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986年普里皮亚季城的一声巨响,人类历史上最大最严重的核电事故就此发生。因为这件首次被国际评价为第七级(最高级别)特大事故的核事件,普里皮亚季至此成为了一座空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里皮亚季城市】

但就近年来被投放入普里皮亚季的无人设备所拍摄传出的内容来看,此处动物们如今非常活跃,植物也生长地十分茂盛,为什么,难道动植物根本不受核辐射的影响吗?

切尔诺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3分,还属于苏联管控的乌克兰境内发生了一起特大事故炸——普里皮亚季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

而且这个爆炸还并不只一次,持续的爆炸比放鞭炮的响声还要密集,整个反应堆厂房的大火熊熊燃烧,一刻不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剧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场景】

这也导致大量的高能辐射物质随着爆炸来到了大气层中,并且辐射尘迅速弥漫了大半个普里皮亚季城

哪怕消防员和清理工人不分昼夜地清理奋战,还是没能避免这场灾难对经济、环境、民众等各方面的的伤害。

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两千亿美元不说,整个事故释放出的辐射剂量,比投放在广岛的原子弹“小男孩”爆炸所释放的辐射剂量,要高出400多倍!

到第二天,政府安排普里皮亚季的居民们全部撤离,并承诺过几天处理好了,就让大家回来,然而许多人没想到,这次离开家乡,一走就是一辈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生爆炸后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关键最惨的是,因为爆炸释放出的巨量辐射,直接导致了31人当场死亡

整个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大概有840万人受到了核辐射的影响,其中又有320万人受到了超量辐射,并且这里面有17万人在十年内因核辐射带来的身体损害相继离世

而且,实际受影响的范围,可能比这一连串的数字更多、更大也更让人觉得恐怖。

现在,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石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号反应堆的“石棺”】

这是当时爆炸发生三周后,政府为了防止辐射再溢出扩散,用了200多天建造出的一座混凝土建筑,将剩余的200吨放射性钴,30吨受污染的粉尘以及16吨铀和钚封锁在了其中。

并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26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一个长期居住的活人,普里皮亚季也成为了一个“死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荒凉的普里皮亚季城】

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动植物

要说这样巨量的核辐射对动植物没有危害,那是不可能的。

在核事故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周围环境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放射物质,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大量植物枯萎死亡,不少的动物也当场死亡或者发生了基因变异。

不过基因变异也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游戏等作品中看到的双头狼、八脚鹿那样夸张,更多的生物则是患病概率提高、身体畸形、寿命大幅减短这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戏中双头辐射鹿的形象设定】

不过动物的更新换代很快,动植物也比人类更快适应环境且生命力更顽强。

于是在人类搬离普里皮亚季后,这里的生态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复苏,越来越多的动物开始在这一区域出没,甚至可以说这里几乎就要发展成“自然保护区”了。

老鼠、兔子、狐狸之类的小型动物不说,驼鹿、狼、猞猁、棕熊、野牛、野马等大型动物也慢慢多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拍摄到的小狐狸】

虽然比起核事故发生前,这样的生态环境还不够稳定,生物种类也算不上多样,但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许多动物已经适应了带有核辐射的环境,诸如老鼠等,寿命已经和不受核辐射的种群差不多了。

从切尔诺贝利事故和疫情时期的种种现象也能看出,当没有人干预之时,动植物往往能更快适应环境、更快地休养生息,哪怕环境已经受到了一些破坏。

动植物也不是不会受到核辐射的影响,它们这样活跃在切尔诺贝利附近,也只是因为已经适应了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尔诺贝利附近的动物们】

后记

目前,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地周围2600平方公里以外的边界地带,还有近100人长期生活,其中还是有不少是思乡的老人。

同时乌克兰又开放了切尔诺贝利隔离区,许多追求刺激的年轻人也会跑到这附近打卡留念。

据监测,现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的辐射水平已经降低了不少,平均每小时为1.2微西弗,这些游客只在普里皮亚季城内观光,一天受到的辐射量也不会超过0.1毫西弗,对身体健康没什么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辐射量对人体的影响】

但是到21世纪以来,因为风吹日山等自然条件的侵蚀,切尔诺贝利石棺已经有了裂缝,到了2008年都还在持续性核泄露。

乌克兰方面通过“众筹”已经建造了新的保护罩,据说使用年限为100年,但不排除未来还会有泄露的可能,所以政府表示还是尽量不要去观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普里皮亚季城合影的游客】

最后,希望人人都不要忘记这场人类历史上的巨大灾难,也不要忘记那些为这场悲剧受难和牺牲的人们。

参考资料:

【1】《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历史上的核灾难曾有怎样的前车之鉴?·重庆日报

【2】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5周年:如今那里是什么模样?·澎湃新闻

【3】切尔诺贝利最新航拍:多种动物回归 首张3D辐射剂量图绘制·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