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女林徽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末,林孝恂携全家合影于浙江仁和县官邸庭院。右四,林徽因祖父林孝恂;右三,林徽因父亲林长民。

孝恂是一个大家庭的主人,他有五女二男,共七个孩子,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是家中长子。从我们家保存的一张摄于浙江仁和县官邸的林氏全家福大合影上可以看到,林孝恂与夫人游氏被儿女媳婿们簇拥;林长民位居其中,相貌格外清秀俊逸,五官与他的父亲林孝恂颇为相似。照片中男性皆长袍马褂,瓜皮小帽;女性则偏襟大袄,皆为晚清装束。一家人,散发着一种平等和开明的气息。此时林孝恂正在知府任上,而这座官宅后院,白粉的墙,黛色的瓦,院子里栽种着枇杷和海棠,环境优雅,依旧是那家传的书香气息,却少有富户的豪奢。林徽因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大宅院中。

林孝恂可堪是一位对得起一方百姓的父母官,他在自家私塾也培养出一批饱读诗书的新时代儿女。林徽因的睿智与洞察力,她对美的鉴赏力,她的组织才能与动手能力,以及她待人的真诚与亲切……点点滴滴,今天的我们都可以从这位林家祖父和亲人身上觅得踪迹,并可由此探寻她的底蕴与传承。

作为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婚后八年诞育的第一个孩子,林徽因也是全家翘首以盼的林家长孙女。她的美丽容颜甚得其祖父母的遗传,那澄澈的双眸颇似祖父,温润的面颊更像祖母,眉宇间又从母亲那里带来几分江南女儿的秀美。

林孝恂欣闻林家有了长孙女,喜悦中不禁想到《诗经·大雅》中的佳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以此为典,他为美丽的长孙女起名为“徽音”(后改名为“徽因”)。祖父对林徽因抱有很高的期待——他希望林家长孙女像大姒那样具有美好的品德,同时还能带给林家多子多孙的好运气。

七岁之前,林徽因长在祖父母身边。她不仅得到祖父母的特别疼爱,更承继了祖父母的基因和家学家风。在成长的岁月里,她陪伴在祖父母身侧,辗转于杭州、上海、北京,可谓新知旧学并进,南北灵气兼收。

得到祖父母的疼爱,并不意味着娇生惯养。相反,林徽因很早就承担起照顾长辈和弟妹的重担。儿时的林徽因并不常见到父亲,她两岁时,二十八岁的林长民东渡日本。此后,林长民长年宦游在外,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与二娘程桂林皆不通文墨,当时祖父林孝恂及祖母游氏已是年迈多病,弟弟妹妹又都太小,所以与父亲沟通联络,向父亲报告家中诸项事宜的重任都落在了年幼的徽因身上。从目前可见的文献看,至少从六岁起,林徽因就与远在外地的父亲林长民有了书信往还。

我们家至今保存着一批林长民写给儿时林徽因的家书,从这些温暖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作为女儿的林徽因懂事可人,早熟早慧,善解人意;她懂得父亲对家的牵念,尽一己之力为父亲分忧,让父亲放心。林长民更被爱女的敏锐、聪慧、体贴和善感深深打动,家中大小事宜也愈发倚仗长女徽因。特别是在林长民从日本回国,居住在上海那段时间,他与女儿有了更多的沟通接触,父女之间书信来往愈加频繁。本是基于处理家事的书信,却使得父女间更加明白对方,之间的感情也由此变得越发亲近深厚。

1910年3月,远在京、津的林长民收到女儿徽因两封书信,欣慰之情,不能自已。20日,他复信女儿,深情地说:“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0年3月20日,林长民致林徽因信

此后,林长民屡得徽因书信汇报家事。由于常在北京,天津寓所无人照管,林长民决定请林徽因的大姑林泽民北上前来照料,如何安排种种琐事均由女儿徽因代转。祖父的身体状况、两位母亲的生活状况,甚至祖父室内炉火温度林徽因都要时时照应。作为长女的她较之同龄人更早地成熟。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林家由杭州迁往上海,住在虹口区金益里。林徽因与表姐们一道进入不远的爱国小学读二年级。

