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毛主席的专机抵达了南宁,准备在南宁召开一次各省领导会议。

这让广西省委的同志们特别的兴奋,南宁可是头一次来这么多领导干部,更重要的是毛主席也来到了南宁,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他们想宴请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们,但他们不敢,因为主席明令禁止各地不准搞请客宴请之风。

思来想去,省委的同志一致推选韦国清去说服毛主席,因为他们知道韦国清与毛主席有着特殊的关系。

韦国清经过再三考虑,去求见毛主席,他对主席说:“主席,您难得来南宁一趟,我想请您和大家吃顿饭。”

毛主席果然很给这位爱将面子说:“好吧,简单点就好。”

韦国清早有打算,他有意试探着问:“主席,您敢吃蛇羹吗?”

主席大笑着说:“客随主便嘛!”

紧紧追随毛主席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韦国清的父亲是位革命者,自小他就深受父亲革命思想的影响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曾经担任过区农民协会副会长的父亲被敌人杀害了,年仅十五岁的韦国清没有退缩,他毅然继承父亲的遗志,参加了农民自卫军。

之后年幼的韦国清又随农民自卫军参加了百色起义,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31年7月,韦国清跟随红七军北上到达了中央苏区,去参加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战斗

这时候的韦国清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而他还未满十八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的韦国清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又积极要求上进,所以多次被组织选送去学习,比如瑞金红军学校、红军大学都曾有过他刻苦学习的身影。

1934年毕业后,成绩优异的韦国清被组织任命为中共红军大学总支书记。

同年10月,由于博古等人的冒险主义,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惨遭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了经营已久的瑞金苏区根据地,踏上了艰险的长征之路

长征开始之际,组织决定由红军大学等学校合并组成红军干部团,韦国清被任命为中央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红军抵达黔南地区时,在中央的指示下红军需要立即渡过乌江,要求特科营紧急搭架浮桥

身为特科营营长的韦国清立即亲自率领战士们,急行军赶到边界渡口,组织战士们就地取材,把石块等沉重的东西放在背篓里,然后用竹子把装有重物的背篓穿成一串放到江里,江底的石头正好把背篓卡住,就这样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努力,浮桥终于搭成了,中央红军迅速渡过了乌江,避开了蒋介石大军的围剿

因此,韦国清和特科营的战士们还获得了上级的高度赞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6月,中央红军和四方面军在四川成功会师后,时任红军总政治委员张国焘不同意中央的北上的决策,背地命令陈昌浩准备秘密带红军主力南下。

关键时刻,叶剑英秘密通知了毛泽东张国焘等人的行动,毛泽东立即连夜带领红一方面军和干部团北上

然而,天刚亮,红四方面军副参谋长李特就带人追了上来,要求红四方面军的人包括韦国清带领的红军大学(原干部团)不准跟毛泽东北上,毛泽东担心自己的同志打起来,于是他让韦国清把特科团成员集合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当着李特的面,对特科团中红四方面军的战士们说:“中央的决策是北上,但你们的上级不准你们北上,那你们就听从上级命令留下吧,红军大学中的学员留下,干部随我们北上。”

李特对干部留下很有意见,他还想与毛泽东争执,但韦国清一下挡在毛泽东面前,义正辞严的对李特说:“我们特科团愿意听从中央的命令,愿意跟随毛主席北上。”

也就是从此刻,韦国清开始了他紧随毛主席脚步的革命征途,并在征途中屡建奇功,不断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这也为他之后受到重用奠定了夯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