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在县里部门中算一个比较强势的部门,在以前年度,县里部门与市里对口上级部门关系都很紧密,一直处得不错。

前些年,我们这儿,推行财政省管县后,县局的资金和项目由对口省厅直接下达,绕开了市局这个中间层。

县局的资金和项目直接对接省厅后,市局对县局,只剩下了日常业务的指导,在最关键的资金和项目上,市局没有了制约县局的权利。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前年度,争取项目和资金要前往市局,财政省管县后,现在争取资金和项目则直接去省厅,县局与市局之间联系相对于以前来说,实实在在的减少了。

虽然联系减少了,但县局的领导还是对市局领导保持基本的尊重,毕竟市局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但与原来市局掌握资金和项目分配权相比,这种尊重是打了折扣的。

前几年,单位换了局长,这个局长是由县里第一大镇的书记平调来的,在镇里任书记时候,就非常强势,一般的县领导去镇上调研,他很少出面陪同,当然书记县长等关键岗位领导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记调我们单位任局长后不久,因为一个项目的实施,与分管副县长意见不合,结果,局长直接忽视了分管副县长的意见,按他自己的意志办理。

因为这件事情闹矛盾后,在后来的工作中,分管副县长每次组织召开会议或者下乡调研,局里都指派副职参加,局长从来不出面,分管副县长在分管局里那几年,过得也很憋屈,幸好,后面县里调整了副县长的分工。

局长不但与分管副县长两个尿不到一壶,在与市局交往过程中,在一次市局召开的会议上,市局局长对几个县局的工作逐一进行了指点,因为县局一项工作没达到进度,被市局局长委婉批评了一下。

因为这个批评,市局局长话还没说完,局长就在会议当中直接阐述了他的观点,观点间接的否决了市局局长的批评和指责,结果,在台上的市局局长脸红一阵又白一阵。

因为开会的事情,局长与市局领导有了嫌隙,从此以后,市局来县局指导工作,就算副局长带队,局长也不会出面,其中一次市局局长亲自带队,分管副县长陪同,局长只礼貌出席了一会,然后就以其它理由离开了,从此,局长在位期间,市局局长一次都没来过县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局长这样做,是有他的底气的,县里的书记县长非常欣赏他,因此,对于分管副县长乃至市局的局长,一不能管帽子,二没有资金和项目支持,自然局长不会刻意去讨好。

可有些事情,不会以局长意志为转移,局长在局里工作的第三年,县里的书记提升了,接任书记的正是市局局长。

局长接到这个消息时,当时我们几个办事员都在场,发现局长的脸色由原来的红光满面变得卡白。

趁着市局局长还没来县里上任,局长带上班子成员马上去给市局局长汇报工作,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市局局长出任书记后,一直没有调整局长的工作岗位,后来还听说书记还非常欣赏局长,局长还有被重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