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香港平面设计之父”的奥地利裔美籍设计师石汉瑞,他的个人新展《石汉瑞:化图为语》将于2024年6月15日在香港M+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以超过200件展品呈现石汉瑞先生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今的代表性设计作品,带领观众领略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对香港视觉文化的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汉瑞:化图为语」展览现场,2024年,摄影:郑乐天,图片由M+提供

石汉瑞先生,1934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5岁随家人移居纽约。他先后在美国耶鲁大学及巴黎索邦大学深造,师从设计大师保罗·兰德,并在香港开创了自己的设计事业。他凭借卓越的设计才华,为香港乃至全球的知名品牌及机构创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标志和品牌形象,包括汇丰银行的红白六角形标志、渣打银行的钞票设计等。

《石汉瑞:化图为语》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会介绍石汉瑞的成长岁月及早年在港的经历,而第二部分则会展出M+石汉瑞项目档案的作品,展示其作品如何反映香港的发展,以及体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变化;由海计大厦、康乐大厦(现怡和大厦)等重要地标,以至本地活动、消费品、银行及酒店等,呈现香港一些历久弥新的品牌形象。

6月15日还有一场与展览配套的免费讲座《对谈:石汉瑞》,由石汉瑞及本地设计师兼作家博之俊主讲,探讨石汉瑞的平面设计之道,并分享他一些情有独钟的项目。

M+博物馆馆长华安雅表示:“石汉瑞那令人耳目一新的跨文化设计,深植于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并将这座城市搬上国际舞台。是次回顾展是M+团队多年来努力建立石汉瑞项目档案的研究成果。我们致力诉说亚洲的视觉文化故事,并拥有这位世界知名平面设计师最丰富全面的档案藏品。”

M+香港视觉文化策展人彭琦云表示:“此展览不仅展示石汉瑞自196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项目,更追溯其成长岁月以及他怎样与视觉艺术结下不解之缘等鲜为人知的故事。我们借着展示他的重要设计项目,邀请观众发掘他的作品在过往几十年间如何形塑香港的视觉特色,并反映这城市的社会及经济发展。”

石汉瑞表示:“香港一直是我的家,这城市多年来赋予我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我期盼能借这次回顾展,让全球观众了解图像传意的艺术,并以新的思考角度视之为香港视觉文化的一部分。”

采写: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叶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