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英雄马怀富:锦州战役中“第一个带头冲锋入市”

徐小坤

在淮安市淮阴区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珍贵的革命档案——锦州战役中第一个带头冲锋进入城区的战斗英雄立功证明书。这份档案,是沭阳籍战斗英雄马怀富的立功证明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英雄马怀富

沭阳人马怀富

马怀富,1923年农历七月二十九出生于沭阳县颜集区上岭乡德胜村吴圩一个雇农家庭,靠种地主园艺为生,当时家里有父母、叔父、兄嫂、两位姐姐,一共8口人。9岁时,父亲、叔父、嫂子相继病故,生活愈加困难。马怀富的母亲于是把家当托付给叔伯姑娘家保存,2个姐姐给地主扛活且做童养媳,自己在吴前圩放猪。13岁时,托人保管的钱物被偷走,生活雪上加霜。17岁,马怀富开始给二叔家种地。参军前的马怀富生活十分困难,放猪、替人种田、割草,房地皆无,吃尽人家疾苦。

1944年4月1日,马怀富在沭阳西分水龙王庙加入新四军,编入沭河区第二中队第一排三班。22年后的1956年,马怀富回忆当天的情形还是历历在目:

那天的黎明……是我走上光明的历史起点的一天,也是我为人民服务开端一天。当我们踏上根据地的时候,路两边排列着不少群众在欢迎着我们……并有早就准备好了的沭河区二中队二、三两个排在等候着我们……当时我的思想是极端而异常的兴奋哪。

1944年冬天,马怀富报名到东海警卫团二营五连当战士。年底,全员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十旅兼淮海军分区新一团三营九连。1945年8月,改编为新四军三师十旅三十团三营九连。

1945年10月,马怀富随部挺进东北,到达锦州后在义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月,第三师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9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纵队。在长春守备战中,马怀富升任第三班班长。1946年底,马怀富到东北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10月,升任副排长、排长。1948年1月,所在部队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二纵队,9月改为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颁发给马怀富的立功证明书

马淮富带头第一个冲进锦州城

马怀富在东北随部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东北1947年春季攻势、东北冬季攻势等。在东北打务欢池带突击队,四平撤退时马怀富负责全团殿后。1947年冬季攻势中,马怀富立小功两次。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打响。10月12日,东北野战军开始进攻东北战略重镇锦州城。14日上午10时参战各部约25万人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在炮兵的45分钟破坏射击后,打开了突破口,攻城部队迅即发起冲击,主要突击部队在坦克支援下,相继突破城防,进入市区街战。至15日18时,攻克锦州城。锦州总攻的方向主要在城北,马怀富所在的第二纵队从城西北进攻,在主要突击地段担任攻击的第二纵队五师十四、十五团不到10分钟就突破了城垣。此前的10月13日,根据第五师政委石英的指示,马怀富被任命为第十五团一营尖刀排排长。总攻开始后,他率尖刀排第一个登城并冲进锦州城。在辽沈战役中,马怀富立大功两次。

1950年8月1日,第四野战军与中南军区正式给马怀富颁发了立功证明书,对其立功事迹(两次立大功)作出褒扬。立功证明书上说:

(马怀富)作战勇敢,于锦州解放战役,第一个带头冲锋入市。工作负责,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处理事项,了解问题非常认真,从不麻痹大意,在冬季攻势解放紫梨树战役,总结评定工作计划非常好,领导方面上下有联系,本身业务以实际行动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锦州战役中,马怀富受伤,在战役结束后被送到朝阳医院治疗休养。1949年1月,马怀富返回部队,被安排到教导队学习。不久,马怀富所在部队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一六师。9月,马怀富学习结束后返回任第三四八团二连副连长。10月10日,马怀富在广西作战中再次负伤,右下肢中弹,到部队卫生队治疗,伤愈后任第一一六师后勤警卫连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英雄马怀富立功证明书中记载的立功事项

云山战役恶战美“骑兵一师”

