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知识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也称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由于胃粘膜腺体萎缩,胃液分泌减少,产生一系列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疼痛,嗳气、反酸、恶心、食欲不振等,有些还会出现贫血、乏力、消瘦等症状。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腺体的萎缩,胃镜下表现为胃粘膜变薄,并不是胃整体缩小了。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相比,症状并无特殊性,还需通过胃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来诊断,病理诊断是萎缩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胃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变可能性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情演变:

由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的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具体如下:正常胃黏膜→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胃癌。

萎缩性胃炎的年癌变率在0.5%-1%,且轻度的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癌变可能性极小,甚至终身不发生癌变。其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治疗棘手,祖国医学文献中无萎缩性胃炎这一病名,属于祖国医学中“胃脘痛”,“腹胀”的范畴,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脘部脾满疼痛多见,或脾满而无疼痛,尚有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故全国中医学会第三次脾胃学术会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可以归属于“胃痞”证,就萎缩性胃炎而论。

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吸附在胃黏膜上,局部分解尿素产生氨,氨本身有很大的刺激性,同时造成胃内PH值改变,对胃黏膜腺体产生破坏,最终发展为萎缩性胃炎。
(2)胃黏膜损伤因子:
①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入胃刺激胃黏膜,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发生。
②不良的饮食习惯:饥饱失调,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不新鲜食物,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可造成胃粘膜损伤,最终导致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③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破坏胃粘膜保护屏障,导致炎症发生。
(3)发病年龄: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常随着患者年龄增加而增加,萎缩程度和范围也随着年龄增加而扩大。西医药治疗过程中,尤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时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会产生刺激胃黏膜、扰乱肠道菌群等不良反应,且临床效果有限。相比而言,中医药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有良效,尤其是治疗中,重度萎缩性胃炎有明显优势,且无明显副作用。中医通过辩证论治,使人气血充盛,改善人的体质环境,使病变发生逆转、痊愈。简言之,中医是通过“治人”达到“治病”的目的。

具体措施如下:
①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辨为不同的证型,常见的有脾气虚弱、脾胃虚寒、胃阴不足、气滞血瘀等证,常用的方剂有香砂六君子、理中丸、益胃汤、丹参饮、自拟一人一方的萎缩性胃炎丸等,其中萎缩性胃炎丸是我科根据病人的具体辩证来制定一人一方,治疗后患者感觉比较稳定,甚至能逆转萎缩性胃炎。
②中成药:根据不同的中医症型,可选用摩罗丹、康复新液、胃复春片等中成药治疗。
③配合中医特色治疗艾灸、推拿(腹部推拿):可通过艾灸、推拿(腹部推拿)、中药烫熨、中药塌渍治疗、针灸、刮痧疗法、拔罐疗法等方法配合治疗,缓解症状。

调养萎缩性胃炎的饮食三餐规划:

1、早餐:应清淡、易消化,可以吃粥或者是面条类食物,如糯米百合莲子粥、小米粥、软面条,再搭配馒头或者是水煮蛋等;

2、午餐:午餐比较关键,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吃适量鸡肉、鸭肉、鱼肉等,搭配新鲜的蔬菜,蔬菜要做到多样化,提高患者的食欲,主食可以是米饭或者是面食,7分饱最合
适,避免加重胃的负担;
3、晚餐:晚餐要相对简单,可以吃养生粥,如鲫鱼糯米粥、山药粥等。

饮食要点:

1、少量多餐,每日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适量增加醋调味并助消化。

2、进食含优质蛋白质及铁丰富的食物。进食新鲜绿叶蔬菜,如番茄、油菜、菠菜、胡萝卜等。进食肉汁及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

3、食用流食,这个是对于急性胃炎而言。这时候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酌情禁食或给予流食,对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疗。吃一些软性食物,例如米汤、酪梨、香蕉、马铃薯、南瓜类。将所有蔬菜搅碎,再烹调。

4、细嚼慢咽助消化,应该彻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用餐时避免有压力。

5、饮食有规律,有规律地定时定量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切不可饥一顿饱一顿或不吃早餐,尤其应避免暴饮暴食。

6、忌食过硬过辣、过咸、过热、过分粗糙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腊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类果汁、番茄制品、咖啡、酒类以及所有会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会不会引起胃酸,最好避免食用。

7、高脂肪食物、酒、糖类、巧克力会使括约肌放松,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热的症状,就应避免这些食物。

