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呀

#和董宇辉来山西赴约了#

冲上抖音热搜词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镜头多拍拍文物”

“云看都很激动,现场得有多震撼”

“好有眼福,以后一定去山西看看”

网友们在董宇辉的带领下

被山西的山河、非遗、历史、人文吸引

直呼“看不过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

长治的小伙伴坐不住了

“山西文物看长治呀”

“宇辉,我在长治等你”

直播间里

长治小伙伴的评论刷屏了

当然

没两把刷子

我们长治人也不可能如此盛情

小编这就替我们长治“自荐”一番

要说古建

长治可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

长治境内古建筑达3500余处

经唐至清

历七朝而不断

国保级文物73处

居全国地级市第三

元代以前木构建筑达189座

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宇辉 来长治吧

给长治一波流量

让那些在上党大地历经沧桑的古建

借您的才华

展现在国人面前

1、天台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台庵,位于平顺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坛形孤山上,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现存建筑建于五代后唐天成年间,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仅存正殿和一通石碑。正殿是中国现存四座唐代(618~907年)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金灯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灯寺坐落在平顺县杏城镇北泉村东,林虑山巅一处天然石凹里,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明万历年间进行扩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北依陡崖,南临深谷,由东而西七个院落,各院均有殿堂,自成一体。顺山巅走势而开凿,跨越明弘治到嘉靖,历时60余年。现今遗存的200多尊佛、菩萨、金刚、天王、罗汉以及佛教人物造像,形体秀美,装饰富丽,承唐、宋圆润风格之遗风,独具明代俊俏娴静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3、五凤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凤楼殿宇高耸、布局灵活、古朴雄浑。特别是楼身比例和谐,结构壮丽精巧,斗拱粗硕,出檐深邃,四角翼飞,寓意“五凤展翅”。相传,五凤楼是为了纪念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而修建的。

五凤楼在构造技术和造型艺术方面都超越了前代,这些精美奇巧、美轮美奂的艺术佳作着实令人震撼,而民间匠师的艺术佳作和创造能力也着实令人折服。它是古代木作斗拱建造技术与艺术的登峰之作,代表了中国楼阁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很高成就。

4、潞安府城隍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潞安府城隍庙位于潞州区长兴中路庙道巷,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重修,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每年农历四月十五,都会举办传统庙会。

庙内年代最早的建筑为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的中大殿,后经增建修葺,现占地1.2公顷,三进院落,布局完整,规制齐全,中大殿琉璃脊饰是明代琉璃精品,堪与故宫琉璃媲美。沿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玄鉴楼、献亭、中大殿、寝宫等构成一座集元、明、清三代紧密有致、气势雄浑,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

5、法兴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兴寺坐落于长子县慈林镇崔庄村北翠云山腰,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李治改赐寺额为“广德寺”。宋治平年间(公元1064一1067年),赵曙帝又将其更名为“法兴寺”,沿用至今。

中轴线上的建筑随山势而布局,从大石阶、山门、舍利塔、长明灯台、圆觉殿到毗卢殿,由南至北依次层层升高,两侧配以关圣殿、伽蓝殿、东、西配殿。寺内现存文物主要有石塔木构建筑、彩塑、碑刻等四大类。其中唐石舍利塔、唐长明灯台、圆觉殿宋塑被誉为“法兴寺三绝”,享誉海内外。

6、下霍护国灵贶王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霍护国灵贶王庙位于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东南白云山,现存大殿为金代遗构,献殿为清代建筑。

下霍护国灵贶王庙由庙前广场、戏院、庙院三部分组成,形制完整。庙院内部布局严谨,中山门、献殿、正殿依次排列,左右有东西厢房。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下霍村护国灵贶王庙大殿檐柱上有金大定甲辰(1184年)施柱题记,门枕石上有金明昌五年(1194年)题记。大殿结构具有较明显金代建筑的特征,其斗栱、梁架等构件应为金代遗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7、小张碧云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张碧云寺位于长子县丹朱镇小张村西北,整座寺院建筑整齐对称,错落有致,是长子境内规模相对较为宏大完整的民间寺观。

小张碧云寺因形似繁体“雲”字而得名。原本是一座乡村俗庙,历经沧桑越千年,藏在深山人未识。随着后来抢救早期木结构古建筑计划的实施,小张碧云寺从众多古建筑中脱颖而出,直接从“县保”晋升为“国保”。

8、龙门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石城镇源头村北的山坳里,初名法华寺,又名惠日院。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此后金、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但总体布局尚存宋代熙宁年间重修之制。

龙门寺总体布局共分三条轴线:中轴线布置有三进院落,西轴线由前后两进院落的僧舍和库院等附属建筑组成;东轴线则由圣僧堂、水陆殿及禅堂、僧舍围合成的院落组成,龙门寺外西沟山坡上还保存有宋、元、明、清历代墓塔10余座。是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

9、九天圣母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天圣母庙坐落于平顺县北社乡河东村10余米高的土丘上。创建于隋代。唐、宋、元、明、清皆有重修。现存正殿为宋代遗构、献殿为元代遗构、梳妆楼为明代遗构。其他建筑皆为清代遗构,人称古代建筑博物馆。

九天圣母庙坐北朝南,庙内舞楼系宋元符三年(1100年)创建原构。分为上下两院,上院为供奉、朝拜各方神祇的木构殿宇,五十三级石台阶连接上下两院,下院为八孔石窑和窑厅,分列台阶东西两侧。上院内建筑布局紧凑有序。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重修圣母之庙”碑刻记有“创起舞楼命良工再造北殿”。该碑因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戏曲艺术研究价值。

10、观音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观音堂位于潞州区大辛庄镇梁家庄村东,创建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2001年6月25日,观音堂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堂院内一株古桧柏已有千年历史,仍挺拔茂盛,郁郁葱葱。其正殿三间,墙壁及屋顶梁架、门窗顶部密布描金彩塑、悬塑,现存约500尊,佛祖、菩萨、神仙、圣贤塑像济济一堂,人物刻画入微,无论大小,都同样精美绝伦,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和深厚艺术造诣。

11、崇庆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崇庆寺位于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东、西、北三面环山,耸立如屏,寺南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北靠紫云山龙脉,左右有护山。明清均有扩建和修葺。

崇庆寺现存天王殿、千佛殿、三大士殿,地藏殿、卧佛殿,四合院布局。以其宋塑十八罗汉,明塑十殿阎王闻名遐迩。十八罗汉像塑于三大士殿内罗汉或肌肉丰润,或骨骼健朗,个个神态生动自然,属难得珍品。

编辑:原依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