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五”普法以来,商洛市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纵深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以开展“法律十进”活动为主线,以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青少年及各方主体为重点,以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着力深化各领域各层级普法宣传活动,全体公民法治素养不断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显著提升,为“一都四区”建设和商洛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组织领导不断加强

调整成立各级党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市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32个充实到50个,建立贯通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的普法工作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党组(党委)中心组集体学法、政府会前学法、定期讲法、以案释法、领导述法、全员考法、年度评法、长效督法、法治培训、法治创建、法律顾问、法律竞赛等常态工作机制,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社会参与、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大普法格局普遍形成。

普法责任不断夯实

制定市委普法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普法办和普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办法》。在全省率先制定《商洛市党政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明确了58个市级部门的普法任务,落实了260余部法律法规的普法责任单位。制定《商洛市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2024年版)》,梳理法律法规107部。

载体措施务实过硬

以“法律十进”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法律进工地”“法律镇村行”“法律赶大集”等活动。紧盯重大节日、主题宣传日、纪念日和重要法律法规颁布日、施行日和市委、市政府重大活动等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集中+日常、城区+乡村、宣传+治理相结合的形式,连续三年开展“每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深化专家讲法、菜单普法,各级“八五”普法讲师团共举办《宪法》《民法典》主题宣传823场次,发放《宪法》《图说民法典》《民法典十进》等普法书籍和宣传品26万余册(份),50余万名干部群众受到教育。

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重点内容学习宣传,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报告会1092场次,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2450场次。连续三年组织全市1288个单位近7万名干部参加年度学法用法考试。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召开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现场会议,每年开展秋季开学“法律进学校”系列活动,为全市529所中小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460名,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四个三”工作法在全省推广。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新媒体普法进企业大赛。

依法治理规范有序

在全省率先制定《商洛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商洛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及动态管理办法》,经验做法被省上宣传推广。率先总结出台“法律明白人”培养选、育、用、留“四步十二关”工作机制,创新做法被省上宣传推广,培养“法律明白人”10927人,“骨干法律明白人”2161人、“法治带头人”2525人、“学法用法示范户”3223户。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318场次、法治宣传1406次、化解矛盾纠纷2337件。

阵地建设量大面广

实施法治文化铸魂行动“十个一”工程,新建法治文化广场(民法典主题公园)等“十个一”法治文化阵地1223个。创建行业法治教育基地12个、青少年法治基地7个、“红领巾法学院”45个。征集红色法治文化遗存目录2个、法治文艺作品116个。媒体宣传阵地不断拓展,坚持“报网端微屏”同步发力,合办栏目(专栏)470个,推送信息16万余条,刊发专版18个,拍摄播出专题片12部,征集普法短视频107个,47万余人在线阅读,实现了“指尖上的微普法”。

工作成效持续向好

经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商洛市被推荐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国单项工作示范地区;商州区、山阳县被推荐为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区)。2个单位、2名个人被推荐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3个单位、2名个人被推荐为全省“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商洛市司法局被表扬为全省学法用法考试先进单位。成功创建命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陕西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遴选省级“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5个,1人获评“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45人被评为省级“法律明白人”。7件法治文艺作品分获全省一、二、三等奖,47件作品入选全省作品展。商洛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法在全省推进会上作书面交流,经验做法受到杨政国厅长表扬,圆满完成全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检查任务,工作成效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曹文宏 屈再鸣)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