三、推荐食谱

1、猪肚烧姜附

原料:猪肚250克,熟附片10克,生姜30克,大蒜10克,豆瓣15克,白糖6克,盐6克,味精6克,菜油15克,豆粉6克。

制作:
(1)先把猪肚洗净,入沸水中煮10~15分钟,切成小方条。
(2)然后把附片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熬沸,继用文火熬2~3小时,离火待用。再把姜、葱、蒜洗净,切成薄片。
(3)最后把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油,炼熟,即放姜、葱、蒜片、豆瓣、白糖,炒至金黄色时,倒入附片汤及附片,继投肚条、食盐,烧至肚条软烂,投入味精、水豆粉,起锅装盘。
功效:
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适用于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畏寒、四肢冰冷等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甲鱼益胃汤

原料:甲鱼1只(300克以上),知母20克,沙参30克,山药50克。

制作:
(1)先把甲鱼放入沸水中烫死,揭去鳖甲,掏去内脏,洗净,切成小方块。
(2)再把知母、沙参、山药洗净,与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改用文火炖至肉熟
透软烂即可。

功效:养阴益胃、滋补肝肾。适用于慢性胃炎之胃脘隐隐作痛、食欲不振或饥不欲食、咽干口燥、大便干燥,以及潮热、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理中汤

原料:人参6克,干姜6克,白糖10克。

先将人参、干姜洗净,切成薄片,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继用文火煎熬15分钟,每饮一次,熬一次。然后将白糖放入和匀即可。

用法:每天服4~5次,每次50~60克。

功效:温中散寒、益气和胃。适用于虚寒型之萎缩性胃炎、脘腹疼痛、喜温喜按、不思饮食、呕吐、腹泻不渴,且舌淡苔白、脉细弱,以及小儿慢惊风、病后喜吐涎沫者皆宜。

4、茯苓山药包子

可健脾和中、利水渗湿、宁心益肾。适用于心脾肾虚弱型慢性胃炎、神经官能症等,症见胃脘隐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

改善胃炎的五个大习惯:

1、饮食有节,定时定量

中医强调“饮食有节”,即饮食要有规律,不可过饥过饱。胃炎患者应遵循“三餐定时、定量”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

同时,要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以减轻胃部负担。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材,如山药、红枣、薏米等。

2、忌辛辣、油腻、生冷食物

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油腻食物难以消化,易导致胃胀;生冷食物则可能损伤脾胃阳气,影响消化功能。因此,胃炎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污染和细菌感染。

3、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和浓茶: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加重胃炎症状。咖啡和浓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也会刺激胃黏膜,影响消化功能。因此,胃炎患者应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和浓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也要尽量控制摄入量。

4、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运动生阳”,即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胃炎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八段锦、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以增强体质和消化功能。但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以免加重胃部不适。

5、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中医强调“情志致病”,即情绪波动会影响身体健康。胃炎患者往往因为胃痛、胃胀等症状而感到焦虑、烦躁等情绪不稳定。这些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加重胃炎症状。因此,胃炎患者应尽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情。同时,也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胃炎食养的调理

胃炎患者在饮食方面需特别注意,以下推荐两个适合胃炎患者的详细食谱:

山药红枣粥

材料:山药100克,红枣10颗,大米50克。

做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红枣去核洗净;大米淘洗干净后与山药、红枣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煮至粥熟烂即可食用。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养胃、滋阴润燥的功效;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此粥适合胃炎患者食用,有助于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萝卜炖排骨

材料:白萝卜500克,排骨200克,姜片适量。

做法:将排骨洗净切段,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将排骨、姜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煮30分钟;然后加入白萝卜继续炖煮20分钟;最后加入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白萝卜具有消食化积、清热解毒的功效;排骨能补充钙质和蛋白质。此菜品适合胃炎患者食用,有助于促进消化、增强营养吸收。通过遵循以上五个改善萎缩性胃炎的习惯和合理的食养调理,萎缩性胃炎患者有望逐渐逆转病情,恢复健康的胃部功能。同时,记得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习惯,这也是萎缩性胃炎康复的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萎缩性胃炎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或随诊。

健康咨询:

遵义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新蒲院区门诊二楼脾胃病科门诊

周一至周日全天门诊。

凤凰院区门诊三楼脾胃病科门诊

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周六周日上午门诊。

供稿:脾胃病科 向忠文

编辑:冉茂雅

一审:王宗明

二审:刘益玮

三审:唐 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