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6月13日,多名网友反映,知名连锁舞蹈机构5KM舞蹈工作室多家门店闭店。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该闭店事件影响到上海、杭州、绍兴、无锡等地的学员多人,且大多学员办卡金额都在3000元以上,最高超过10000元。有学员反映,在门店闭店前,工作室工作人员还在给学员推荐“6·18”的优惠和续费续卡活动。

目前,有地区警方已经介入处理该事件。有律师建议,预付式消费需提高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KM店面(图源:网络)

办卡当天就听说老板“跑路”

上海网友黄女士(化姓)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今年5月初,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花3510元在5KM世纪大道店办了一张年卡,共有55节课时。办卡之后她上课很积极,目前已经跳了25节课,还有30节课没有学。6月13日,黄女士发现该门店当天下午所有的课程都无法预约。店方当时的解释是停电暂停营业,要对场地进行维修、整改,后来她没办法联系上顾问,直到当晚听说门店已关闭。

“当时是觉得他们家门店多,做得很大,而且行业内口碑很好。”黄女士称,没想到这么大的连锁机构最终还是出了问题。当天下午,她和其他受骗人一起,到派出所报案。

另有上海5KM门店消费客户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相关门店在5月20日之前以“5·20”活动为名推荐办卡和续卡。来到6月,各店面还在搞“6·18”的促销活动。

一位5KM浙江绍兴大悦城店的顾客称,6月13日她看到该店的“6·18”活动,被顾问说服办了两张卡,一张双店218天时限卡,一张单店55次卡,共计7854元。办完卡后当天下午5时许,就发现群里有人喊老板跑路了。她提出退钱被店方拒绝后,不得不求助当地12345热线。

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在一个两百余人的维权群内,截至14日下午2时,统计的总办卡金额已经超过1800万元。单人金额基本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数额大的超过1万元。

5KM店员称工资被拖欠

“工资从4月份开始就没有发放了。”5KM上海一店员对记者称,公司除拖欠她的工资外,社保也只交到了2月。6月13日上午,她还在店里正常上班,下午就听说有店面停电停止运营,紧接着就是听到公司老板“跑路”的消息。

这位店员称,到14日上午,她都没有看到公司的领导出来主持工作,“自己也很迷茫。”另有门店一名顾问称,截至目前,其5月份的工资和提成都没有发放。该顾问表示,在舞蹈老师欠薪群里,公司拖欠老师的工资至少已经累积了上百万元。

网友发给极目新闻记者的图片显示,6月13日,5KM上海九六广场店贴出了暂停营业的通知。该通知称,上海微单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内部调整,自2024年6月13日起暂停营业,若顾客有课程服务或其他事宜咨询,请联系课程顾问。极目新闻记者拨打该门店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闭店通知(图源:网络)

14日,九六广场客服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该商场内的5KM店确实是出现问题关闭了,具体原因不清楚。相关会员的损失情况可到商场客服进行登记,商场汇总后会帮忙转给相关主管部门。

此前,5KM上海淮海店6月6日发布公告称暂时闭店,原因是大幅收缩门店面积和规模。极目新闻记者拨打公告上留的两个手机号码,均无人接听。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6月5日,上海来福士广场曾发布《关于5KM存在经营风险的公告》。该公告称,相关租户存在延迟支付租金的情况,租赁期也将于2024年7月18日到期,商场提醒5KM会员谨慎消费。

警方称正在收集相关信息

有业内人士介绍,5KM舞蹈工作室是国内江浙沪地区人气火热的综合性大型连锁舞蹈工作室,开设Hip hop、Jazz、MV dance、编舞、现代舞等近三十种舞蹈课程,从基础课程到进阶SP系列,风格多样。

天眼查显示,5KM品牌背后的上海微单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2015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付某宇,任职26家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这26家公司中有21家处于注销状态。

根据5KM微信公众号上的信息,该舞蹈工作室在上海、杭州、绍兴、苏州、无锡等地至少有25家门店。其中上海、杭州数量最多,各有10个门店左右。极目新闻记者分别致电公司登记电话及其中十多家店面,电话均无法接通。

6月1日,5KM舞蹈工作室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给大家的一封信》,信中称5KM在江浙沪各大主流商圈开设店面30余家,每月开展10500节左右常规课,每个月授课老师多达670人左右。2022年至2024年,付出课时成本和实体奖品成本6560万元。

信中写道,5KM需要缩减和控制成本,措施包括退出顶奢商场、退租布局不合理门店等。直到6月13日,5KM出现了集体闭店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件内容(图源:网络)

14日下午,极目新闻记者就5KM闭店一事致电上海12345热线,工作人员称记录相关情况,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上海一辖区警方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目前正在收集相关学员的信息,统计相关金额,汇总上报后进行下一步处理。对于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否跑路等疑问,工作人员称暂不知情。

针对此案中的预付式消费,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轻易进行大额交易。签订书面合同,对违约责任、经营不善预付款退款等条款要做出特别约定,以防商家跑路维权困难。

门店如若闭店,无法联系上相关公司法定代表人,消费者应尽快收集有利证据,寻求市场监管、警方及媒体的帮助,以寻求解决途径。此外,还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退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