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关于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披露,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盟,其中对上汽集团和其他“不配合调查的车企”征收38.1%的最高税率关税。

对此,6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称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和遗憾,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呼吁欧盟委员会慎重考虑其决定,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全球汽车行业信息资讯机构JATO统计,2023年上汽集团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奥地利、爱尔兰、挪威、瑞典、丹麦、荷兰这13个欧洲国家的销量超过24万辆,在中国汽车品牌中高居第一,是第二名的11倍。

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随后,欧盟委员会宣布通过抽样方式确定选择比亚迪、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三家中国车企启动调查,调查计划持续13个月。自今年1月起,欧盟委员会相关调查人员来到中国,对三家中国车企的所在地进行调查访问。

另据路透社报道,至4月末,欧盟委员会对三家中国车企发出“警告”,称它们没有为调查提供有关补贴、运营和供应链的足够信息,并认为如果三家车企提供的信息不足,欧盟将可以使用其他地方现有的证据来计算关税,此举可能会抬高这些车企出口至欧洲的关税。

对此,上汽集团曾于5月回应称,集团已全面配合欧委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和欧盟(EU)规则,提供了所有与反补贴调查相关的必要信息。上汽集团同时强调,诸如电池的配方等商业敏感信息,不属于“必要信息”范畴。

以下为《上汽集团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