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公布2024年度国际住宅负担能力(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报告,香港连续14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不过去年香港楼价大幅下跌,负担比率由2023年的18.8倍,下降至最新的16.7倍,意味市民要不吃不喝16.7年才能付清楼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emographia截至去年第三季数据,其中香港楼价与收入比率为16.7倍。值得留意,2021年第3季时,香港楼价与收入比率为23.2倍,反映过去两年一直在缩短。至于全球其他楼价较难负担的城市,澳洲悉尼排次席,为13.8倍,排第三为加拿大温哥华为12.3倍。

国际住宅负担能力(International Housing Affordability)报告研究全球94个都会之住宅价格中位数与收入中位数,并计算当地楼价与收入比率。数值愈大代表负担愈大。

报告又提到,各个城市的Home Ownership(拥有住宅物业的业主比例),最高比例为新加坡,高达89%。爱尔兰排名第二(70%),加拿大(67%),澳洲和美国(66%),新西兰(65%),英国(63%)。至于香港的比例最低,仅仅只有5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负担比率回落,报告解释指是由于私楼格价下降和收入改善所致。又指中央政府已明确要求香港提高房屋可负担性,以及增加房屋面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指香港两个主要项目可能会大幅增加香港的房屋供应,包括邻近深圳的北部都会区,未来20年将新增90万伙,其中有40%伙数将于2032年前完成;另一个项目则为大屿山愿景,将在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填海区增加超过20万伙。该报告认为,大量房屋供应增加,可能会缓解香港高企的楼价。

关注港澳荟公众号
掌握港澳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