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6月14日)

《新华日报》关注苏州相城

从创新性探索到常态化推进

相城党建解题,这样求出发展“最优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将党建引领搬迁安置小区治理作为“书记项目”重点推进,全年完成18个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小区周边共享停车位数翻两番;联合周边地区组建“开路先锋”行动小组,合力排查边界地区交通梗阻点48处,“一路一策”制定提升改造计划……6月5日,相城召开常态化党建解题工作推进会,会上发布党建解题16个典型案例和6个优秀案例,展现全区创新开展党建解题工作,助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民生服务短板、基层治理难点的生动实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建解题一头连着党建,一头连着发展,通过发挥党建解题的牵引带动、聚力赋能作用,我们最大限度地把各方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全区各项工作创出特色、抓出亮点、干出实效。”相城区委书记沈志栋说,相城坚持做抓落实的党建、做解决问题的党建,把“解题党建”思维嵌入到中心工作各环节、贯穿到发展大局全过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相城新实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解出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作为相城区的一项探索性党建工作,党建解题从提出概念到落地实施已经两年有余,在一次次立题、破题、解题的实践中,有力打破了制约基层发展的堵点难点,逐渐成为全区上下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和撬动点。

如今,行走在相城,一个直观感受是,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果正不断转化为群众生活品质、企业发展效能。

党旗飘扬在民生保障最前沿。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鹅东村乡村会客厅内,村民王东良正通过智慧农村平台向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生线上问诊。这个方便村民的远程医疗服务点,是村党委与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的产物,目前已建立老人健康档案250余份、开展远程医疗咨询40余次,党建引领数字赋能智慧养老的新格局越走越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徽闪耀在产业转型风口上。一条南天成路,既是苏州高铁新城的主干路,也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之路,这条4公里长的道路每天都在上演着无人驾驶的“速度与激情”。而企业安心驰骋的背后,离不开高铁新城的有力支撑。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推动试验场景走向现实,需要法律法规层面的规范和允许,高铁新城党工委以党建为媒链接市级机关工委、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围绕企业“上路难”确立了8个党建攻坚课题,先后在基础设施建设、地方立法等方面取得进展,成功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党员冲锋在基层治理第一线。“您反映的问题我已经记录好了,这是我的电话,有什么事随时联系。”自打成为渭塘镇钻石家园社区“八仙桌”议事成员,胡定国每天都会到社区收集社情民意。作为搬迁安置小区,钻石家园社区居民主要来自渭塘下面的8个村。为了更好地帮助居民融入社区生活,社区党支部创新打造了“八仙桌”议事厅,聘请24名老党员、老干部形成“八仙”常驻议事代表队伍,营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党建解题实现了党建引领力、党建助推力和党建聚合力的‘三力协同’,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优势、制胜优势。”相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詹利剑表示,随着党建解题工作的持续深入,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方面的解题成果源源不断落到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上,区域高质量发展成色愈发饱满。

坚持靶向立题长效破题

相城区的实践充分说明,党建和业务工作不是两张皮,“解题党建”始终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既要以党建来引领带动业务,也要拿业务来衡量党建成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党建坚守初心本质。

问题从哪来?从发展一线来!相城专门出台了《关于常态化开展党建解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助企纾困、外联内聚、民生幸福等6大领域,明确了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创新平台建设水平、高效率抓好项目招引、优化办事流程、推进跨区域协同发展、赋能精管善治等17项重点任务,为解题工作提供了主要靶向,明晰了路径。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现在有了可以对标对表的‘工作清单’,可以帮助我们有的放矢抓解题。”望亭镇党委副书记徐鸿芳举例,对照“民生幸福题”中抛出的如何盘活乡村闲置低效用地、提高农民劳务组织化程度和增收水平之问,望亭镇成立了苏州首家新农人联合党支部作答,定期召集该镇的农民致富带头人聚在一起,就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产业升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问题晒想法、讲思路、亮谋划,以实实在在的强村富民帮促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找准问题后,如何解决好问题?相城定期组织晒解题日记、比典型案例、评流动红旗等展现解题成果,把干得好、有亮点的示范案例晒出来,把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供复制借鉴的经验推广开来,推动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实现“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

入选党建解题优秀案例的“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党群同心探索商业街区用电治理新模式”,便是一次成功的“打样”。为推动欧风商业街用电增容改造方案落地,元和搭建了全区首个商圈性质的街区议事会平台,邀请社区、商户代表、物业公司、物管会、海棠先锋、造价公司等多方主体协商,成功筹措改造资金120余万元,改造过程中,40多名在职党员、海棠先锋自发组建了“红色堡垒”行动支部,项目化开展用电协调、维稳保障等志愿服务,用时两个月便从根源上解决了商业老街区用电难问题,为全区常态长效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坚持真解题、解真题的导向,相城党建解题工作源源不断挖掘出发展所需、基层所盼的问题,并将各地党建解题的个性化探索,上升为指导面上工作的共性经验,实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

锻强干事创业生力军

如今的相城,正处在蓄势赶超的关键期,朝着当好全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推动数字化发展的先导区、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节点等目标全力以赴奔跑。然而,在追逐更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相城也同样面临着一些历史的掣肘、成长的烦恼,比如规模的龙头型企业不多、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等发展中的短板弱项依然存在,与企业群众的期盼尚有差距。

攻克这些壁垒,关键要解决执行层面的保障问题。相城深知,用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核心要培养一支具备真本领的干事创业队伍,才能以更扎实有力举措,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份责任项目化、具体化,形成闭环解决的工作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住太平街道大学城附近的居民周森发现,仿佛不经意间,小区门口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不见了踪影,而在不远处广场的空阔地带,新增了两排统一风格的摊位。“要让群众于细微处感受城市温度,必须用更高标准推进城市管理,为此我们统筹推进流动摊贩引导点建设工作,让人间烟火与城市文明两相宜。”相城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摊贩尽快“安家”,城管局组建起“为民管城”行动支部,联合属地社区在点位选址、服务范围等方面开展调研,灵活利用拆迁待建空间资源,在全区新增了18处便民引导点,释放出550个摊位,并邀请市监、公安、环保等单位党组织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

治标治本解决问题的背后是干部队伍能力的提升。今年,相城专项出台了“解题提能”培训要点,围绕基层治理精细化管理、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全区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开展专业化实务实训。同时,用好各类解题攻坚实践组、“坚持三问 践行四敢”领导干部恳谈周等平台,以长周期、分段式的攻坚模式,组织党员干部在回应发展所需、企业所急、群众所盼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看能力,更看担当力。相城还把解题成效与考核评价挂钩起来,作为党员干部考察使用的关键考量,创新“担当指数”测评,以“现场看实效”代替“纸上比指标”理念,增强干部解题实绩的定性识别和有效区分,考准考实干部贡献度和担当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解题攻坚的热潮,营造务实担当、开拓进取的干事创业氛围,让更多“艺高人胆大”的干部有各显其能的平台空间。

党建强,则发展快。当前,相城把党建解题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高位推进,在服务中心大局、突出问题意识、注重结果导向上展开了一系列生动探索,实现了高质量党建和高质量发展互促并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关注今日相城视频号

(①进入视频②点击账号头像③加关注)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袁思怡

分享给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