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食用油作为我们日常最为常见的调料,通常是由花生、玉米、大豆、菜籽、动物油脂等食物压榨而成,可以为人体提供身体所需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同时还能增加食物香味,促进食欲,帮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食用油的热量较高,常见的食用油如花生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橄榄油、猪油等,每100克热量约为800——900多大卡,如果人体摄取过量,就会导致体内产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从而引起胆固醇增高,升高甘油三酯水平,从而增加心血管负担,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疾病。

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食用烹饪油25至30g,尽量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或不吃动物油,因为动物油相比植物油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成分,大量研究证实,饱和脂肪酸摄入是导致血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主要原因,长期摄入过量饱和脂肪酸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从上也可以看出,食用油虽然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但也要正确合理摄入,才能够在营养的同时不损害心血管健康,除了注意食用油的摄入量,在食用油的选择上也需要多加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立刻停用2种食用油,医生呼吁:它是“肝病”加速器

1、开封时间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

食用油也是有保质期的,当食用油开封时间超过3个月以后,感染黄曲霉素等霉菌的风险会更高,这是一种易诱发肝癌的一级致癌物。

而且,食用油开封过久,其中的营养物质还会被氧化,产生氧化物,闻起来就会有一股刺鼻难闻的“哈喇”味儿,这时候的食用油不但营养降至降低了,而且食用氧化后的食用油,还容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损害健康。

2、反复油炸的油

油在超过180℃~200℃的高温当中反复加热,其中的甘油三酯会发烧氧化作用, 产生许多有毒的挥发性物质,其中就包括丙烯醛、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如果长期摄入这些物质,就容易诱发肝脏细胞突变,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食用油在反复高温油炸过程中,其中的顺式脂肪酸异构化为反式脂肪酸,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如果人体摄入过多,会降低高密度胆固醇的浓度,易导致体内动脉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还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与凝聚力,导致血栓的形成,一般建议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的量不超过2.2g。

市场上最为常见的食用油主要包括植物油与动物油,建议大家平日膳食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

不要空腹吃酸奶,容易导致胃酸过多。 不管是牛奶还是酸奶,都应该要食用东西了之后再饮用,否则都会造成胃部不适的。饮食结构不合理,喜食生冷油辣之物,晚上经常熬夜等不良方式让体内寒邪入侵,阴阳失调,胆囊收缩机能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刺激胃酸分泌增多,产生胀气,部分胆汁逆行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的局部不适,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胆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离出来的,通过胆囊收缩排出体外,胆不好,就会使得部分胆汁和毒素滞留肝内,影响肝的正常代谢,继而导致肝的局部损伤,短期是感觉不到的,其会自行修复,根源在胆,胆调养好了,肝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胆往往是被忽视的地方,可以用其他方式给予调理,或许能改善,但根不除不能完全好起来,胆很重要,有时间到附近野地刨些带根的紫花苦菜,煮水熬汤喝,趁热加红糖,花冠紫色,茎叶有白色绒毛,产地江苏灌南,初春时节采摘,晒干后密封保存。去除杂质后,平时食东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尽量不要熬夜,少食多饮多食。

同时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一般任何种类的食用油,每天的限量标准均建议约为25ml,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平日饮食宜清淡,推荐煮、炖、蒸、拌、汆、卤少油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以免摄入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