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4年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一些曾经被压抑的,不允许的事情悄悄的开始进入了“高发期”。

比如有考生父母扎堆去民政局离婚的,还有高三女生扎堆去医院微调整形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是一种人性的解放还是社会怪象?

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成年人一旦结婚就不会轻易离婚,在一些偏远地方,大多数人甚至仍然以离婚为耻,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离婚二字更是禁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有一些人认为,离婚对孩子影响不好,为了孩子也要忍一忍,所以很多夫妻会过着貌合神离的日子,一些父母甚至会就婚姻关系达成共识,等孩子高考结束,彼此双方便不会对婚姻有任何眷恋,也不会有任何顾忌,一场离婚在所难免。

而一些夫妻之所以会将离婚节点选择在高考结束后,这主要就跟中国的应试教育以及选拔制度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国人的教育理念里,学生以高考为准绳,小升初是为了进一个好初中,中考是为了进一个好高中,而高考才是检测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终极目标。

有了这个基础,未来才可能会有一份好工作,所以有人把高考比喻成古代的科举制度,一点也不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这场考试盛宴,不仅是家长在“牺牲”,学生也被禁锢在高考的“牢笼”之下,和学习不相关的所有活动,通通禁止。

女孩子会被剥夺爱美的权利,老师和家长会时刻监督:不允许化妆打扮,不允许穿漂亮裙子,不允许穿耳洞戴耳环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有的高中在学生入校时就要求齐耳短发,素面朝天,全身校服,就连男生也会被杜绝一切标新立异的奇怪行为,比如禁止烫染头发,禁止抽烟纹身。

在本该肆意张扬的年纪,一切青春应该追求的美好,对新奇特的悸动,通通扼杀在高考的枷锁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学生反抗,老师会用看不见的未来、虚拟的前程作为诱惑,而家长则会以苦难式教育,让孩子因愧疚而不得不重回应试教育的大山之下。

长达三年的高考禁锢,让无数学生的内心越来越压抑,而高考则被他们看成了打开枷锁的钥匙,所以当高考结束后,男生会肆无忌惮打游戏,而女生则会扎堆变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高考结束之后,当看到越来越多女高中生去割双眼皮,隆鼻子时,一些网友坐不住了。

有偏执的网友认为,去医院整容是爱慕虚荣的预兆,到了大学只会更加变本加厉,从而虚度光阴,更何况医美永远比不上自然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每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长达三年的埋头苦读之后,这何尝不是一种发泄压力的方式。

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高考前过得太压抑了,若高考结束之后依然不尽情释放,那就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家长们也很无奈,毕竟在高考前亲口对孩子许下的承诺,一旦出尔反尔,很容易和孩子之间产生信任危机。

如果说高考结束,属于学生的狂欢才刚刚开始,那么给家长带来的则是长期暴风雨后的宁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民政部门的有关数据显示,高考后的离婚数量远远大于高考之前,而且大多数都是结束送考任务的家长。

任何一场婚姻,在恋爱的激情褪去之后,最终都必定回归平淡的日常生活,而婚姻里的双方也必将会暴露出更多的缺点,而这就很可能会成为某些理想主义者难以接受的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中年夫妻对待婚姻不是美满,也不是幸福,反而更像是牢笼,常年的冷暴力、相对无言让不少夫妻想要分道扬镳,可为了孩子,却仍有不少夫妻选择忍气吞声。

尤其是对于高考家庭,孩子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无形中也让父母倍感紧张,夫妻关系也很可能滋生矛盾,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高考,这类父母往往选择假扮恩爱。

可有80%的学生认为,父母与其互相折磨,不如各自追求自己的幸福,还有一些孩子认为,父母假扮恩爱,其实才是最大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矛盾需要释怀,教育同样也需要释怀。承认生活的平凡,接受孩子的平庸,高考只是一个重要的考试,平常心的正确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在家庭和睦的同时,让孩子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
光明网:2019-07-05:高考后父母扎堆离婚,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凑合过?
中国教育在线:2018-07-04:高考后夫妻扎堆离婚 有多少父母为了孩子在尽力表演?
南方都市报:2019-06-19:一考完就开“整”!有女生高考完花13万整容,妈妈刷卡埋单
新京报:2023-06-23:高考结束带女儿整容,家长不该助推“容貌焦虑” | 新京报快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