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饮连锁机构纷纷采取降价策略或是推出平价套餐的时候,西贝莜面村坚决不调低价格,人均消费接近100元,而西贝莜面村的“贵价”策略也受到了质疑。

但在西贝餐饮集团(全称“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国龙看来,贵并不是问题,贵得不值,才是问题。然而,西贝莜面村仍被质疑“贵得不值”,就连贾国龙也承认在一方面仍需要持续改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2日,有消费者爆料:“宝宝餐,玉米发酸店员不处理,一开始说酸了,后来一口咬定闻不出来不酸,报警后警察也说酸了让我找投诉食品监督局。而且西贝是不满意退款,店员没有给我解决,拖着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独有偶!

6月3日,还有消费者爆料:“在西贝筱面村的天猫旗舰店上购买了酸汤筱面鱼,收到后不到一个小时拆开,食用就发现发霉变质一股恶臭,联系客服之后,三四天过去就说仓库排查没有任何问题,简直就是不会处理问题的客服,服务态度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第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其中海底捞火锅振华广场店、西贝莜面村体育场店被点名通报,问题出在餐具上检出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让人感到讽刺是,有疑似软文的媒体报道指出,“从心出发爱顾客、从心出发爱伙伴、从心出发爱家人、从心出发爱自己,如果爱的行动没有增加,一切都不会改变”,这便是绘制在西贝蓝图中:“爱”的价值观。

对此,有网友指出,西贝莜面村爱的只是自己,或者说爱的就是钱,但即使这样也无可厚非,不过,爱钱的时候却不提供有品质的产品,就是缺少职业操守的行为。

据悉,虽然餐饮连锁机构已经实现了品牌化、连锁化,但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仍然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方式粗放、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

有专家表示,餐饮企业的规模化背后,必须有品牌化和连锁化做支撑。目前,我国的大型餐饮企业的连锁化率在80%左右,中小型的品牌企业连锁化率在50%左右。品牌化是老百姓信任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

然而,快消行业分析师康定平却不认同上述观点,“不管是海底捞,还是小龙坎,抑或是西贝莜面村,都是连锁化和品牌化的企业,但依然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可见连锁化和品牌化并非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发布2023年第29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通告显示,莆田市城厢区小龙坎火锅店销售的牛蛙(购进日期为2023年6月1日),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同时,据福建省市场监管局通告显示,深圳西贝喜悦餐饮有限公司厦门湖里万达广场分公司的筷子(消毒日期为2022年11月24日)抽检不合格——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据天眼查显示,深圳西贝喜悦餐饮有限公司厦门湖里万达广场分公司负责人为李世龙。深圳西贝喜悦餐饮有限公司法人为齐立强,其中,内蒙古西贝餐饮集团有限公司占股60%。

2024年1月,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宜兴第一分公司因销售混有异物的火锅锅底,被宜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有消费者在当事人经营场所就餐时发现火锅锅底中有一塑料碎片。经查明,该塑料碎片是当事人使用的调料原料外包装的塑料袋碎片。

近年来,餐饮行业实现了规模化、连锁化和品牌化发展,甚至部分餐饮企业还完成了资本化,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重。

2024年3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消费者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餐饮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报告显示,在2023年餐饮业舆情中,食品安全问题占比80.99%,宣传问题占12.68%,价格问题占5.29%,服务问题占1.05%。食品安全问题高居第一位,其中,反映比较突出的有卫生问题、食品质量问题、经营管理问题,占比均超过10%。

“对于餐饮企业来讲,品牌知名度与覆盖面固然是决定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仅注重在全国市场范围内开店扩张,抢占各地客流量较高的商圈市场,管理监察水平却没有随之提高,就很容易致使其品牌旗下个别门店产生食品安全隐患,然后反过来直接作用于品牌本身,使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消费者选择倾向与信赖程度也会随之下降。”康定平表示,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餐饮连锁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特别是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不能“避重就轻”,也不能“大事化小”,更不可以“得饶人处且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