1913年春,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携其胞妹麟趾前往北平与林长民同住前王公厂旧居,九岁的林徽因仍留在上海读书,陪伴祖父。鉴于林孝恂年迈,林长民也在考虑将老人接往北京,以便照料。他在5月的信中向女儿表达了这样的心愿:“娘与趾妹来京都好。汝留沪读书,留侍祖父,大是好儿子。我极爱汝。祖父若来京,汝亦同来。京中亦有好学堂,我并当延汉文先生教汝。现我新居左近有一教会女学堂,当可。”林徽因用工整的楷书在原信旁批注:“民国二年,娘同芷〔趾〕妹来京,徽尚留沪。”之后,林长民在信中除了嘱咐徽因照顾好祖父,问询家中情况并告知自己一切尚好外,更多地谈及迁家北上的安排。甚至庭院中为方便孩子们玩耍的花园布置他都一一想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3年5月29日,林长民致林徽因信

1914年,林家终于扶老携幼全部来到北京。两年之后的1916年,由于袁世凯洪宪复辟,北京局势混乱,林家家庭成员又从北京全部迁往天津,因系公务,只有林长民一人留守北京崇文门内沟沿头寓所。当年4月,十二岁的徽因身在天津收到父亲来信,告以北京家具不便运送天津新居,可在天津买用;同时,林长民还透露了退出北京所租住房另作打算的考虑。

这段时间,在宦海中沉浮的林长民对女儿一再吐露自己的寂寞以及对前途的迷茫:“得汝三信,知汝念我。我独居京寓,颇苦寂……”“我终日在家理医药亦藉此偷闲也。天下事,玄黄未定,我又何去何从。”“春深风候正暖,庭花丁香开过,牡丹本亦有两三葩向人作态,惜儿未来耳。”现实政治斗争的残酷,更使林长民深感亲情的温暖,愈加思念自己珍爱的长女徽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林徽因在北京

同年秋天,林家由天津搬回北京,住南府口御河边织女桥西。林徽因与几位表姐一样,进入英国教会学校培华女中读书。这一年,林徽因胞妹麟趾夭折。麟趾的死给林徽因和她的父母林长民、何雪媛带来沉重打击,更导致了何雪媛在大家庭中地位的弱化。

1917年,除林徽因与叔父林天民留京外,林家家庭成员再次迁往天津。直到张勋复辟,林天民才携林徽因离京赴津。林长民从南京北上,依旧单独住在北京。当年7月,段祺瑞讨伐张勋得胜,重新组阁,林长民被任命为司法总长。局势稍有缓解,林长民即于8月又将眷属全部迁回北京。

谁知不久,段祺瑞内阁倒台,不到三个月,林长民再次去职。林家在京津之间的迁徙,某种程度上与政治局势的变换节奏合拍。

1918年,满怀心事的林长民东游日本考察。此前,他曾考虑携女儿林徽因同行。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旅途中,面对各种难以推却的酒食应酬,他倍感疲惫。一旦能抽身游览名胜古迹,他又会想到远在中国的女儿徽因,对不能与女儿同享美景感到深深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8年4月,林长民游览日本箱根时寄给林徽因的箱根全景明信片

随父欧游

阴错阳差,这样的遗憾,在两年后得到了补偿。1919年,林长民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引发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北洋政府无比尴尬,罢免了林长民的公职,其所供职的外交委员会也被解散。林长民逐渐淡出政治核心。官场云谲波诡,他对眼前的现实倍感失望。1920年,不再担任政府职务的他以“国际联盟中国协会”成员的名义前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欧洲考察访问。曾经昌盛文明的欧洲大陆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创伤,心怀理想的林长民渴望此次赴欧能够观察战后国际关系与动向,了解战争创伤及其影响,实地考察西方宪制,进一步思索中国所应采取的外交对策。对林长民本人而言,这次游历欧洲,当然也有规避政治风头、遣散心怀的用意。

这是林长民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长的一次海外出访考察。这次,林长民决定携心爱的女儿林徽因同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长民在伦敦

临行前,林长民告知女儿:“我此次远游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物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烦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作为一个父亲,他具有超前的眼光,真可谓爱女心切,用心良苦。

