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宇辉最近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说,他很反感“网红”这两个字,非常反感。

他说:“英语中网红被翻成“celebrity”,它不是一个褒义词,通常都是做一些非常蠢的事情,然后去吸引眼球的,我很拒绝这两个字。”

在这个流量编织成的梦幻舞台上,如今的网红们就如同那一颗颗划破夜空的流星,有的以惊人的速度点亮了无数人的视野,又在转瞬间消失无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董宇辉所说,网红已经成了博眼球的代名词,并不是什么好的称谓。

2024年,郭有才、“王妈”、王红权星等人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迅速蹿红。

郭有才成了草根逆袭的标杆、“王妈”成了打工人的嘴替、王红权星也因为炫富,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迅速蹿火。

他们爆火之后,却也让我们见证了他们同样迅速的陨落。

在这场快速更迭的网红盛宴中,他们为何火得快,凉得也更快?

01

流量速成,却经不起现实的考验

郭有才、王妈、王红权星等人的走红,无一不是借助了互联网的强大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有才以其草根逆袭的故事和独特的个人魅力,仅仅十天便收获千万粉丝,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妈”凭借对打工人情感的精准拿捏和塑造的“王妈宇宙”,在短时间内赢得了大众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王红权星的爆红,则是源于他那看似随意,实则直击人心的“炫富”式生活记录。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短时间内迅速输出情绪价值,与大量网民产生共鸣,迅速获得了流量的青睐。

然而,这种速成的模式往往忽略了稳固基础的搭建。郭有才的版权争议、直播不当言论,王妈背后的员工待遇丑闻,以及王红权星被质疑的虚假“炫富”,都成为了他们迅速陨落的导火索。

当人设与现实的反差被拔得体无完肤,粉丝的信任没了,舆论更是一边倒地质疑。

不管流量的泡沫有多严重,网红主播领域依旧是一个内容为王的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续输出高质量、有深度的内容才是维持网红生命力的关键。董宇辉为何频繁被质疑,却始终未翻身,恰恰是因为他真实、坦诚且有才华。

但现实中,许多网红追求的却是短期的流量效应,忽略了内容的深度与持久价值。

一些网红的行为甚至触碰了法律与道德的边界,也消耗了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

当内容成为快餐式的消费,网红与粉丝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脆弱,一旦新鲜感过去,泡沫便迅速破裂。

02

网民变了,不是那么好骗了!

网红凉得快,从侧面也说明现在的大众对于网红的期待和容忍度也在悄然改变。

一方面,大众更渴望看到真实、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对于那些依靠人设堆砌、缺乏实质内涵的网红,逐渐失去了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环境的净化和公众意识的提升,对于网红的道德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像“王妈”的压榨员工行为、王红权星的过度炫富,都触及了公众的道德底线,加速了他们的“凉凉”进程。

如果你是一位网红,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其实也不难,学学董宇辉,做好以下几点就够了:

1.坚守真实性:真实性是与观众建立长期关系的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东北雨姐”那样,敢于展示生活的真实面貌,即使不完美,也能赢得粉丝的深度共鸣。

2.内容创新与深耕:不断推陈出新,提升内容质量。理解粉丝需求,精准定位,同时探索多渠道、多形式的变现路径;

3.社会责任感:网红作为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具有广泛影响力,应当承担起传播正能量的责任,避免触碰道德与法律的红线。

流量有时候就像山洪爆发,前一秒网红们还在享受流量红利,下一秒可能会被汹涌的洪水所吞噬。

只有那些能够不忘初心、拥抱真实的网红,才能在夜空中长久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