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玲玥阁非遗手工坊传承人跟学员一起交流。程里摄

“我是黄旗镇西村的,听说南沟门开剪纸培训班了,就赶紧过来学习了,婆婆97岁了,儿子有病也需要我照顾,平时也干不了啥,从2019年我参加工坊培训以来,就一边照顾婆婆和孩子,一边在家里做剪纸,这次培训每天都是我爱人开车把我和孩子送到工坊,再回去看着婆婆,我每天都带着孩子一起学习,感觉非常快乐,以后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日前,参加了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组织的全县非遗工坊2024年第一期非遗技能培训班——黄旗镇南沟门村玲玥阁非遗手工坊培训的学员高红彦对非遗技艺培训充满了期待,“下次有这方面培训,我还去参加。”

据悉,截至4月底,丰宁第一期非遗技能培训班已举办7次非遗技能培训,有6个文化名家工作室和2个文化艺术空间参与,包含丰宁满族剪纸、布糊画、铁艺灯笼、木作技艺4个非遗项目,共培训学员257人。

立足于加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宁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从年初开始谋划全县非遗工坊技能培训工作,3月初各非遗工坊非遗技能培训陆续开班,采取聘请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分阶段、分项目在4个乡镇逐步开展,让学员从入门起步,通过理论讲解、实践示范及参观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非遗知识,掌握传统手工技艺,让乡村群众在参与非遗工坊培训的过程中,接受新观念、创造新生活、共建新乡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玲玥阁非遗手工坊制作国家安全日主题剪纸作品。吕长丰摄

“今年我们举办的第一期非遗技能培训,让农村闲置的劳动力有技能可学、有手艺可练、有事情可干、有平台可展、有朋友可交,大大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精神力量,促进乡风焕然一新。”丰宁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艳玲表示,丰宁通过将非遗技能培训引入乡村,使非遗工坊学员队伍逐渐壮大,持续培养工坊学员成为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有生力量,带动农村变美、农民变富,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能。

非遗传承,未来可期。“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举办更多的非遗培训和交流活动,为非遗工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群搭建融入现代生活、体现时代价值、富有发展活力的平台,以培训助力传承,以传承支撑产业,以产业拉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发展,以发展收获幸福,为当地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可喜变化。”丰宁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树东说。(刘海波、曹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