1920年8月,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从上海出发,乘坐法国Paul Lecat邮轮,踏上了欧游之旅。邮轮航行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林徽因极目远眺,海天一线,视野从未如此开阔。她跟随父亲步入新的人生旅程,从少年“徽儿”逐渐变为成年徽因。此番远游可以说是林长民送给女儿最美好、珍贵的一份成人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徽因乘 Paul Lecat 轮赴欧途中与同船旅客 Hekking 女士合影。背面文字系林徽因手迹

林长民携女欧游共计一年半时光,除各地游览外,多数时间居住在英国伦敦。 他们一起考察名胜,参观国会,亲临战地,走进工厂,访问社会名流,深入英、法、德、意、瑞等国多座城市。 瑞士的湖光山色,比利时的钻石和动物园,法国的灿烂文化以及德国经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满目疮痍的战火遗迹,都给林徽因留下了深刻印象。 英文流利、擅长社交的林徽因是父亲的贴心旅伴,更是父亲工作、生活中的好助手。 开明温厚,潇洒飘逸的林长民与女儿林徽因同游,一道纵情山水,尽享湖光山色之美,沉醉于游历中那些美妙的瞬间,暂时摆脱了国内政治的纷扰和生活的琐事; 他们艺术气息相通,对美都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可谓心有灵犀。 欧游对这对父女而言总体上是愉悦欣慰的。 林长民在日记中生动描述了父女同游的动人景象,许多细节非常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7月,欧游期间的林徽因在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林长民1920年8月至10月间游历欧洲的日记始终保存在我们家中。这份珍贵的资料真实记载了林长民父女欧游期间所见的一战后欧洲诸国政治与社会生活,以及林长民一路的观察与思索。随父考察的经历对林徽因这样一个初次踏出国门、正值青春年华的少女,其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从这本日记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林徽因当年一路所见所闻,也隐约看到了她后来的思想轨迹。日记中许多对欧洲风情的醉心描绘可谓散文佳作。湖光山色陶冶了林徽因敏感细腻的心灵,父亲的引领则培养了她卓尔不群的观察力与鉴赏力。从林徽因身上,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林长民特有的艺术气质和文化底蕴。家学的熏染、父亲的传授,对日后成为建筑师和诗人的林徽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在伦敦

由保存至今的日记可知,他们的游览起自8月上旬。7日,林长民父女从伦敦寓所(位于Ormonde Gate)出发,渡过海峡后进入法国,他们在巴黎停留了几天后随即办理进入瑞士和德国的手续。父女二人乘坐火车到达法国里昂,再从里昂出发,乘坐火车经过法国东北山区进入瑞士。

8月13日抵达瑞士日内瓦后,林长民父女立刻被莱蒙湖的湖光山色所吸引。饭后,他们“沿湖畔行。隔岸灯火辉煌,馆舍鳞比,盖名区胜地,旅客辐辏之所”。到旅馆后他们便租了一辆马车“绕湖缓辔而行”,晚饭后,又“沿湖畔行”,湖对岸灯火辉煌,屋舍鳞次栉比,林长民没有尽兴,意欲晚间乘船渡湖前往观览。然而作为一个女孩子,林徽因却有些紧张,为了照顾女儿的心绪,林长民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

第二天,他们又乘船游览了日内瓦湖北岸。林长民用诗一样的语言描述道:“罗山名迹,登陆少驻,雨湖烟雾,向晚渐消;夕阳还山,岚气万变。其色青、绿、红、紫深浅隐现,幻相无穷。积雪峰巅,于迭〔叠〕嶂间时露一二,晶莹如玉。赤者又类玛瑙红也。罗山茶寮,雨后来客绝少。余等憩Hotel de chardraux时许……七时归舟,改乘Simplon,亦一湖畔地名。晚行较迅。云暗如山,霭绿于水,船窗玻璃染作深碧……”

8月15日,林长民、林徽因父女二人和三位林长民友人一起,本计划沿着日内瓦湖南岸向北游览,与前一天的行程对接,完成环湖一周,但只可惜没有赶上开船时间,于是仍然沿着湖的北岸乘船东行。他们经过许多湖滨小镇,后来到尽东头的Montreux(蒙特勒镇),并在此下榻。林长民写道:“余等登岸,馆于Hotel Splendiol,馆面湖背山,而湖自Vevey以东,对岸诸峰,回合渐紧,故由楼窗望远,虽水天相接,而左右映带,岚翠若扉。扉半启,右辟而左翕也。湖光如练,鹅鹤之属,飞泳其上,其乐无极。四时半,同人出游,盘山而上。山稍稍凹处,不见湖光。亭馆无数,多富人巨室别墅。行数里后,旷然面水。树木森蔚,略有松柏,针细而短,其枝横出,不若吾东方之松干之夭矫。”

