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已经宣布,拟对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的关税,并打算从7月4日开始实施。欧盟的这项政策,引起了中国业界的强烈不满,而欧盟委员会的做法,也会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在这个背景下,中方高层应邀参加中欧高层对话,也为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据环球网报道,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宣布,经过中欧双方的商定,中方高层将会应卢森堡副首相贝泰尔的邀请,于6月17日至21日,赴布鲁塞尔欧盟总部,举行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同时访问卢森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中欧所建立的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就是为了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同时落实双方领导人所达成的共识,一同推动中欧绿色伙伴关系走深走实。自2020该对话机制建立以来,中欧双方已经成功举办了四次对话,并为中欧携手应对环境与气候治理全球挑战,加强了双多边政策沟通协调。如今,中欧即将举办第五次高层对话,中方也会与欧方一起,以此次对话为契机,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水平,创新合作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中方高层将应邀参加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有利于推动中欧关系未来的发展,但是欧盟委员会此前所公布的,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政策,即便还没有定案,也对中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为这一政策的拟定,本身就对中国企业的利益有所损害,而且这个政策也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不仅罔顾了世贸规则,还极大地破坏了世贸自由和公平的竞争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说回来,欧盟委员会如今拟定的措施,不过是初裁,到7月4日才会开始征收临时关税,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在欧盟委员会宣布了此消息后,除了中国业界的反应很激烈外,欧洲车企对此也是相当不满。毕竟欧盟的这种做法,在损害中方利益的同时,也会阻碍欧洲车企的发展,从而损害欧洲自身的利益,贸易保护主义毕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最后只会损人不利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前的形势下,中欧的汽车产业不只有竞争,更有合作,只有发挥比较优势,各国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且中欧之间的合作,不仅只体现在汽车行业,中欧在促进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以及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合作潜力和共同利益,中欧相处的正确之道,并不是以保护之名行打压之实,而是需要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在良性竞争中,扩大合作,实现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中方高层应邀前往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参加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也算是为中欧关系的推动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同时也可以促进双方互利合作。中方已经释放了善意,欧方也应该从欧洲自身的利益出发,慎重考虑其对华加征关税的决定,现在离作出裁定还有一段时间,这也意味着,欧方还有重回正确轨道的机会。希望欧方可以看清自身业界的呼吁,遵守基本的市场规律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放弃破坏中欧汽车产业合作的行为,与中方一同寻找促进公平竞争、营造良性发展环境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