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孟子·滕文公上》有言:“经界不正,井得不钧,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暴君是百姓最不愿意见到的存在,不说食人骨血,一个朝代若是多了一个暴君,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得艰苦不已,且看秦始皇当政时百姓对他的怨言就知道暴君是多么不受人待见。

即便秦始皇统一了全中国,为大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环境,但他并没有停止对大家的剥削。就如同隋炀帝在位期间,即便他修建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方便了南北经济交流,但这条河的挖通却是建立在剥削老百姓的基础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因为列宁是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所以他的人身安全也一直受到极大的威胁,时时刻刻都有人想要他的命。而一次刺杀确实就毁了列宁的身体健康,作为一个革命的发起者,他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当时充当列宁左膀右臂的人正是威名赫赫的斯大林。但列宁临终时却强烈反对斯大林接他的班,而斯大林最终还是接任了他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无产阶级运动的发起者,列宁自然不会孤军奋战,他号召了一个个和他志同道合的同胞,一起完成这项伟大的任务。斯大林便是这众多追随者中最为出色的一个。革命以来,斯大林都能配合列宁将工作做得完美,凭着这一点,虽然他比列宁小了几岁了,但也被列宁当作是最好的朋友,对他也是十分信任和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列宁心中的蓝图是解放全人类,但斯大林的行为无疑对他的计划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是因为这样,原本是最好的朋友,如今见面却像仇人一样,而斯大林和列宁两人的革命方向也向着不同的方向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实在害怕斯大林掌权之后就将心中的猛虎完全释放出来。为严厉抵制斯大林上台,列宁在病床上都在强烈反对,甚至打算直接把斯大林从现在的岗位上调走。面对列宁的否定,斯大林自然不服,他曾去辱骂列宁的妻子,本来两人会因为此事绝交,但斯大林反复道歉,两人还是就这么僵持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列宁非常不希望斯大林接受苏维埃政权,但在他闭上眼睛之后,斯大林直接撕毁了列宁的遗嘱,用各种强硬的手段稳坐在苏维埃政权上方,虽然斯大林曾让苏联变得十分富强,但他底下的人民还是被压迫者,见不到光明。斯大林对权利很热衷,即使列宁很反对,他也要一意孤行的接替他。

参考资料:《孟子·滕文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