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介绍一种新内固定器

胫腓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依据骨折类型、是否累及关节面及手术医生的技术熟练程度,采用胫骨髓内钉MIPPO钢板是最主流的两种手术方案,但各有缺陷。髓内钉置入存在潜在膝关节软骨损伤风险,术后膝关节疼痛发生率较高;钢板固定对软组织要求较高,术后伤口感染、坏死并不少见。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胫骨远端髓内钉(distal tibial nail,DTN)被小日本医生提出并部分应用于临床,理论上该DTN可微创置入,避免过分损伤软组织,避免损伤膝关节,且能达到良好的固定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示DTN器械及置入后影像片。

手术步骤

步骤一:常规仰卧位,消毒铺巾。如合并腓骨骨折,需优先复位固定腓骨,腓骨复位后胫骨通常也可达到较好的复位。如单纯胫骨远端骨折,可在手法牵引或复位钳的辅助下,完成复位。如闭合复位困难,需切开。髓内钉的置入前提是必须有良好的复位。

步骤二:维持复位后,沿内踝尖部作长约2-3cm纵行切口,显露三角韧带浅层,纵行分离。置入导针。导针置入点为内踝尖,但需避免距离关节面过近,以免进入关节损伤关节软骨,在侧位上导针进针点位于内踝丘间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骤三:开口,扩髓。要注意扩髓避免造成医源性内踝骨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步骤四:插入主钉。主钉插入过程中,避免过度锤击或过度弯曲,以免医源性骨折。置入主钉后,采用配套置钉架置入远近端锁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病例:69岁男性,车祸外伤,胫腓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局部软组织条件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纳入的10例患者中,7例术后3月内愈合,剩余3例在术后6月复查时也已愈合,无软组织相关并发症。逆行髓内钉有很高的复位要求,且进针点的偏差会显著影响髓内钉的走向,导致髓内钉位置不达预期,强行插入髓内钉反而容易导致闭合复位的骨折再移位。对特殊病例可以尝试,如软组织条件确实不允许,可以外固定支架固定。该方法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骨科青年

责任编辑: 向宇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