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planA。

近日,广州地铁发布2023年年报,狠狠秀肌肉:占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69%;时隔四年全年运客量再破30亿人次。

所有线路日均客运量同比上涨,今年广州地铁也加急建8条新线,3号线东延段、11号线或年底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地铁发布2023年年报

|图源:广州地铁官网

整份年报信息含量十足,楼市君简单梳理出以下三个重点:

其一,全年客运量同比猛涨32%,广州地铁出行占全市近7成。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结束,地铁出行增多,客运量也随之猛涨。

按照年报数据,2023年全年客运量为31.3亿人次,同比增32%,再次破30亿人次大关,这是自四年前以来首次。

日均客运量高达857.24万亿人次,同比涨32.7%,最高日客运量为1108.58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广州地铁2023年年报

面对激增的客运量,广州地铁也做了相关措施提升运能。

比如,经常人挤人的3号线、5号线高峰最大满载率比2019年分别下降14%和4%。

可以说,广州地铁出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优先选择。

这份年报也晒出广州地铁出行的重要性:在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占69%,相当于10个人出行,就有7个会选择地铁。

这样的占比同比上涨6%,在近几年来再创新高。

其二,各线路客运量同比猛涨,TOP10车站排序有新变化。

与2022年全线客流量下跌不同,去年所有地铁线的客运量,同比都出现明显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3号线及支线、2号线、5号线的日均客流量均破百万人次

3号线及支线依旧是“最挤”地铁线,日均客流量180.16万人次,坐稳头把交椅。

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嘉禾望岗、客村这些大站,基本都在3号线上,很难不挤。

5号线接应东进人群,2号线又分布着嘉禾望岗站、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客流量也是居高不下。

而客流量涨幅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经番禺广场和广州南站的22号线、连接黄埔的地铁7号线、直通南沙的18号线。

再来看广州“最忙”的十大地铁站,其排名上也有细微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体育西路、珠江新城、嘉禾望岗这3个大站,客流量依然稳居TOP3。

去年体育西路日均客流量为46.4万人次,这几乎相当于一座小县城人口。

体育西路站位于天河核心,周边有天河城、天环广场等大型商超,还是1号线、3号线枢纽站,很多人都在这里挤怕了。

公园前、广州火车站的排名,相比2022年都往前移,尤其是后者,从第9名移到第7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十大站点中,海珠占4个,天河3个,越秀2个,白云1个,海珠、天河的高客流量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地铁人流

|广州楼市发布摄

看完已开通线路和站点客运量,在建地铁线又是如何,想必也是大家关心的。

此次地铁年报简单提及,去年8号线北延段、8号线北延段支线开工,3号线东延段、11号线实现洞通。

楼市君顺便扒了今年在建线路进度,其中3号线东延段、11号线进度最快,有望年内开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发力TOD,在广州打造超20个项目。

多元化发展的广州地铁,也深耕房地产开发,将住和行密切结合起来。

根据2023年年报数据,广州地铁房地产经营收入23.78亿元,占其全年营收约17%。

其以“轨道交通+土地整备+物业开发+城市运营”的发展模式,打造TOD项目,独具特色和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地铁地产布局项目 (含商业)已超20个,大部分是和其他房企一起合作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有不少被市场热捧的TOD网红盘,如琶洲南TOD、星瀚TOD、星汇城TOD等。

去年面市的云庐、珑璟台、珠江·右岸、江语上品苑等新盘,都能迅速在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而今年,位于广州设计之都的云筑上品,以近地铁、使用率超100%等优势火速出圈;琶洲南TOD二期开盘又破纪录。

这些项目,除了轨道交通优势,在配套、产品等方面也各具特色,广州地铁地产在房地产开发的实力,也是越来越强了。

最后,对于地铁出行,或者对于广州地铁地产开发的项目,你们又是如何看的呢?评论区聊聊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