫更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个“正直、仁义、心怀天下”的官员,那决心,就差对着孔子的雕像宣誓了。

在偶像的熏陶下,杜甫将该死的拖延症抛到脑后,大呼一声“孔夫子!赐予我力量吧”便一股脑冲进了科举考场。

这是杜甫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惜孔夫子好似没能听见他的祷告,最终杜甫没能考上。但他并没心灰意冷,而是决定再走走“内推”的门路。因为在唐朝想当官,除了科举以外,名士们的推荐也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所以必须要把知名度搞出去!

如今你想出名可能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华,在某音上拿个小吉他唱唱歌啊、在某站上做做人文科普视频啊、在某手上摇一摇花手啊,最不济就是当个女装大佬嘛。

而在唐朝想出名,主要的办法就是写诗,这对杜甫来说简直是再简单不过了,到了泰山,看着眼前雄伟磅礴的景象,对未来信心满满的杜甫当即作诗一首,借着登山的成就感与对祖国壮美山河的感叹来抒发自己的伟大抱负: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就是被称为千古绝唱的《望岳》了。

在外游历十年后,杜甫转眼就三十了,他回到洛阳结了婚,之后又继续在洛阳混圈子,碰运气,然而时运不济,始终没踏上仕途。

不过在34岁这一年,他却遇见了一生中最崇拜的男人——天王级偶像巨星李白!李白当时已经是千万级大网红了,不仅诗写的好,还是从当时的政治中心退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白

对杜甫而言,自己绞尽脑汁想进去的官场,李白却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男人真是太洒脱太随心所欲太令人崇拜了。于是两人相伴出游不过两次,却令杜甫将李白视为一生知己。

不久后唐玄宗下诏: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意思就是“快看啊!我们招艺术特长生啦!”

杜甫的诗歌很好,可惜科举考的是文章,和我们如今的高考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杜甫之前的科举考试才会失利。

而这次的政策对于杜甫来说,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

杜甫当然准备继续往自己的仕途进发,而他的偶像李白则苦口婆心的劝他:“子美啊,哥哥我好不容易才从逃出那个火坑,你为啥还要往里跳?当今皇上贪图享乐,朝廷腐败透顶,这样的昏君不值得你去效忠,就算你考上了也是个八九品的小官,有甚意思?还不如跟着哥哥继续游山玩水,以诗赋为业,你放心,哥罩着你!”

但是杜甫的理想和李白不同,他从小受的是儒家的教育,誓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哪怕偶像画的大饼再令人心动,也不能阻止杜甫完成他毕生的梦想,于是傻白甜杜甫又又去赶考了。可是他却没能注意到,曾经英明果断,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这么多年的捧杀之下早已膨胀,而他身边亲近的官员也都是善于拍马的马屁精。其中最狗腿的当属宰相李林甫。

可以猜到,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倒霉蛋杜甫这次肯定依旧没能考上,原因也很简单,当朝把政的李林甫害怕底下的精英们步步高升,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干脆把上升的口子给堵死了,这一批参加考试的生员一个也没录取。

这家伙还厚颜无耻的对唐玄宗说:“老板啊,我们是全国最强企业,所有人才挤破脑袋都要来我们这里工作的。现在好的人才都被我们招完了,外面能干的是一个都没有了。”

令人可笑的是,此时的唐玄宗还真的被他忽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玄宗

到了这时,杜甫身上那股年轻时的豪情万丈与一往无前的冲劲已经被渐渐磨灭了。本来富裕的家庭从父亲死后就逐渐落败,如今他为了养活自己都只能靠给一些贵族做宾客,靠写诗甚至卖药过日子。

苦熬了十年,杜甫终于等到了官职,却是做从九品的河西尉。

这个职位相当于县里面的办公室副主任,每天管点收粮催租的杂务。

杜甫的志向,是要陪伴圣君,做宰相一样的股肱之臣,然而现在年近半百,却只混了个从九品,他感觉人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并没有去就职,而是托朋友的关系从中协调,终于在年底的时候,又被换了个工作,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这个职务相当于太子府的仪仗队仓库管理员,正八品下。

此一刻的杜甫,已经陷入了穷困潦倒的极限,没得选,只能上任。

当上官以后的杜甫是否得偿所愿了呢?并没有,他希望成为辅助明君的贤臣,所以他认为自己应当先努力上位,起码要能在皇帝面前说得上话才行。可是在如今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只有这么一个小小官职的自己想爬上去就要先成为一个圆滑世故会来事能讨好领导的人。

而这与他从小就坚定的理想是相悖的。我想当一个能够指导皇帝成为明君的好官,我就得先变成贪官?这着实令杜甫有些煎熬。

然而更煎熬的事情很快发生了。这两年唐朝前线战事吃紧,国家提高赋税,而百姓的生活也苦不堪言,这两年又是水灾又是旱灾的,大家连饭都吃不饱了。杜甫在这年冬天准备去奉先探望家人,而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一直单纯追梦的他梦碎一地。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这两句是杜甫对于自己在官场上的思考与纠结:

(黑化小杜在左边说:)大家都巴结权贵,你清高,你了不起,我看下一个饿死的就是你!

(君子小杜在右边说)虽然我穷困潦倒,但是我相信在未来,君主一定能看见发光的我的!

