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去不到发达国家,可以去“润”一“润”浙江。为什么说浙江是最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省份呢?我觉得浙江做对了三件事情。

第一,浙江在农村花了一点小钱,把农村建设得像欧洲一样。这次端午节,我在浙江兰溪农村开车,感觉很舒服,就像在景区一样。我突然觉得,其实让农村幸福,浙江主要就是花了三笔小钱:

第一笔钱,允许农民建新房。正是因为浙江允许审批或原拆原建建新房,所以浙江几乎 95%以上都是楼房、农村别墅,农民住的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自然就高了。

第二笔钱,是花不多的钱把农村的柏油路铺得黑黑的、平平的。房子好了,路面好了,风景自然就好了。

第三笔钱,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美丽乡村行动,也是花点钱把村里收拾收拾。比起城市地铁建设动辄上百亿、数百亿,农村公路、美丽乡村的投资,确实是小投资,但换来的却是老百姓的大幸福。

浙江做对的第二件事情,是无为而治,尽力保护草根经济。前些年我去浙江诸暨参加一个活动,我发现这里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住在一楼,而是住在二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楼往往要摆放几台机器,搞生产,织袜子、产毛巾,做事情。浙江很多人做的生意其实都是草根经济。草根经济,一很难产生税收,因为基本上都在免税范围内;

二,很难产生 GDP,因为很难统计。但是,正是因为草根经济,让浙江得以充分就业,得以富裕一方。与很多地方只看重规上企业而忽视草根经济相比,我们曾经说过,什么是好的营商环境呢?好的营商环境不是对大企业服务周到,而是对小企业、草根经济服务态度比较好。浙江或许就是营商环境比较好的省份。

浙江做对的第三件事情,是在富裕上选择了共同富裕,不落下任何一个城市,但是在城市建设上选择中心城市。你看,浙江丽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第 39 位,超过福州、昆明、天津、南昌、成都等一众省会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排名在全国第 34 位,仅落后于 6 个省会城市。

浙江的共同富裕,就是不落下任何一个城市,但是在城市能级的选择上,丽水却是一个人口只有 200 多万的花园城市,目标并不是要建设成为一个大都市。在浙江,在建设杭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线城市上,达成了全省的共识。在建设宁波成为全国十强城市、全球第一港口城市上,达成了全省的共识。在建设温州成为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上,达成了全省的共识。

所以,丽水会把第一高楼联都大厦不是建在丽水,而是建在义乌。新田也在义乌建了一栋双子楼的大厦,聚集最有力的要素,商业信息流通最便捷的城市,这是浙江选择中心城市的建设逻辑。所以,现在浙江总部经济几乎是全国最发达的省份,这里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世界 500 强企业总部数量也是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总部数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

从发达富裕的农村到更强竞争力的中心城市,从重视草根经济的营商环境到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做对的这三件事情,你觉得做的怎么样?评论区,我们不见不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