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数劳动者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智慧,为国际化精品城区的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今年,长宁共有21个集体和个人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为了进一步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内涵,长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区总工会推出【劳动者风采】系列报道,展现劳动者的精神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劳动赞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

一级行政执法员

对于城市管理而言,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一座城区是否宜居宜业的直观标准之一,而生态环保行政执法人员作为守护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道屏障,肩负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他们每天穿梭在繁忙的都市之中,巡查走访、数据监测、普法宣传,为美丽长宁筑起坚实护盾。“80后”执法员李捷正是凭借着在这项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荣获了2024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李捷是2019年进入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这支队伍的,在此之前,他曾是一名军人。“2008年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正好学校有个入伍的机会,当时为了圆自己一个从军梦,就报名去四川当兵了,后来在部队又考上军校去了重庆,毕业后分配到了辽宁沈阳,所以我这十几年的经历还是很丰富的。”李捷笑着说道。

十余年的军旅生涯铸就了李捷干练的工作作风,他在部队期间也是屡获嘉奖,从一名战士到班长,再到军校学员、勤务连排长、助理工程师,最后转业回到上海长宁,他始终保持着以身许国的一腔热血。“以前穿的是军装,现在虽然换了一身衣服,但是本质都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不管哪一个岗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是我们所要秉持的原则!”李捷表示,转业到地方后,工作内容虽然变了,但是在部队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依旧可以运用到新的岗位中,“总结下来就是,多看、善听、勤思、好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褪下军装后,李捷转业回到上海,扎根于华阳路街道网格,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之中,倾听民声诉求,处理环境问题,改善商居矛盾,以实际行动守护着长宁的碧水蓝天。

“坦白地说,刚接触这个岗位的时候,我其实也挺担心的,生态环保有着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担心做得不好辜负大家的期望。”李捷说道,“所以最开始的时候我就不停地学习,向我的带教师傅请教,找同事交流经验,有时遇到和专家联合检查时也会想尽办法向他们取经,争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执法队工作一年后,李捷迎来了环保执法工作中的一次重要转变,2020年11月,他被派至市执法总队轮岗锻炼,正是这次学习的机会让他的业务能力获得了一次较大的提升。“在市总队学习期间,我一有机会就喜欢逮着市总队的同事请教问题,有一次我们去外区出任务,来回三个小时车程,我从上车就开始不停地问各种问题,把大家都说烦了。”李捷笑着告诉记者,在自己的“死缠烂打”下,大家也被他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所感染。

在轮岗学习一年的时光里,李捷先后参与各类执法检查40余次。他一手严惩严处环境违法行为、一手深入企业现场帮扶指导,形成一套“提前分析+现场排查+取证闭环”的全过程工作模式,获得上海市生态环境执法总队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执法经验、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李捷也越来越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他表示,“当我学得越多的时候,给我带来的压力其实大过于欣喜。环保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大到涵盖了多个学科,物理、化学、生物等等,所以我认为我们执法人员更多要做的是通过执法方式、执法理念的优化,来达到提升执法水平的目的。”

李捷正是这样做的,工作多年,他始终坚持严格执法与温度帮扶相结合方式,耐心听取企业解释和诉求,适时宣贯法律法规要求,指出违法后果,让企业能够准确知错、诚心认错、积极改错,以环保人的热心和耐心帮扶企业查缺补漏、落实整改,真正做到执法有温度。

“我们执法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商户查找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处罚完之后一走了之,只有引导企业、商户走向符合规定的经营方向,才是促进环保事业与营商服务共同发展的良性模式。”李捷说道。

正是秉承着“执法有力度,执法有温度”的理念,李捷在生态环保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获得了生态环境部的肯定,曾荣获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突出个人表彰。“生态环境保护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义务,作为执法者,我们更是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捍卫公共利益的重任。”李捷说道,“未来我将继续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升执法水平,以一名优秀环保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长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撰稿:孔建宏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