(黑化小杜在左边说)国家的君主能不能看见发光的你我不知道,但是阎王爷一定能看见饿死的你!

(君子小杜在右边说)虽然我不能像许由、巢父那样飘然世外,但我一定要坚守底线!做一个正直的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这段是杜甫对国家现状的痛心:那朱门里啊,富人家的酒肉飘散出诱人的香气,这大路上啊,冻饿死的穷人有谁去埋葬!相隔才几步,就是苦乐不同的两种世界,人间的不平事,使我悲愤填胸,不能再讲!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这段就更惨了,回家省亲的杜甫到家后才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被饿死了,身为做父亲的人,却没本事养活自己的孩子。心中着实惭愧至极。

“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最后这段,杜甫更是悲从中来,一向繁华强大的国家怎么竟成了这个样子?我一个当官的,都免不了这么悲惨的遭遇。那那些还需要服兵役还需要交租纳税的平民百姓该是多么的水深火热啊!

从这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开始,傻白甜杜甫已经死了,活着的,是钮祜禄杜甫!这份忧国忧民的愁绪,令杜甫彻底抛开浪漫情怀,走向了现实主义。

孩子的饿死还只是灾难的开头,很快杜甫又迎来了人生更大的打击,安史之乱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唐玄宗逃到了四川,杜甫一家往北逃,一路上颠沛流离忍饥受冻,小女儿饿的哇哇大哭,直咬他的手。

好不容易把家人安顿在了鄜州,听闻唐肃宗在灵武继位了,已经44岁高龄的杜甫又马不停蹄的去投奔新皇帝,然而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他在半路上被叛军抓住,押解回了长安,这一关就是一年的时间,和他一起被俘虏的,还有另一个倒霉蛋王维。千古名篇《春望》也正是在这期间创作的。

不知杜甫该开心还是该流泪,因为他不是什么大官,并且在文坛也没什么影响力,叛军对他的看押并不严,最后让他找了个机会,从长安城金光门逃了出来。

因为“太没地位”而逃过一劫的杜甫出来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呢?是继续去投奔此刻正在凤翔的唐肃宗。

是的,哪怕杜甫深知自己的国家不再歌舞升平,许多官员都准备告老还乡远离是非之地的时候,他却比之前还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国家这么苦难,更需要我了!”

这一次,当他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见到唐肃宗时,唐肃宗为了表彰杜甫的忠心,给他安排了一个左拾遗的官。

“左拾遗”虽然也不是什么大官,依旧是正八品下,但比起以前的什么“河西尉”、“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要好一些,毕竟成为了皇帝的近臣,可以有再往上升的可能。

所谓拾遗二字,指的是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政策决策失误)。说句不好听的话,像什么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司谏之类的,在此时,差不多快成摆设了。

然而杜甫显然没能摆清自己的位置,他刚直不阿的替打了败仗的宰相房绾辩护,结果直接被肃宗贬出了中央。杜甫想不到,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地方,竟然就这样不顾情面得将他的理想扼杀了。

许是终于认清了理想的破灭,许是在南墙上撞的头破血流之后,面对饭都吃不饱的家人,杜甫妥协了。他最终辞去了所谓的八品小官。

晚年的杜甫只能投奔朋友亲戚,四处流离。可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杜甫的生活过的十分潦倒。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

从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就能感受到杜甫晚年的窘迫。可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哪怕在这个时候,他依旧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的一生,仿佛是国家的剪影。他幼年时感受到的美好,令他对这个国家充满了热爱,他的内心也无比富足。我想童年时他所拥有的,其实不仅仅是实质上的财富,更多的是心灵的财富。

他的富足,体现在一生不改的纯粹与正直,他的富足,体现在哪怕身处逆境,自己都倒霉透顶,却依旧在推己及人的关心其他人。不管世态怎么炎凉,人情如何冷暖,杜甫的心,永远是最柔软,最细腻,最真诚的!

当然,也有人感叹杜甫的高开走低,是因为他的愚忠。

作为醇儒的杜甫,他想的是国家纵然有各种缺点,各种不好,我们读书人的使命不就是改变它,让它变得更好吗?

这并不是愚忠的思想,而是一种心系天下的高度使命感,一种对家国的大爱。

其实这种情感也并非中国人独有,前几年就曾经有一位乌克兰的女留学生,在乌克兰发生战争的时候毅然选择回国参战,她对中国的朋友说,我知道我的国家有各种不好,但她是我的祖国,我愿意为她去死!

这是一种不计自身得失的伟大情怀,是一种对家国,对民族最真挚的大爱。

现在人们一提起儒家,总会以负面的保守、迂腐之类的词语评价。

但儒家的伟大和美,却被人们给忽视了!

儒家是有极伟大和极感人的一面的!

就像韩愈为了家国天下人,愿意冒死身赴贼窝劝降,更愿意冒着被杀头的风险顶撞皇上不要迎佛骨。

杜甫在担任左拾遗时,也冒死愿意维护正义,纠偏皇帝的过失。

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出现问题时,不是去抱怨,去讥讽,去嘲笑,而是想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为了家国变得更美好,自己该怎么努力?

这一点对于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把这份精神给缺失了,那是非常可悲且可怕的。

杜甫一生的诗歌,有忠,有仁,有情,有义,可以说淋漓尽致的把孔孟的思想展现了出来,故而被后世称为诗圣可谓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