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发生急性脑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IA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完全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险信号。从本质上来说,TIA和脑梗死是缺血性脑损伤这一动态过程的不同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TIA的症状有哪些?

TIA常起病突然,迅速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以及失语、语笨、头晕等局灶性神经系统或视网膜的功能缺损,一般多在1~2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每次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就医指征:病人出现反复发作的面瘫、肢体无力、麻木、语笨、单眼或者双眼失明、头晕、平衡能力差,以及没有明确原因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立即就诊医院,进一步检查。

三、TIA应该怎么办?

应立即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完善各项检查和评估,并采取规范化的治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遵医嘱采取对症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如阿司匹林等。

四、饮食调理及日常护理

1饮食调理:

(1)忌烟酒,禁止食用太过油腻、辛辣刺激类的食物。

(2)尽量少食或忌食动物内脏,忌食过咸的食物,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

(3)多食用新鲜蔬菜,无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多进食水果或高纤维类的食物等。

(4)多进食对患者血管有保护作用,或易吸收、营养较丰富的食物。

(5)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要积极管理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诱发因素。

(6)如果怀疑自己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可忽视症状或自行居家治疗,应立即就医。

2.日常护理:

(1)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焦虑、紧张。

(2)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建议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3)宜多喝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

(4)规律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健康指导:

(1)休息与卧位。发作时卧床休息,注意枕头不宜太高,以枕高15-25cm为宜,以免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转动头部时动作宜轻柔、缓慢,防止颈部活动过度诱发TIA;平时应适当运动或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2)饮食指导。应进食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酒,忌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避免过分饥饿。了解肥胖、吸烟酗酒及饮食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改变不合理饮食习惯。

(3)心理指导。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了解本病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消除紧张情绪、恐惧心理,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并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4)步态不稳方面的指导。肢体乏力或轻偏瘫等步态不稳的,应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移开障碍物,以防跌倒;学会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出现一过性失明或跌倒发作的,如厕、沐浴或外出活动时应有防护措施。

(5)吞咽障碍方面的指导。有吞咽障碍的,进食时宜坐位或半坐位,喂食速度宜缓慢,药物宜压碎,以利吞咽,学会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

(6)语言障碍方面的指导。出现构音不清或失语症的,鼓励用有效的表达方式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需要,并积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7)用药指导。按医嘱正确服药,积极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症,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并注意观察药物疗效情况。血液病有出血倾向,严重的高血压和肝、肾疾病,消化性溃疡等均为抗凝治疗禁忌证。

(8)生活指导。生活起居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适度运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对经常发作的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尽量不要单独外出。

(9)复诊。定期门诊复查,尤其是出现肢体麻木乏力、眩晕、复视或突然跌倒时应随时就医。

4.特殊注意事项: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卒中的高危因素,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及糖尿病等与卒中风险密切相关,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筛查病因及危险因素,全面评估、积极给予相应治疗,同时遵循个体化原则。早期筛查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到医院进行头部CT等检查,可做到早期筛查。

柳州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 虞庆姝/文

责任编辑:李雅琴 李硕然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杨中兴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