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方报道,为回应乌克兰先前的挑衅,俄罗斯于6月13日早晨7时果断出击,对米尔哥罗德机场的乌克兰空军基地实施精准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枚“伊斯坎德尔”K型陆基巡航导弹击毁了一架正欲装载“风暴阴影”或“斯坎普”导弹的苏-27战斗机,这意味着乌军原本针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计划泡汤了。

俄方社交媒体平台分享的一段视频揭示了无人机在乌军机场上空约1千米的高度,持续追踪并记录下这次打击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行动在俄军无人机的严密监控下展开,无人机先对目标飞机进行了确认,随后导弹的爆炸瞬间吞噬了战斗机所在的停机坪。

随着火光与烟尘的消散,证实了这次攻击的成功,也标志着俄军在局部战场上又扳回一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前,俄联邦国防部于6月11日及12日透露,他们运用了巡航导弹、“匕首”高超音速武器以及无人机,精准击中了乌克兰多个军事设施,比如空军基地和防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无人机操作人员操控新型的“柳叶刀”飞弹,在数百公里外,成功消灭了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一处机场内的一架苏-25战机。

一些观察家指出,这些精确打击反映了俄罗斯军队在情报收集、实时态势掌握以及精准打击能力的显著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乌军损失严重,但俄罗斯自己也在频繁遭受乌克兰的精确反击。

比如从6月10日起,乌克兰军队已连续3天对克里米亚地区的S-300和S-400防空导弹阵地精准打击。

乌方国防部门宣称已击毁至少12套此类系统,不过大部分战绩并未有相关视频或图片证明,所以乌方所谓的“战果”,其实有很大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用乌克兰使用“ATACMS”摧毁了一套“S-400”和两套“S-300”是被证实的。

但在这场持续的军事冲突中,局部防空系统的损失是预料之中的事,打了这么久,俄罗斯不可能一点损失没有。

俄罗斯军队本身结构性就存在问题,他们在本土防御、太空监控、态势理解方面仍有明显短板,因此俄军在某些区域遭受重创并不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仗就是打钱粮,虽然乌克兰获得了许多来自北约的军事援助,但并不能扭转他们在冲突中的劣势,北约也只是为了让乌克兰可以在最低程度维持战场上与俄罗斯的对抗,

实际上,他们就是想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的整体实力,尤其是进入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持久战后,西方国家利用乌克兰的目的已经清晰可见。

乌克兰军队目前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兵源和武器匮乏,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月13日的报道,谢尔盖·列别杰夫,一位在乌克兰地下活动的俄罗斯情报人员透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乌克兰直升机部队的飞行员没有足够的武器弹药,他们被迫将飞行员与地勤人员合并,组建了一支防御旅,直接投入了战斗一线。

俄军方面也在寻找新的方法降低作战损失,比如——滑翔制导炸弹。

很多案例表明,俄军的滑翔制导炸弹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这种炸弹由于其特有的滑翔能力和制导系统,能够在较远距离上精确打击目标,意味着俄罗斯空军可以在乌克兰防空系统射程之外进行有效攻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来,即使乌克兰拥有一定的防空能力,也难以拦截这些炸弹,增加了乌克兰防御的难度。

俄军战机也可以在不进入乌克兰领空或处于乌克兰防空系统边缘的位置发动攻击,提高了俄军的作战安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西方媒体和乌克兰官方一直过分夸大战功,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乌军对俄军军事设施的攻击力度明显不够,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从整体战局来看,还是以“俄罗斯进攻,乌克兰防守反击”的基本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