17日,他们又乘电车上山至Glion后改乘火车直达海拔两千零四十五米的Rochers de Naye山峰。到达山顶旅馆后,他们又外出登山,这时林长民在北岸,而女儿徽因则到了“对谷之巅”,“两峰相望人小如豆,崖下白云似海,正凝眺间徽已绕至吾后,忽闻语声,籁动云破”,真可谓意趣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长民旅欧日记

游览几天后,林长民父女离开瑞士进入德意志边境。林长民对瑞士风光非常喜爱,在日记中用“处处可恋”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依恋。由于时间所限,他没有细致考察瑞士的风俗政治,这成为他离别时的遗憾。

携爱女徽因游历欧游的那段岁月美好而难忘,一年后,林徽因留住伦敦,林长民往瑞士赴会,得以重返和女儿曾经同游的旧地,他不禁给女儿去书:

徽女爱览:

桐湖之游已五昼夜,希提芬更Hilterfingen一小村落,清幽绝俗,吾已欲仙。去年游湖,想汝所记忆者,亭榭傍水,垂柳压檐,扁舟摇漾,烟霭深碧。而我今日所居,其景物又别。楼高不如Axen Stien,而收揽全湖若披长卷。楼两层,各有径通出湖。岸径植诸卉,杂以松杉,若蕉,若萱,若菖蒲。热度植物香馥长袭衣袖,此则欧土所罕见者。玫瑰、蝶堇则遍地矣。茶室临水,吾儿所能想像。楼窗正对聂生山,山顶积雪无多。然夕阳暄[渲]染,暮云映带,有时亦作玛瑙、苍玉颜色,极其变灭能事。远峰若Dungbran若Monch,皆四千米突以上,其雪色晶莹,朝暾晚霞,随时粉黛燕支〔胭脂〕,穷极艳冶,非吾所能缕述。湖静悄类宫苑池塘,泛舟一二时间至,不逢一来棹,我前记所谓若吾所私有者是也。旅舍住客不过数人,皆白头老妪,无一能操英语。女佣二三,饭后游戏,隔林闻语,但解也也。自朝至暮,吾唇吻除饮啖外未曾动。然供备如例,无待使人令,惟晚凉唤船需人相助。居停有女,略晓吾意,能为我解缆系缆耳。我荡桨已淑〔熟〕娴,此技大足与汝一竞。希提分更在桐湖西北岸,距桐镇四启罗米突,亦偶往来其间。凡去年涉足处,皆已一一重访。此等游览,无足动我感念。但人生踪迹,或一过不再来,或无端而数至,尽属偶然,思之亦良有意味。吾与此湖此山既生爱恋,深祝偶然之事能再续此缘。晨起推窗,湖光满目,吾双睛如浸入琉璃。书此相示,禽声婉转,通晓未歇,似催我赶付早邮也。

十年六月十五日 父寄

日记中,林长民也记述了战后欧洲诸国政治与社会生活情景。他特别注意各国的政法制度、财政经济与交通运输,以及当地人的精神状态等多方面情况,特别是感受战争对诸国的影响。

8月28日,林长民带着女儿和友人驱车抵达法兰克福(Frankfurt),之后换乘火车至柏林。尽管他们都不会德语,但进入德国境内,列车服务员对他们依然态度热情。林长民看到,在战败国的德国列车所经过各站时间准确,车辆调配及轨道管理都井然有序,并没有战败国家的气象。

他们在德国停留了一个星期,林长民看到,战后德国的食品严重匮乏,火车中“上等人士妇女乃至手携黑面包、水浆于车中饮啖”,“壮丁,经久战缺食,营养不足之色时见于面”,柏林“廛肆售品,凡服饰侈靡之物,远不逮巴黎、伦敦”,连街道中拉车的马也显得非常瘦弱而不堪重负;但他同时也注意到,德国“铁路用车尚不甚缺。从前工厂有制造军用品者,如克虏伯之厂,战后工作多制工业机械,尤致力于机关车之制造……克虏伯工人之数,战前四万二千人,现在仍四万六千人,不但无减,且有增也。将抵Cologne(科隆)时工厂尤盛,皆无停工……学校教育以及诸试验所,自战时以来未尝少辍”。因此,他得出结论:“(德意志民族)一时虽受挫折,十稔二十稔后必将复兴。”

