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娘客死他乡前对沈复说,他之所以被父母憎恶,都是因为她的缘故,她死后沈复回家去父母一定能接受。事实是这样吗?

沈复从女儿那里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回家奔丧,他母亲问他为什么才回来,他说没有人告诉他消息,他的母亲默然无语。这个沉默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她明白沈复的弟弟为什么隐藏父亲病重的消息;二是她并不想主持公道追究责任。

在大儿子和小儿子之间,她是偏向小儿子的。

《浮生六记》里有几处沈复提到这个弟弟,虽是几笔带过,还是能看出弟弟的人品与哥哥有天壤之别。

一处是弟弟借债,让芸娘作保,过后赖账不还,债主找芸娘追债,公公知道后问弟弟,弟弟竟然说没这回事,是嫂子陷害他。沈复两口子第一次被赶出门罪名之一就是芸娘“谗害小叔”。

还有一处是父亲丧事期间,一群人在门口找沈复要债。沈复说欠债该还,可是不该趁凶追索。那群人对沈复说你不用管,是有人叫我们来的。如果说作保那件事撒谎是迫不得已,这件有预谋的事很显然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打压哥哥。

沈复的母亲很清楚弟弟什么样。办完父亲的丧事后,沈复在别人家见到母亲,他母亲说重振家声要靠你了,你弟弟不行。沈复猜想当时父亲的房子已经被弟弟卖掉了,他母亲的这番话应该是真心话。

把责任交给大儿子,把好处留给小儿子,这是典型的偏心父母的做法。芸娘以为被赶出家门是因为她,完全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芸娘遗憾自己想做好媳妇做不成,在偏心的父母眼里,有的孩子做什么都顺眼,有的做什么都不对,儿子尚且如此,更别说媳妇了。

芸娘唯一一件得罪婆婆的事,就是奉公公的命令瞒着婆婆替他物色小妾。如果婆婆稍微客观一点,就能看出芸娘是左右为难的。但因为沈复是不受宠的儿子,又穷困潦倒债务缠身,婆婆毫不犹豫地把对公公的气撒在芸娘身上。

芸娘交结妓女,为的是沈复,而且婆婆原来也认识那个妓女,还跟她同游过,当时并没有反对她们来往。过后上纲上线,更像是有意罗织罪名,就是为了要赶他们离开家。背后的原因,既有她本人的怒气,也有别人挑唆的因素。

芸娘爱美有生活情趣,跟沈复又夫妻恩爱,遭人妒恨在所难免。他们养的一盆兰花因为不舍得分给别人,就被人用开水烫死。沈复经济困难,日用需要拆东墙补西墙,他在文中说开始被人背地里谈论,后来又被当面讥讽。家庭中这样无情,跟父母对他的态度有直接关系。

过去的家庭婆媳关系中媳妇是弱势的一方,一旦婆婆看不上,媳妇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但像沈复的父母那样赶重病的媳妇出门客死他乡,逼得孙女小小年纪就去给人家做童养媳,孙子因无人照顾而夭折,过后还好意思对儿子说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也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