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声称:“若是将彭德怀换下去,我们肯定能打赢!”

殊不知,志愿军指挥官若是换上毛主席曾考虑过的粟裕,美军将输得更惨!

说不定连麦克阿瑟都得被活捉!

抗美援朝爆发之后,为何粟裕没有上战场?若是粟裕到了朝鲜战场,战况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次点将,定下战局

朝鲜战场上的战况传来之后,毛主席在桌前思虑万分,或许到了该做决定的时刻了。隔天,毛主席召开紧急会议,下令出兵朝鲜。

其实,出兵的这件事,毛主席早在一个月之前就思考过了。而在将领方面,毛主席最终定下了彭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是相信彭老总的能力的,更是相信他的统筹作战能力。这一路走来,彭老总立下的战功颇多,以少胜多的战功更是数不胜数。

从红军开始,彭老总就一直在指挥作战,随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他始终坚定地站在毛主席的身边,拥护毛主席的决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彭老总作为八路军副总指挥,参加过平型关大捷,与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一起,取得初步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而后,他更是带领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次胜利是日军没有料到的,更是振奋人心的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的时候,彭老总带领西北野战军征战于陕甘宁解放区,与胡宗南部对敌,并将敌军打得落花流水。

在抗美援朝爆发的时候,彭老总还在致力于西北的发展工作,像剿匪什么的,他都是亲力亲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收到毛主席的指示后,彭老总立马交接完任务,就回到了北京,接受了志愿军总指挥这一职。他即将带领志愿军赴朝作战。

但在他之前,毛主席也曾考虑过粟裕。或者说毛主席心中的第一人选就是粟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将军的履历非常漂亮,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让国民党都闻风丧胆。可以说,他当总指挥是有资格的。

但是,征战数年让粟裕落下了病根,尽管粟裕不在乎,但是身体却第一时间出现反应。

身上的疼痛让粟裕难以忍受,尤其是头疼,让粟裕根本无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说,粟裕的脑袋里有无法取出的弹片,已经跟他好几十年了,若是轻易取出,必定会有生命危险。也正是因为这个,粟裕经常头疼。

但即便这样,粟裕依旧不放心国家的工作,只能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若是打仗的话,粟裕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粟裕的病情加重,头疼的更加厉害了,甚至还引发了一系列病症。

当得知要赴朝鲜作战的时候,粟裕十分急切,想要前去,但是却被病痛挡了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考虑到粟裕的身体,觉得不能让他继续冒险,便让粟裕前去苏联好好养病,并嘱咐他不要忧思过度,只管养病就好。

而至于其他的将帅,不是有繁重任务加身,就是身体情况与粟裕一样,不能长时间征战,所以最后毛主席就定下了彭老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老总也不负众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属于中国的国威,连美军将领都不得不称赞彭老总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担子还要彭总来挑

在志愿军入朝之前,彭老总马不停蹄地前往安东,探查鸭绿江附近的情况,并与其他人商议志愿军渡江作战的事宜。

在动员会上,彭老总悉数总结了朝鲜战场的具体情况,并商量相关作战方法。并嘱咐众人尽量不要影响当地人民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一系列政策下达之后,彭老总便下达了最后的指示,四个军分批进入,来到了预定的位置。

彭老总则带着几个人独自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指挥官见面。

之后,他更是与金日成见面,商量这次行军事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开始时,他们在语言、指挥权方面确实有些隔阂,但是彭老总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让他们信服。

鉴于美军之前曾经实施的登陆作战,彭老总立马就进行了反登陆作战方法,而此种方法在我军作战史上还并未成功实施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为了防止美军出其不意,彭老总指挥了多次反美军多地点登陆的战役。志愿军们驻守在各个海岸点,着实打了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说,来朝鲜战场的第一战,彭老总就粉碎了美军的一个计谋。而接下来才进入正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克阿瑟仗着自家武器装备充足,在志愿军各个阵地肆意倾泻炮弹,给我军造成一定的损失,而我军补给困难,甚至还得节省着用,处于劣势。

对于这一情况,彭老总作出一重要决定,那就是集中兵力,引诱敌人深入,然后适当地消耗美军的力量,从而在消耗美军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老总还想到了美军可能会寻求支援,所以先将几处海岸线的补给线给断了,直接把美军给包围了。