9月4日他们在科隆换车后,经过Liege(列日)进入比利时,当天下午抵达布鲁塞尔。9月6日又到安特卫普访问,在这里参观了钻石展览。林长民细腻地观察感受:“三时至钻石展览会。所陈多比属非洲钻矿所产……初出矿质极粗,毕露晶莹。其小者琢磨至不易。工人先熔铅挪成一团,趁其未凝,以钻石嵌其上,入冷水使缩,如是者数次,铅坚。然后磨钻工人挼铅,十指耐热,锻炼至几无触觉,盖为至苦之工作。娇姬妖冶,用以自炫丽,却不知其面面晶光,皆从水深火热中来也。”

四天后,他们从比利时回到法国。11日,林长民和友人带着徽因一起到距离巴黎五十英里的Soissons,参观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一处战场。这个战场是德法双方曾进行拉锯苦战的战场之一。在这个曾经繁华的都市里,他们“乘汽车观诸战迹,周视数十里内不独屋宇无一完瓦,乃至树木田土摧陷匪余”,只见“满地瓦砾杂以炸铁药弹”和“战壕无数”。

林长民父女离开法国前还访问了一处农庄,庄主是他们在中国结识的一对法国夫妇。这对夫妇的农庄离Orleans(奥尔良)不远。林长民带女儿在奥尔良投宿了一晚。在这里,尽管不通法语,父女二人还是想看看整个城市。于是,林长民出门叫了一辆车,用手做旋转的姿势,表示希望环绕奥尔良市看一看,司机马上明白了意思。环绕全市转一圈不过半小时,他们发现桥梁、道路、教堂、学校、公园、厅榭等都非常整齐完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父欧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9月15日,父女二人再次渡过英法海峡回到伦敦,结束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欧洲大陆四国之行。

无疑,这次出游对开阔林徽因的视野、广博林徽因的见闻都有重要意义。她不仅饱览了异域的湖光山色,更熟悉了欧洲的风土人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非常真切、感性的认识。这是林徽因第一次走出国门,可以说,林长民实现了使女儿“观察诸多事物,增长见识”,让女近其身边,领悟其“胸次怀抱”的初衷。

旅欧期间,林长民并没有忽视女儿的学业。游览归来,林徽因考入圣玛丽学院,安顿下来没多久就开始了学子生活。圣玛丽学院的环境令林长民非常满意,其校长是位年逾古稀的孀居老妇,为人热情诚恳。学院距离林长民的寓所不远不近,他们可以乘坐公交车,之后步行穿过海德公园就能抵达。林长民鉴于公交车号容易混淆,第一次送女儿报到时选择了步行,返程也是雇车。然而,有心的徽因在路上小心翼翼地记下了公交车的号码,为自己之后独立上学作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长民与秘书梁和伦敦寓所

学校学习之外,林长民还特意为林徽因聘请了两位教师,一位辅导英语,一位辅导钢琴。英语教师名Phillips,在林长民的日记中有时将其译作“斐理璞”。林长民安排女儿冒雨去接这位老师。斐理璞为人朴实忠厚,与徽因一见如故。斐理璞母女初来就住在林长民寓所,她们很快成了林徽因非常信赖的朋友。由于数月未曾练琴,林徽因指法有些生疏。为此,林长民租来一台钢琴放置家中,让女儿放学后弹奏。这样既可使女儿熟稔琴法,也让家中时常回荡美妙的音乐,更多一分文艺的气息。

9月23日林徽因第一天正式上学,林长民与斐理璞同送徽因到校。林长民发现,送孩子上学的都是女性,只有他一位男士,颇为与众不同。女儿入校后,他独自一人踏上归途。看到海德公园中满地黄叶,一片秋意,想到个人官场沉浮,政治理想遥遥不能实现,不禁心生凄凉。但女儿一天天地成长,是他心灵最大的慰藉。“吾尤盼徽勿忘此天伦之乐事耳。”这的确是他逆境中的心声。

