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军事科技网站Breaking Defense今日发布了这样一篇报道:US falls further behind in AI race, could make conflict with China ‘unwinnable’: Report。“报告称美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进一步落后,可能使与中国的冲突“无法取胜””。

报道中列举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相较于美国的优势,同时列举数据说明了美军对中国产的零部件的依赖,而且短时间内这样的趋势难以逆转,或成为美国在冲突中的致命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续两届美国政府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想要摆脱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依赖,五角大楼也限制供应商采购来自于中国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但是仍无法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而另一方面,中美人工智能发展方向不同,导致美国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中国,人工智能配合智能无人装备,这让美国专家很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和美国着重点不同。

数据分析公司的报告文件指出,美国在实用性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不足,而且相应的研发工作投入也不够。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落后于中国,而报告研究了12个领域,其中只有9个领域的重点依然只是研发,比如研发生成式的ai之类的东西,却并不能将这些东西用于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著名的数据分析公司Govini的CEO称,“人工智能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用途,且在全球都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且对于未来关键技术的竞争具有革命性的作用,但美国国防部却依然只是在研发方面投入于人工智能,国防部早就应该重视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而不是仅仅将其作为一个科学领域缓慢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还进一步列举数据,警告称:“在有关人工智能的15个关键的领域中,其中13个领域,中国已经在专利数量上超过了美国。”她希望用数据的方式,说明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已经超出了美国的预料,且根据中国的发展规划,中国加快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和专利授予;她认为专利数量就足以代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主导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美国出了几个重磅的生成式的ai,可以帮助人们“无中生有”制作内容,人只需要提供一个描述、一个想法,ai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人类的意图;因此现如今的ai已经可以协助人类进行一些具有创意性的工作。这类生成式的ai甚至会编造假新闻,搞得像真的一样,以便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用户的需求。可是它产出的东西,依然是停留于计算机内的,并不是实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面虽然具有领先优势,更着眼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在基础理论、算法创新、以及开源框架方面。相比之下,中国的研究更倾向于应用驱动,特别是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领域,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实际场景(如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金融科技)中,推动了技术的落地和产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体现在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差别上。美国在智能系统集成、机器人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等高端智能设备领域拥有显著优势,在学术界取得了突破,也在工业界找到了重要的应用场景。但是你要应用这些东西,就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制造业体系,而这正是中国所具备的,因为我们将其用于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可以进行供应链管理、生产优化、质量控制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制造业方面,美国对中国“软弱且依赖”

制造业方面,尤其是事关国防的关键制造领域,美国对中国的依赖可以说已经到了甚至中国人都难以理解的地步,没想到我们只是谋求发展,却不小心偷了美国人的家?美国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刺激制造业回流,扶持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发展,但是依然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在一些重要的武器设备方面,美国对中国的依赖超出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现新的锂电技术,美国对中国锂电的依赖可能扩大

比如,黑鹰直升机以及F35零部件短缺的问题,分析了美国海陆空三军的原材料、零部件的采购,美国国防部的采购链严重依赖于中国,她举例说道:虽然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美国海军和陆军对中国的依赖减少了,但中国供应商把控着空军供应链的 68.8%。从2014年到2022年,美国电子产品对中国的依赖增加了6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建议美国政府扩大供应链的范围,向更多国家发起供应的需求。然而,就如今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链分布、产能,以及无与伦比的性价比,事实上现在很多高精尖领域,欧美日等国家已经离不开中国。此前有报道,美国减少了直接从中国进口某类产品,转而从越南等地进口,然而越南相同产品的零部件,却又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可以说,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又和中国产生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母、导弹,一样都没逃脱,都有中国产品

且因为中国占据着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制造,想要干扰这类产品的供应也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扩大零部件的采购范围,参与进来更多的国家,依然会加大对供应链审查的难度,总会有一些东西产自中国,那时候你是用还是不用呢。美国自己的检查中,发现美国军工对中国的依赖简直惨不忍睹(上图),虽然有些产品声称减少了对中国产零部件等的依赖,但是实际检查后发现却并不是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角大楼豁免了F35使用的中国产零部件

在一场规模比较大的冲突中,很多设备直接会变成消耗性的,打仗打的就是消耗,大家都有很强的探测手段,战场变得透明。这会对美国的供应链提出重要的考验,美国可能面临着:没有或者缺乏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零部件只有一个供应商以及零部件更换周期太长。这会导致美国的后续生产能力不足,关键武器库可能连一周都支撑不了,就会消耗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甚至已经不知不觉的实现了对美国的“偷家”,这实在是因为美国自身的政策选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依靠军事,配合高科技和金融,从全世界搜刮财产,然而却把需要大量人力、污染严重、升级维护成本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美国虽然享受到了便利和富裕的生活,但是却慢慢导致了制造业的外流——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同类商品,有着十分显著的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F35都有中国产部件

制造业外流导致美国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部分地区(如“铁锈地带”)经济衰退,社会问题加剧;部分高端制造业的外流可能导致关键技术的流失,也影响了美国的工业基础和长期竞争力。可以说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重建产业链的代价十分高昂,而且就算建好了,也得面临上文说到的一个重要问题:性价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抽象又疯狂的采购问题

且不说中国在很多领域内生产能力都非常充足(用美国的话说,叫“产能过剩”),质量方面也是数一数二,比如我们的稀有金属提纯技术,还有着巨大的价格优势。这就导致十分尴尬的局面,如果用同样的资金购买美国自己产的相同质量的东西,可以买到的东西要少很多。最近不是刚爆出来么,美国还是啥设备上用的螺丝,一袋子几十个,就需要9万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供应链等问题,美军内部的资金浪费相当抽象且无奈:

2011年,美国国防合同管理局的调查发现,国防部存在大量不透明和无效的采购行为有报告称国防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用于采购不必要或重复的设备和服务。在伊拉克战争期间,Halliburton公司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无投标合同,后来被发现,该公司在这些合同中存在大量的浪费和欺诈行为,包括虚报费用、提供低质量的服务和设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阿富汗的重建过程中,五角大楼被曝出在多个项目上浪费了数亿美元,例如,一个燃油站的建设费用被曝高达4300万美元,而实际成本可能仅为50万美元。2018年的审计发现,国防部在资产管理、采购和合同执行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浪费。甚至曾经报道过,美军从阿富汗买了几只羊,花了几百万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避免对中国设备的依赖,美国想了很多无厘头的借口,直接掐断对中国设备的采购,比如美国的港口用到很多的中国产桥式起重机,其中振华重工的起重机数量最多,美国借口这些起重机有信号发送模块(其实就是往服务器传递信息,用于设备的控制等数据收集),认为它们有“间谍”功能,于是决定放弃采购,甚至停止使用已经购买的设备。这也造成了浪费。

美国已经有点草木皆兵的意思,他们认为中国在很多领域内在挑战美国的权威,单方面的认为中国在刻意和他们竞争,导致美国的军费不断上涨。实际上,这还是美国的借口。美国用科技加霸权的手段,过去在世界竞争中占尽优势,现在优势逐渐 缩小了,美国就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