在作战的过程中,彭老总要求各指挥官注意各军的协调作战,在进攻敌军的同时及时支助四周的军队。并要及时收缴敌军的武器,为后勤补给做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美军想实施“第二次仁川登陆”,直接被我军阻止。

其后在这些阶段性的战役中,彭老总密切关注东西线志愿军作战情况,实时发布新的指示,运筹帷幄,将各线都调动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甘岭等重大战役的失败,让麦克阿瑟失去了指挥官的职位,李奇微则来到了朝鲜战场。

彭老总敏锐地感觉这是一个不好对付的对手。果不其然,在他上任后没多久,我军的后勤补给线就被轰炸,给我军造成巨大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严厉的条件下,彭老总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关注后勤的建设。

1951年,志愿军在长时间的战斗中疲惫不已,需要紧急休整。彭老总便命令东西线的志愿军部队开始向北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撤退过程中,指挥部的电话时常响起,因为他们遭遇了美军。

彭老总远程指挥的同时,还带领部队前去救援其他部队,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而后,彭老总积劳成疾,终于坚持不住倒下了,需要立马回国休养。而他把指挥的任务交给了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回国之后,彭老总依旧关注朝鲜战场上的作战情况,他一直放心不下。

不过即便回了国,彭老总也彻底在美国那边扬了名。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打仗指挥都是一把手,甚至图书馆中都有记载彭老总作战指挥的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便这样,依旧还有一些所谓的美专家,在死鸭子嘴硬。

换粟裕输得更惨

美专家曾说:若是将彭老总换下来,美国就会赢。

但其实若是换上粟裕,美军将输得更惨,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大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封神,更别说三次直陈,表现粟裕的指挥作战能力之强。

跟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四点就能体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性格方面。

在解放战争中,粟裕向来是稳扎稳打,不管遇到什么危机情况,从容不迫。

这点在孟良崮战役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对手是有着美械装备的整编第74师,粟裕直接一招瓮中捉鳖,将张灵甫拿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观麦克阿瑟,从仁川登陆开始,他对朝鲜人民军以及志愿军都是不屑一顾的,甚至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即便是被志愿军打败好几次,他依旧不相信我军的厉害。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离开了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作战方法方面。

粟裕能够迅速分析作战地区的地形、环境,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而且他的计划实施后,皆是屡战屡胜。

像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中央下达命令要求粟裕带领军队出兵外线,但粟裕却根据敌军的情况陈述了内线作战的重要性,并获得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在众人提议前往长江以南的时候,粟裕坚持留在长江以北,直接深入国民党军队的腹地。粟裕的作战方法求稳,是麦克阿瑟达不到的。

而麦克阿瑟根据自己一味的想法,以兵力之多战胜我军,并没有什么军法上的特殊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者,纯粹的心理。

相比于粟裕,麦克阿瑟更加注重自己的虚名。在打败仗的时候,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是抱有侥幸心理,绝不承认自己弱。

在被撤掉指挥官一职时,麦克阿瑟感到极为羞愤,不仅是打败仗的羞愤,更是自己被侮辱的羞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粟裕不注重名利,专注于对敌。

在他看来,获得荣誉还不如打一场仗来的划算。这两个人要是比起来,那粟裕肯定高出麦克阿瑟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对待死亡的态度。

我军战士奋战在战场之上,他们将生命置之度外,粟裕也不例外。也因为这样,粟裕经常冲在前线,负伤好几次,严重到脑袋里都进了弹片。

就是这种猛劲儿,让敌人闻风丧胆,很快便消了敌军的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麦克阿瑟却是享受主义者,简单来说就是怕死。在美军征战的时候,一旦打了一次败仗,麦克阿瑟便回想自己会不会死,从而畏惧出战。

结果就是,畏惧一次,失败一次;畏惧多次,失败多次,最终落得个被撤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上任的李奇微,也不能挽回颓势,因此若是粟裕上场,他或许从一开始便能把握全局,这场仗不过是走向了预定的结局。

总之,不管是谁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结局都不会改变,我们必定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