林徽因之于林长民,是女儿,更是朋友,是知己,是精神的依靠。他们之间的关系平等、和谐而温暖。

林徽因在圣玛丽学院受到非常正规的训练,学业精进,英语愈加娴熟,知识日渐积累。她出众的英文口语和写作能力,正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林徽因从小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旅欧期间,她则初步接触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英国与西方文学。她的思想愈加活跃丰厚,开始在原有的中国文化基础上汲取西方文明的滋养,她所具有的“东西方双重文化”背景,也根基于这个重要的启蒙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领域许多重要人物来到伦敦。林长民交游甚广,在他伦敦的寓所,于公于私,时常有各界精英(尤其文化人到访)。此时,林徽因不仅是父亲客厅中的“女主人”,也是一位非常投入的“旁听生”。她和父亲一道结识了一批文化精英,包括英国著名史学家H.C.威尔斯、小说家T.哈代、文学家狄更生、女作家K.曼斯菲尔德、新派文学理论家E.M.福斯特,以及旅居欧洲的一批中国外交官与学者张奚若、陈西滢、金岳霖、吴经熊、张君劢、聂云台等。林家客厅里穿梭来往着的各界人士中,有不少是像林长民一样的“老”留学生,也有不少青年留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同时受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具有双重文化背景和理念。林徽因当时年纪尚小,在学识上与在林家寓所遇到的那些牛津、剑桥的中国学子还存在较大距离,她只是一位“洗耳恭听”的小女孩。但她思维敏捷活跃,英语听说能力俱佳,这使她能从父亲与中外人士的交往中获得超出学校教育的“营养”。在各种“午后茶聚”中,她深切体味到了牛津、剑桥师生自由辩论、思想碰撞的氛围与学风。由此,她的艺术潜质得到开启,她那一身诗意也由此萌发。这段时光里,林徽因阅读了许多名著,还常到大英博物馆附近的诗籍铺听人们朗诵新旧诗歌。

当然,环绕林徽因的除了热闹,还有孤独和寂寞。1921年3月,林长民前往瑞士参加国际联盟会议,林徽因则留在伦敦。父亲公务繁忙,父女之间难免要有短暂的别离。而别离后的寂寞孤独对一个女孩子而言无疑是难捱和痛苦的。许多年后,林徽因在给沈从文的信中回顾了当时的心情:

差不多二十年前,我独自坐在一间顶大的书房里看雨,那是英国的不断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我能在楼上嗅到顶下层楼下厨房里炸牛腰子同洋咸肉,到晚上又是在顶大的饭厅里(点着一盏顶暗的灯)独自坐着(垂着两条不着地的腿同刚刚垂肩的发辫),一个人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的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做的梦……(1937年11月9日至10日,林徽因致沈从文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

随着父亲林长民的归来,寓所中人气的恢复,林徽因这种情绪逐渐得以缓解。

往来林家的众多客人中,对林徽因而言,最重要的一位莫过于徐志摩。1920年9月24日,徐志摩由美国来到英国,后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那时他还不是一位诗人,但有着超凡的魅力。他的幽默、他的辨识力、他的创造热情吸引着周围的人,他善于发现志同道合的朋友,亲朋挚友也喜爱珍惜他,他总能在周围人中唤起新的观念、新的抱负,特别还有新的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0年,林徽因在伦敦

多年后,林徽因这样记述自己初识徐志摩时的印象:

那时候他在伦敦经济学院,尚未去康桥。我初次遇到他,也就是他初次认识到影响他迁学的逖〔狄〕更生先生。不用说,他和我父亲最谈得来,虽然他们年岁上差别不算少,一见面之后便互相引为知己。他到康桥之后由逖〔狄〕更生介绍进了皇家学院,当时和他同学的有我姊丈温君源宁。一直到最近两月中源宁还常在说他当时的许多笑话,虽然说是笑话,那也是他对志摩最早的一个惊异的印象。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源宁说,有一天他在校舍里读书,外边下起了倾盆大雨——惟是英伦那样的岛国才有的狂雨——忽然他听到有人猛敲他的房门,外边跳进一个被雨水淋得全湿的客人。不用说他便是志摩,一进门一把扯着源宁向外跑,说快来我们到桥上去等着。这一来把源宁怔住了,他问志摩等什么在这大雨里。志摩睁大了眼睛,孩子似的高兴的说:“看雨后的虹去。”源宁不止说他不去,并且劝志摩趁早将湿透的衣服换下,再穿上雨衣出去,英国的湿气岂是儿戏。志摩不等他说完,一溜烟的自己跑了。

