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北687分文科女状元戴柳,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戴柳下定决心从此在外漂泊了20年,直到成家都未曾和父亲再有来往,戴柳的态度为何如此之坚决呢?

1999年,一个出生在湖北黄冈的女学生正充满期待地等待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这个女孩叫作戴柳,她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会改变她的一生。

戴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尽管家庭不算富裕,但是作为独生子女,父母尽力为她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盼望着她能够成才。

在这样的期待下,戴柳也没有辜负爸妈的期盼,一直保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的戴柳曾经有过迷茫,对父亲的严厉管教产生过不解,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明白了家长的苦心,相信他们是为了自己好。

自从她在书本中第一次见到了北京大学,她就对这所富有历史底蕴的高校充满了向往,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北大学子。

十几年寒窗苦读,戴柳终于能够收获累累硕果,成绩出来后,她高考成绩超常发挥到687分,成为了整个黄冈市的状元。

在成绩出来之前,她就果断在志愿一栏填上了北京大学,这一刻她等了太多年。

等待录取通知书到来的日子里,她辗转反侧,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

录取通知书送来的时候,戴柳险些喜极而泣,她以为这就是自己希望的结局。

然而打开通知书的那一刻,她几乎落入了万丈深渊。

只见通知书上的几个大字根本不是北京大学,而是另一所高校!

原来戴柳的父亲年轻时候一直有着想要学习法律的愿望,他认为法律专业才是最好最有前途的专业。

因此,父亲总是将这个想法强加在戴柳的身上,不管她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改变想法。

在女儿的成长路上,父女俩没少因为这件事情起争执。

可是戴柳做梦都没有想到,父亲居然为了让她去读法律专业,偷偷将她的志愿给改了。

“我这是为你好!学习法律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能够拥有出路,学这个才有前途!难道我能害你吗?”

面对女儿的质问,戴柳父亲气愤不已,他不明白为什么女儿就是不愿意遵照家长的意愿,非要一意孤行。

在他看来,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结局。

戴柳看着眼前不可理喻的父亲,想到自己错失的梦想,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父亲不理解戴柳的失望和痛苦,反而对她的态度感到愤怒,认为她简直不懂得知恩图报,不能体会父母用心。

从这一刻起,戴柳对父亲的信任已经全部丧失,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固执的亲人。

可是一切都已经无法改变,戴柳只能够打起精神进入了大学开始学习。

志愿上的打击让戴柳长时间内都闷闷不乐,但是她依旧不愿意就这样被安排好一生。

凭借着强大的毅力,戴柳让自己重新振作来起来,毕业之后她毅然离开家庭前往韩国发展,再也不愿意和父亲联系。

刚来到韩国的戴柳努力适应着异乡的环境,试图在这里打拼出一片天地,最终她在韩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逐渐变得成熟稳重。

尽管多年之后,父亲才有了一些愧疚的念头,但是他在戴柳心中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法挽回,他们之间的隔阂犹如鸿沟,难以跨越。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一部分家长经常习惯将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将想法和观念强加在对方的身上,却忽略了孩子是拥有完整人格的个体。

假如当年戴柳的父亲能够和女儿认真沟通,解开心结,而不是采用极端武断的方式,也许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资料来源:懂得尊重孩子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滁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