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新建的商品房,基本上都是高层,还是超高层的那种,从刚开始的9层小高层到如今40,50层的存在,商人逐利这个特性在这些高层商品房上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以至于国家都不得不几次出手,来限制高层住宅的高度了,记得有一份印发的文件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针对超高层地标建筑,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的“摩天楼”,一般情况下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心里还是一片懵懂的,这里为了更方便叙说今天的主题,就不得不先提一下我国对于建筑高度的标准了,理解了这个,心里也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的建筑高度详细划分成了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5种!1到3层的房子为低层,基本上出现在农村地区!或者是城里的别墅群,但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4到7层被归为多层建筑,这在城市里就比较多了,大多都是住宅!这也是我国几十年房产变革的主力军,直到小高层的出现!

低于12层,高于8层的都被称为小高层,其实也就两种房型,9层和11层的房子,大概在20年前开始出现,那时候的住宅房建设,大多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高层的出现,超过12层,总高度不超过100米的房子,统称为高层,而高层房的出现,出了别墅,几乎就看不到多层和小高层的房子了!

而这个房市的演变,最合理的解释就是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上升,进一步的让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商品房,而城市的土地是有限的,土地供应紧张,也就把房子越建越高了!

而高楼层的住宅,是互利互惠的,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更便宜的房价,而对于开发商来说,相同的土地,却能建出更多的住宅面积,简直就是双赢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想要买一套新的多层房屋是很困难的,或者是价格太高,超过了普通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上,大部分都是32层的高层电梯,这样的话,开发商为什么不盖更多的楼层呢?

事实上,这里面牵扯到了很多方面,首先三十二层的高层正好是一百多米,一百多米算得上是摩天大楼,在设计、安全、防火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一百多米以上的高楼,对地基的要求也很高,这都会增加开发商的投资。

但好在,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新建商品房应该以6层及以下的住宅为主,住宅占比不得低于75%。在此基础上,要求县级城市新建住房建筑的建筑层数不得超过18层。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县城里,除了那些已经建成的高楼大厦,很少会有高层电梯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何要连续两年颁布新住房限购政策?事实上,这里面有很多安全隐患。许多买房人在购买电梯时,只注重电梯的便利性、住宅的观景,而常常忽视了高层住宅的诸多弊端。

所以,我们先来谈一下电梯的安全性。

高楼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旦着火,很难在短时间内逃出来。而在高层的电梯中,有可能出现“烟囱效应”,那么,这又是什么呢?

所谓“烟囱效应”,就是室内气流沿一定的梯度向上或向下流动,从而增强了空气的对流。造成烟囱效应。在具有“烟囱”特性的建筑、构筑物(如水塔等)中,由于其浓度差异,使其迅速向外扩散或排放,这就是“烟囱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是高层着火,五分钟内就会蔓延到整个楼层,而目前大多数城市里的消防车能够升到五十米,也就是说十七到二十楼。许多住宅小区在修建之初,因为开发商的不合理施工,造成停车位非常有限,

许多小区的消防通道都被私家车占据,这就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间,虽然目前也有不少高层建筑都有连廊,但是有些连廊的设计不够标准,或者是两侧的栏杆不够高,或者是普通的材料,都会带来二次安全隐患。

而根据公安部2017年公布的资料,全国在进行全面节能改造时,所用的隔热材料约有30亿平方米,墙体保护层一旦脱落或破损,遇火即会快速扩散,造成大范围的立体火灾。尤其是在北方,冬季很冷,墙壁上都会贴上一层易燃的隔热材料,以保证暖气的温暖和室内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许多高楼的消防设备都没有完全安装。根据公安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共有23.5万座高层居住建筑,46.2%没有安装自动消防设备,而安装了自动消防设备的高层建筑,其完好率不到百分之五十,这些消防设施平日里看似不起眼,但如果在高层出现了火灾,而平时又得不到维护,就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

这几年来,关于这方面的新闻也有不少,不但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威胁到了人的生命。

所以,电梯公司的高层,有没有前途?

在目前阶段,至少还有三个问题是不能处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电梯老化后期维护难

以上海市为例,到2013年,上海已有近三万户居民加装了电梯,其中有近六万户居民使用了电梯。其中,10-15年的有近6000部,占全国住宅电梯总数的10%左右,超过15年的有3000部,占全国住宅电梯总数的5%。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式的电梯也在不断的增加。一些小的电梯公司,通过低价低价,低价,搞价格战,拿到了开发商的定单,却只做简单的修理,不做维修,不能治本。

很多家庭在买电梯的时候都要交一笔维修基金,包括电梯的维护费用,但是一般来说,这些钱都是在小区建成后的八到十年里才会用完,如果电梯出现了问题,要进行维修和替换,那就得由整栋大楼的所有人来负责,

但是空置率是很常见的事情,通常很难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最终遭殃的还是自己,除此之外,一旦停电、上下班交通拥堵等都会给业主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公摊大,出售难

如今的电梯是一种潮流,但是并不是说它就火了,之前提到了买房需求大,用地紧缺,所以才要盖高层,但是高层的公摊实在是太大了,通常的电梯高层很少见到一梯两户的户型,通常都是两梯四户,两梯六户,

那么个人的家里公摊就会变得很大,32层的电梯,一般都是20-30%的面积,也就是说,你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实际得房率只有七八十平米,也许很多人一开始就是看中了这里的风景,有电梯的话,用不了十年,房子就会被卖掉,

但10年以后,因为要面临电梯老化更换难、小区内部环境变差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可能会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拆迁难度大

前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去库存、拆迁、货币化安置等因素,大量的资本涌入了房地产市场,房价也正式迈入了一万块钱的时代。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一个问题,被拆的大多是老旧的多层房屋,很少有高层被拆除的,因为高层的人口密集,拆一栋高层就等于拆四栋多层,如果一个小区有二十栋高层,那么没有任何开发商有这个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我们国家的住房经历了三代人的住房制度,一代是房改房,功能不大,以生活为主;第二个时期是以物业管理的住宅。第三代住宅更注重人性化和人性化的经营,同时也是一种兼有物业的住宅。所以,他们的目标是把中国的传统院落与北京的胡同、小巷、空中花园、智慧停车场、电梯房等优势结合起来,以“低密度、低高度”为设计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民居的居住文化,打造一座符合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新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