以后我好奇的曾问过志摩这故事的真确,他笑着点头承认这全段故事的真实。我问:那么下文呢,你立在桥上等了多久,并且看到虹了没有?他说记不清,但是他居然看到了虹。我诧异的打断他对那虹的描写,问他:怎么他便知道,准会有虹的。他得意的笑答我说:“完全诗意的信仰!”(林徽因:《悼志摩》)

逐渐,徐志摩成了林家寓所的常客。通过林长民,徐志摩拜会了英国文学家狄更生。这位英国文坛巨子非常欣赏徐志摩。1921年,狄更生安排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使之成为一名特别学生。狄更生也为徐志摩的人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伟大的英国诗人们在徐志摩身上唤起的渴望、理想以及浪漫的幻想激发着他把这一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之前,徐志摩曾对经济学和政治科学不懈追求,而现在它们都已让位于对诗歌的研究和写作的冲动。很多中国留学生都熟稔中国古典诗歌,却很少有人能像徐志摩那样全身心投入新诗,以新诗抒发情感,为之倾注自我的全部情感和才华。这一切正因为他骨子里有着“完全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这样看待自己的挚友:

志摩的最动人的特点,是他那不可信的纯净的天真。对他的理想的愚诚,对艺术欣赏的认真,体会情感的切实,全是难能可贵到极点。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车到乡间去拜哈代;他抛弃博士一类的引诱卷了书包到英国,只为要拜罗素做老师;他为了一种特异的境遇,一时特异的感动,从此在生命途中冒险,从此抛弃所有的旧业,只是尝试写几行新诗——这几年新诗尝试的运命并不太令人踊跃,冷嘲热骂只是家常便饭——他常能走几里路去采几茎花,费许多周折去看一个朋友说两句话;这些,还有许多,都不是我们寻常能够轻易了解的神秘。我说神秘,其实竟许是傻,是痴!事实上他只是比我们认真,虔诚到傻气,到痴!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得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感是深得没有底。寻常评价的衡量在他手里失了效用,利害轻重他只有他的看法,纯是艺术的情感的脱离寻常的原则,所以往常人常听到朋友们说到他总爱带着嗟叹的口吻说:“那是志摩,你又有什么法子!”他真的是个怪人吗?朋友们,不,一点都不是,他只是比我们近情,比我们热诚,比我们天真,比我们对万物都更有信仰,对神,对人,对灵,对自然,对艺术!(林徽因:《悼志摩》)

徐志摩比林徽因年长七岁。初见时,林徽因差点叫他“叔叔”。而她那纤秀灵动的美貌也立即吸引了徐志摩。林徽因继承了父亲的气质,她活泼的性格、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文学的独到见解都令徐志摩倾倒。渐渐地,他们开始走近,熟悉,深刻交流;少女林徽因激发了徐志摩从未有过的诗情,徐志摩也带领林徽因踏入了更广阔的文艺天地。英伦的风景中,嵌入了两位朋友美丽的身影。这段岁月,林徽因个人也一生怀念。

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写道:“我注意到她(林徽因)的记忆总是和文学大师们联系在一起——雪莱、济慈、拜伦、凯塞琳·曼斯菲尔德、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其他人。在我看来,在他(徐志摩)的挚爱中他可能承担了教师和指导者的角色,把她(林徽因)导入英国的诗歌和戏剧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时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就这样,他可能为她对于他所热爱的书籍和喜欢的梦想的灵敏的反应而高兴。”“浪漫派诗人徐志摩崇拜爱和美,但认为自由是同样重要的。他在徽因身上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幻想着,和她生活在一起,他就能达到他创造力的顶峰……可能就在这时候,他对徽因说他想离婚”,“林徽因尊重爱慕这位兄长般的挚友,是他为她打开一扇文学艺术之窗,开阔了她眼界,唤起她新的情感与向往,毫无疑问徽因对他充满感激,但是说到婚姻”,“不管这段插曲造成过什么其他的困扰,但那些年徽因和她伤心透顶的母亲住在一起,使她想起离婚就恼火。在这起离婚事件中,一个失去爱情的妻子被抛弃,而她自己却要去代替她的位置”。(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

