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可是比较重要的存在,同时也决定了我军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势,如果我军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整个解放战场,我军就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负责指挥国军作战的杜律明在整个战场上表现的还是比较出色的,而且在国军部队里,他的能力出众,自然就被蒋介石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要说他的能力真的与粟裕不相上下,并且在作战的细节上,他也是有能力掌控全局的,只是在后来他的计划还有建议没有被采纳,这到底为什么呢?

杜律明是陕西人,他上过黄埔军校,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所以在军事方面他的能力还是比较出色的,并且在抗日战争中,他也有过非常出色的表现,像在淞沪会战,还有昆仑山战役以及远征缅甸等,他在指挥上的造诣还是比较高的,这也就使得他成为了抗日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国军将领中,杜律明的谋略与才华都是数一数二的,正是他能力出众,所以才被蒋介石如此重用,在抗日结束,蒋介石发动内战,他就将杜律明派到了东北,掌控全局,而最初杜律明来到东北,也将在军打得连连撤退,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杜律明在战术战略上还是有自己心得的。

1948年8月在豫东战役,还有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取得了胜利,这也就让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局势发生巨大改变,并且从之前的被动变为了主动,而这也就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对于我党来说就是非常不容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蒋介石非常的着急,他害怕粟裕真的就将华东地区都给攻克下来,而且负责华东的国军将领刘峙没有什么计策,指挥能力也不行,这让蒋介石非常的头疼,没有办法他就只能将远在东北的杜律明给调到了华东,让他想办法解决国军的困境。

当时杜律明在军事上比较强,所以在他来到徐州后,就立刻给蒋介石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并且这个计划也是相当有作用的。当时杜律明觉得,国军不应该去计较小得失,应该将眼光放在最后的对决上,而这也是杜律明在抗日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律明就立刻指出了华野面临的问题,当时华野不过三十万,而徐州方面的国军却有五十多万,在兵员数量上是国军占优势,而国军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华野的主力部队找出来,然后同他们决战,这样就可以更多地消耗华野的精锐,在之后的作战中就可以掌控主导地位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杜律明的这个计划在当时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国军如果真的用了这个策略,也许淮海战役的结果就可能会被改写。而且蒋介石在听了杜律明的计划后,也是连连称赞,并且放手让杜律明负责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就在杜律明派三十万大军去进攻山东时,国军内部却出现了问题,国军向来都是拖延作战的,所以这个计划直接推迟了一个月才被实施,可是在这期间,粟裕已经将济南给攻克了,并且王耀武也被活捉了,所以整个战场上,粟裕的部队依旧占据主导。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东北又出现了问题,林总带着东野赢得辽沈战役的胜利,而刘峙是负责东北的,可是他却是一个无能之辈,蒋介石没有办法就将杜律明又调回了东北,不过他在东北却不是主官,而刘峙才是,这也就导致之后杜律明的计划根本就不会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国军正处于危难之际,杜律明想到了好办法来解决,可是刘峙却坚决不同意杜律明的计划,反而是让杜律明去救黄百韬,这就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杜律明虽然不服气,但东北的指挥是刘峙,他最后也只能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