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历史上存在年份比较少的朝代,那必然有仅存在不到40年的隋朝一席之地,很多人对于隋朝的印象,还停留在昏庸无道的隋炀帝杨广身上,所以大家都觉得隋朝放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来看,根本没什么让人称赞的功绩

但其实隋朝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样毫无作为,尤其是它留下的4个宏伟建筑,对后世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至今我们仍在使用这些建筑。

那么这4个建筑究竟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作用?

01

大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很多人受电视剧或者话本的影响,总觉得隋炀帝是一个荒淫无道、奢靡无度的暴君。

就连历史上记载他下令修建大运河的目的,也被后人解读为他是想要在大运河修建完成后,乘船去扬州游玩,看美女赏花,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古代时期的江南一带盛产丝绸和瓷器,而农业力丰富的河北一带,则盛产了很多粮食,然而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南北地区若想通过陆运,来达到经济贸易往来的面对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修建一条连接南北交通的河道是极为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修建大运河的提议,但由于造河的难度以及需要耗费巨大的物力和财力,所以修建大运河的工程一直未能真正开工。

直到隋炀帝迁都到洛阳后,北方的粮食产能满足不了突然巨增的粮食需求,于是隋炀帝为了加快粮食的运输以及南北地区的经济流通,便命人修建大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炀帝仅仅在位14年,光是修建大运河,就已经花费了6年的时间,大运河也正式成为了南北地区文化和经济沟通的桥梁。

对整个国家来说,大运河的修建促进了全国的经济文化繁荣,然而对于被强行抓去充当劳动力的百姓而言,是受不尽的苦难,是暗无天日的高强度劳动。

后人经过对大运河的完善和改造,使得这条贯穿南北地区的河流,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仍然是各地区各民族交流的重要桥梁。

02

赵州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隋炀帝时期,连接南北经济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那肯定非河北的赵州莫属了,北边直达涿郡,而南下就能直接抵达洛阳,来往频繁的人员流通,也让赵州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

然而就这样一条贸易往来的重要交通节点,却经常受城外的一条河流影响。

若是想要从岸这边过到对岸,就需要绕很长一段路,对大家的出行非常不便,若是到了雨水季节,周围的居民和行人也会深受洪涝灾害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加强交通以及人们生活的便利性,隋文帝令李春在赵州修建一座石桥,命名为赵州桥。

桥身两段的两个小拱对于延长石桥寿命,可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当水流过石桥的时候,就能直接从小拱处流出,在最大程度上减小洪水对于桥身的冲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605年赵州桥建立至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之后的很多朝代都对赵州桥有过修缮,致使它直到如今仍然完好无损的屹立不倒。

赵州桥独一无二的设计,让它成为如今全世界保存时间最长、保留最完整的单孔石拱桥,更是被列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中,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文化瑰宝。

03

大兴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长安可是历史上的13朝古都,这里地理环境优越,易守难攻,经济繁荣,所以这些朝代才将这里作为自己的都城。

隋文帝也不例外,可当他建朝的时候,原来的长安城因为长期受战乱的影响,城内破败不堪,没办法给皇帝提供居住的环境。

更何况长安城内的水源环境遭到了极其严重的污染,根本不具备可以当做生活用水的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当时的长安城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修缮的空间,完全不适合作为一朝都城来使用了,于是隋文帝便下令,命人重新选址建造都城。

新都城肯定要改新名字,因为北周时期的杨坚被册封为“大兴郡王”,所以他便决定沿用这个名字,给新建造的长安城取名为“大兴城”。

作为一朝都城,大兴城势必会修建的非常豪华才能配得上君主的身份,可你能想到这座大兴城整整修建了30余年,到隋炀帝时期才完全竣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朝覆灭后,唐朝沿用并完善了大兴城,将其改名为“长安城”,所以唐朝能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的长安城,和隋朝是分不开关系的。

如今的大兴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只剩下几处供人欣赏还年的遗址,但它永远都是我们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

04

回洛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说古代帝王最害怕发生的事情,除了被谋朝篡位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担心会遇上天灾,在那个只有粮食维持生存的环境下,若遇上洪水或者旱涝等灾害,那么产量本身就不高的粮食收成,很难维持大家的生计。

隋朝时期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隋炀帝就在洛阳修建了一个用来储存粮食的巨大粮仓“回洛仓”。

这样就能将每年的粮食存到粮仓中,即使之后遇上天灾,最起码还有存留的粮食,也不至于让整个国家陷入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一些专家对回洛仓整个粮仓的调查看来,其中光是仓窖就有700多个,如果每个仓窖都填满粮食,大约能装进18万吨的粮食。

这个数字估计能保证全城人民在未来的两年内,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可见隋炀帝在修建粮仓上可是费足了功夫。

为了让粮仓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粮仓的主要建造材料运用的是食疗和砖瓦,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粮食变质受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是没有这个粮仓以及粮食作为支撑,隋炀帝说不定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底气去发动北伐战争,只不过让隋炀帝没想到的是,自己用心建造的粮仓,最终会落到李唐手中。

虽然唐朝之后,回洛仓这个非常适合储存粮食的粮仓并没有受到重视,但它的存在确是对隋朝非常重要的建筑之一。

如今的回洛仓依然还符合粮食储存的条件,但它已经成为了游客前来参观的重要景点,甚至还被列入到了文化遗产名录中。

05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朝除了留下了几座宏伟的建筑之外,还重开了丝绸之路,创下了至今仍然沿用的三省六部体制,创立了草根逆袭唯一的通道科举制考试,为后朝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历史上对于对隋朝以及隋朝的两位皇帝评价并不是很好,但隋朝不论是建筑还是贡献,在这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新华社 - 2023年5月16日 中国故事|西安城墙的千年之变 [2] 光明网 - 2021年12月28日 回洛仓:国家粮仓变身考古遗址公园 [3] 赵州发布 - 2023年4月19日 【党媒聚焦】中国第一石拱桥赵州桥 [4] 科技生活快讯 - 2019年5月9日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为什么非要修京杭大运河?原因揭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