梁再冰也这样描述:“当时经常到林家来的留学生中徐志摩在文学等方面对林徽因无疑起到特别的介绍和引导作用。妈妈始终尊重和感谢这位兄长式的‘老师’。徐志摩虽然当时还不是诗人,但他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影响,已开始向写诗的方向发展。年轻的林徽因可能给了他某种灵感。但是,林徽因始终没有对这位当时已娶妻生子却不满自己婚姻的青年的追求作出回应。这可能同她自己童年的生活感受有关,因为她自己的母亲恰好是在一次不幸的封建包办婚姻中处于感情上被丈夫遗弃的一方。”

徐志摩的热烈追求,没能得到他所期望的林徽因的回应。林长民不得已复信徐志摩:“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

最终,林徽因和徐志摩没能走到一起,但他们始终是最真挚的朋友,在学问上、精神上始终相互扶持,彼此珍视。

1935年11月,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动情地写道:“我想,你大概知道我最亲爱的故友徐志摩。一架小小的飞机夺去了他的生命!他所做的、所为之奋斗的事业远比他讲的要多得多——而他也曾多次表达这个观点!可以说,在那些左右逢源、明智理性的人中,他是一股清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志摩像

在伦敦学习期间,一位学习建筑的女同学带给林徽因的影响意义重大。她是林徽因的好友,每天会用几小时的时间在画板上“画房子”,这让在一旁好奇观察的林徽因兴奋不已。原来,这位女友是在绘制建筑图。通过交流,林徽因从她那里真切领悟到了建筑的魅力,第一次知道,建筑在西方不仅仅是“盖房子”,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艺术。建筑学作为一门集美术、工程技术和人文理念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对林徽因产生了巨大吸引力。她感到,这正是自己所要探求的学问,由此产生了要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强烈愿望。她认为,建筑师这一职业能将她的热爱和所长很好地关联,能把日常艺术创造和实际用途美好地结合。

自从确立了为建筑科学献身的志愿之后,她为此矢志不渝,奋斗终生。后来,她还鼓舞、感召梁思成与自己在这条道路上并肩前行。林徽因的墓碑上刻写着简单的几个字——“建筑师林徽因”,这是梁思成对妻子人生贴切的概括。

没有林徽因,或许就没有后来的诗人徐志摩和建筑学家梁思成;没有徐志摩的友情和梁思成的爱情,也不会有后来的诗人和建筑学家林徽因。

1921年10月14日,林长民带着林徽因离开伦敦返回祖国。在横跨印度洋回家的船上,一曲悠扬的音乐缭绕耳边,林徽因久久地眺望着远方……后来,林徽因在给费慰梅的信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听到一首熟悉的乐曲,我内心忽然深感触动。当我还是年轻小姑娘时,在横跨印度洋回家的船上曾听到这段旋律。好像那月光,热带翩翩的舞蹈,那星空和海风,一起涌进了我的心灵,而那一小片所谓的青春,像一首歌中轻快而短暂的一瞬,幻影般袭上心头,半是悲伤,半是闪烁,让人百感交集,怅然若失……

在这春天的日子,虽然躺在病床上,你是否可以允许我去想象云游,想着自己穿上柔软的衣裙,月色星辰下,秉着烛光,伴着音乐轻轻起舞旋转……

如果没有灵感和鲜活能量的注入,人就无法达到某种境界,去体会生命的灵动与美妙,以及人生的意义与趣味。的确,我们本该活得更加快乐……(1935年8月,林徽因致费慰梅、费正清信)

此时,这位随父游学归来的、具有超强禀赋的女孩,行囊里已经增添了不少新的东西。她早就跳出了中国传统小家碧玉的天地,拥有了宏阔的思维和视野。林徽因以她后来的人生证明,自己没有辜负父亲临行前的嘱托与渴盼。

为期一年半的欧洲之旅,使她开阔了眼界,结识了挚友,激发了文学的灵感,明确了今后事业的方向。林徽因就这样,一步步成长为一位父亲所期待的、具有“改良社会的见解和能力的”时代新女性。

《山河岁月:回望林徽因》 于葵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6月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源 | 文学好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