1950年10月,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爆发。10月21日,马怀富随部作为先头部队,带领全连轻装跑步第一批跨过跨过了鸭绿江。过江后,部队白天隐蔽休息,晚上边行军边熟悉地形、地貌。25日,第一一六师奉命在第三十九军编成内参加云山战斗。这是志愿军入朝后发起的第一个战役,第一一六师也是志愿军部队中第一支和美军交战的部队,是中美两国军队的第一次交锋。第一一六师在云山与美军“开国元勋师”——骑兵第一师进行了一场恶战斗,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骑兵第一师。激战中,马怀富全身16处负伤,右眼被大炮炸瞎,失血过半。对于此次激战,马怀富回忆说:

10月28号晚上,月黑风高,师政治部副主任也是老乡陈绍昆把我找去。他劈头就问,马怀富你晓得我找你干什么?我说,你找我没旁事,肯定又是恶仗险仗,首长有话请讲,我老马提头玩。陈绍昆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油嘴滑舌,我们马上就要接近云山外围了,现在命令你带一个加强连,配属两个机炮连去接守一一七师鹰峰洞阵地,一定要守到29号黄昏。我说首长放心,人不死,保证完成任务。

我们上去后立即抢修阵地……七忙八忙天也快亮了,就在我靠在掩体上打盹的功夫,通讯员王二别子狂喊:来了,来了。这时我发现800米开外,大群敌人在运动接近阵地。

“各排留一个观察哨,其余全部隐藏。”我下过命令后,立即趴到巨石侧面继续观察,按照经验,敌人的炮火要上来了。美国炮火都是大口径火炮,密度又大,整个阵地被轰了有二十分钟,到处烟尘飞扬,大炮停了飞机又上来。

飞机投的是凝固汽油弹,漫山遍野都烧起来了,只好来回躲。我边躲边叫各排和两个机炮连报伤亡,粗粗一算,减员有大几十号人。

不一会,敌人步兵跟在坦克后面上来了,我大喊一声:给我狠狠打。敌人一看我们火力太猛,坦克炮又向我们开火。坦克离的太近,瞄准刚挖的工事一个一个地轰。有的战士就提枪往山前跑,跑到公路两旁的沟里。

在敌人的协同攻击下,我们的阵地全乱了,电话线被炸,就靠通讯员来回跑,通讯员、接线员伤亡不少,都是些机灵的小孩子,太可惜了。

打到中午时,我负了点小伤,自己包一下,下午3点左右又中一炮,这回不轻,我右眼当时就瞎了……团长派人来抬我下去,我说我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

终于,敌人的阵脚开始乱了,加之天色渐晚,开始撤退,我当即下令追击。

就在我下令打扫战场的时候,因为失血过多一头栽倒……没几天,在后方医院脱离了危险的我收到了团长派人送来的两个大苹果。

云山战役胜利后,由于前线医疗条件有限,马怀富和第三十九军的一百多名重伤员全部转送回国治疗。到了1951年6月,马怀富伤愈后重返朝鲜,任第一一六师部师后勤通工连连长和支部书记。对此,马怀富回忆说:

1951年,护理人员讲我们师政委石瑛回来了,我连忙跑去看他。石瑛绷著一张麻脸说:马怀富,你小子休息好几个月了吧。我忙说伤好了,首长请指示。

石瑛这才哈哈一笑说:师部缺个警通连长,我想来想去你小子点子多,胆大心细,适合干这个,也不要多想了,过几天就跟我回朝鲜去。

于是,马怀富跟着第一一六师政委石瑛第二次入朝。

1952年7月,解放军总政治部下文:凡二等乙级以上伤残人员一律回国。马怀富奉命返回祖国,转入无锡军人疗养院,先后在扬州弯头第四革命军速成中学和无锡第三速成中学学习。学习结束后,组织上安排马怀富到地方工作,从此结束了他的军人生涯。

马怀富把一生献给战场,献给了新中国。在革命战争中,马怀富多次负伤,右眼失明,右下肢动脉有弹片没有取出,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到了晚年,他仍然记着那些残阳如血、硝烟似幕的峥嵘岁月。2010年,当《淮海晚报》记者采访马怀富时,他竖起大拇指掷地有声地说:中国人民是永远不可能被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