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季节,为保障孩子的健康,家长们日常应该怎么做?在此,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韩若冰、毛盛华、顾天敏,为大家带来科普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潜伏与传染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见。

肠道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室温下可存活数日,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月。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其主要传染源为患者或隐性感染者,感染后1周内传染性较强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或者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其次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摄入被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症状与治疗

手足口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多急性起病

一般症状较轻,常有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也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以对症治疗为主,通常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可能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预防“三字经”

打疫苗

目前针对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灭活疫苗已用于临床,6月龄至5岁儿童都可以接种,对于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勤洗手

家长要教会孩子“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和流动水进行安全高效的手消毒;也可以帮孩子自备手消毒剂,在无法用流动水洗手时做好手卫生。

慎饮食

手足口病属于肠道传染病,摄入被污染的水、食物可导致传染。

因此,提倡不吃生食、不喝生水,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勤通风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孩子的衣服和被褥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常接触的玩具等物品注意清洁和消毒

更多阅读

投稿提示

欢迎本市卫生健康工作者投稿,相关科普文章与视频等经所在科主任审阅后,投稿至单位宣传部门,经宣传部门提交“健康上海123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