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布历史类文章。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秘书长李和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家风时,说了11个字,即“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他表示:“父亲时刻要求家中的孩子们要按照这个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和平的父亲就是开国少将李德生将军。同时,他也是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创始人。

1994年,根据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李德生联合耿飚、王光英等同志和各界民主人士、爱国人士共同创立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目的是为了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做贡献。

李和平在接过父辈的使命后,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爱国主义活动中,以青少年为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和夫人曹云莲相濡以沫,共育有六个子女。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专长,贡献力量,不仅继承了父辈的革命信仰,而且还将家风传承了下来。

李德生从没有因为自己职位的高低而为自己或亲属谋求过私利,组织上配给他的车,家里人没有坐过,他工作的地方,几个孩子也几乎没有去过。

孩子们长大后,李德生便把他们扔进了军队,并要求他们不准搞特殊。

李德生经常待在基层,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工作,但对自己的子女却很严格,也很少有时间交流,但一说话,就是“不准搞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子李和平入伍后,努力了四年半才被正式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有的战士最快三个月就入了党。相比之下,李和平一度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提干的时候,李和平也因父亲出面干预而多次错过机会。尤其是他当时面临有上大学的机会的时候,被父亲狠心刷了下来。

当时,军队中不少干部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基层有文化的干部就更少了,因此,大家的学习热情和意识并不高。而且如果上完学再回来的话,你在部队的位置可能就没有了。于是,部队分到的大学名额就出现了一些空余。李和平得知后,立即报了名要上大学。

就在他梦想着上大学时,却被父亲硬生生阻拦了,李德生表示:“我的儿子不能搞特殊化,就算名额浪费了也不行,他应该在基层好好锻炼。”

就这样,李和平上大学的梦破碎了。但他心中一直有个上学的梦想。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才得以圆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时期,李和平在部队的基层一待就是20年,在山里待了六年之久。方圆几百里没有一户人家,漫山遍野的荒草、野兽,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开展工作的。

多年以后,李和平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既难忘又感激。难忘这段艰苦的岁月给自己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感激父亲严苛的父爱,让自己能够健康成长,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立志要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因越南屡次在中越边境悍然挑起武装冲突,蚕食我国边境领土,威胁我国边民安全。中国政府多次提出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越南方面却将我国的忍让视作软弱可欺,更加变本加厉。

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进行自卫反击,二十多万大军在南线全面备战。

当时,李和平等战士们在得知我国将发起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后,纷纷报名参加,要求前往一线参战。

李德生得知儿子的态度后,十分欣慰,“现在,到了你们报效祖国的时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李和平前往前线参加作战的申请获得了批准。但当时,上级领导对他的安排是在前线司令部当参谋长。

李德生听说这一安排后,找到该领导,坚决表示:“别人的儿子不怕死,我儿子更不能怕死。要么就不要让他去前线,要么就让他扛着枪去战场上杀敌。”

李和平听着父亲的话,连连点头。

就这样,在父子俩的强烈要求下,李和平被派往前线参加战斗。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和平在战场上作战英勇,立下了不小的战功,光荣负伤,没有给父亲丢脸。李德生得知儿子负伤后,十分平静,因为他知道,既然当了兵,上了战场,就意味着负伤,甚至是牺牲。

李和平也曾笑着表示:“我这伤是小伤,都没有伤筋断骨,没啥可心疼的,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在工作中对孩子们严格要求外,生活中,李德生更是严苛。

李德生爱兵胜子,关心战士们的冷暖、温饱。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李和平也深受其影响。

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除了用在吃饭、抽烟上,剩下的几乎都资助给家里经济困难的战士了,这也让他没有攒下什么钱。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南京军区当营长的李和平要结婚了,自己身上没钱,又想着能够“风风光光”地办婚礼,他便向母亲要钱,一开口就是几百块钱。

曹云莲听后,冷着脸,对他说道:“几百块?你口气真不小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钱没要到,自己还挨了一顿臭骂。几天后,李和平竟然收到了父亲寄来的一封信,这让他惊讶不已。毕竟在此之前,父亲从没给他写过信。

李和平拆开信后,越看脸色越不好看。原来,李德生从夫人口中得知儿子想要大办婚礼的事情后,特意写来家信训斥他,指责他贪图享乐、虚荣。父亲既没给他寄来一分钱,还通篇都是训斥,这让李和平终生难忘。此后,他再没有产生过类似的想法。

不过,毕竟是喜事,曹云莲特意在家中简单摆了一桌,只有家里人和一位恰好来京开会的老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9年,女儿李远征在济南军区医院工作期间,按照相关规定,她的职称有了调整。但不知什么原因,没能成功。

李远征十分委屈地找到父亲,并希望他能够帮忙解决,因为自己是符合晋升资格的。

李德生听后,不顾女儿哭红的双眼,拒绝道:“这个忙,我不能帮。不管你是什么级别,都不影响你本身的工作,照样救死扶伤。你不应该因为这件事就有情绪。”

当时的李远征并不能够完全理解父亲的用意,甚至觉得他太过冷酷。在长大些后,她才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到连长、营长、团长,再到师长、军长,李德生是在无数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一级一级打出来的。无论是多么艰苦的战斗,只要交给他,他就会像“老牛顶架,缩不回来”。

在李德生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生死一线,还是遭遇挫折和冲击,他始终能够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人民。即使是在暗流涌动的特殊时期,他也依旧能够坚守信仰,争当中流砥柱,勇往直前。

到了晚年,李德生虽然闲居在家,但他时刻关注着国家和军队的新闻,还倡议成立了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5月8日,李德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6岁。他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其精神将永远留下来,光照后人,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更将彪炳千秋,载入史册。

参考资料:《文史天地》、军事文摘2009年3期、祖国2016年12期、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