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井仡佬族侗族乡民族小学学生进行蹦蹦鼓表演,该校成立少年宫社团,发展民族体育运动。 新华社发

青少年宫发展面面观③之追问

许多青少年宫的师资由“编制内全职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组成,由于财政、编制、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师资成为制约青少年宫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大多数体制内的校外教育单位都面临人员少、师资缺的状况。

在推进课外教育阵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不少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少年宫老师在调研中还向记者不约而同地提到,校外教育阵地建设的区域均衡常沦为被忽视的“隐秘角落”。不同地域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持续冲击着国内课外教育市场的分化进程。

 人才与平台

  不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校外教育缺乏统一管理,无法实现系统内部的教师交流和师资调配,经常碰上“想开课却没老师”的情况。有条件的青少年宫一般会根据需求自主聘任相关专业教师,却无法实现对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且由于有限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工资待遇,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另一边,对于编制内教师来说,其专业成长普遍缺少指导。

 多数机构面临人员少、师资缺 

“大多数体制内的校外教育单位都面临人员少、师资缺的状况,我们单位也面临一样的困境。”谈及师资培养,无锡市少年宫主任李晓红认为政策支持毕竟有限,等靠要是行不通的。”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我们近年尝试了主题课程项目式管理、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名师工程、青蓝工程、推新人工程的三个工程,助力老中青优质师资技能的传帮带。”她表示,无锡少年宫师资培养的原则就是“定方向,搭平台;定目标,给机会;有考核,给奖励”,以此来激发各专业人员干事创业的活力,拓宽人才的多元培养渠道。

保定市青少年宫综合部长王华对同业普遍面临的师资困境也颇有感触:“我们一直尝试联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的师资指导少年宫课程的前期研发,也让我们的老师有机会参与一些高校机构的教育科研课题。这不仅利于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在交流中也能提前对接部分有志于课外教育的大学生,锁定人才池。”

“还是要建立完善校外教育的督导考核和奖励机制,不能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说起来青少年宫老师是教师身份,但很多时候在系统内考评激励时又达不到校内表彰的级别。”李晓红同时提到,整合资源不能光靠自身,更不能零打碎敲。

 不仅要有好的品牌活动,更要能延续  

“校外教育机构要发挥自身活动育人的优势,在内容设计、课程创新、资源联动上与学校深入合作。”中国儿童中心儿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老师周晓蕾表示,中国儿童中心正在以科学教育为抓手,探索校外教育机构与学校结合的实践育人模式,以此为主题申报的课题已获得教育部校外教育监管司的立项。

“青少年宫不仅要有好的品牌活动,更要能把好活动延续下去的,这样品牌资源才能充分发挥价值,才能吸引更多的孩子主动走进少年宫,更好发挥校外主阵地的育人作用。”李晓红自豪地告诉记者,正是受益于科学用好政府机关、专业协会、高职高校、党建联盟等条线的资源,他们在工作中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信任与大力支持。去年无锡启动工程教育,中心教室就落地放在无锡少年宫。“在科学教育的顶层设计中把任务交给我们,既是对我们的信任,更是对我们发展的保驾护航。”李晓红说。

“要带孩子多走出去,锤炼心胸眼界格局很有必要。这就更需要青少年宫有平台意识,像我们保定背靠京津冀教研圈的资源禀赋优势,就要充分用起来。”王华补充道。

调研中,多位少年宫负责人都纷纷表示,青少年宫要发展,一是要多元路径去建设自身的资源、课程、活动、师资等,唤醒教师的发展意识,夯实人才梯队的建设;二是要做实做深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平台建设,深度发挥各地区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扩大优质资源总量,形成教育合力。

隐秘的角落

  课外教育均衡被忽视 乡村少年宫运转难

在推进课外教育阵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社会聚焦的青少年宫师资培养与平台打造挑战,不少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少年宫老师在调研中还向记者不约而同地提到,校外教育阵地建设的区域均衡常沦为被忽视的“隐秘角落”。

 东中西部、城乡间差距很大  

与全国三亿多未成年人口的规模相比,现有青少年宫的数量和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加之区域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城乡间的青少年宫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仍存在很大差距。

尽管近年来国家着力推进乡村青少年宫建设,但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宫数量仍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大部分是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有场地和设施、依靠教师和志愿者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组织开展普及性课外活动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办教网点撤并、教师补贴落实困难、器材配备不规范、部分地区经费下拨不及时等问题,是此类乡村少年宫运转中的常事。

“这边许多家长教育理念还是相对落后的,家庭条件也不好,再加上我们活动中心开设课程活动的前提是必须保持公益性,基本收费很少,所以经费也很紧张。”前述湖北省某自治州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如是说。

信息科技赋能也很重要  

如何实现校外教育阵地建设的优质均衡?“对于乡村点所,硬件设施很难一蹴而就,重点是要把优秀的师资派下去。一个好老师能带动一个村、一条街、一个镇。”王华介绍,保定少年宫长年开展“流动少年宫”品牌活动送课下乡,组织全市域“红领巾风采大赛”评审,给下级镇街乡村的师生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向上通道。

“不仅是边远乡镇的村办机构,在部分中西部地区,其实少数省级宫层面都有这类情况。这些机构必须发掘自身资源、一定要走‘内涵发展’道路,不能等靠要。当然,国家层面的区域均衡顶层设计很重要。”李晓红说。

“区域均衡,信息科技的赋能也很重要,拉平数字鸿沟。”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主任孙茜此前公开谈及这一议题时,强调了顺应教育数智化浪潮的重要性。她着重指出要利用科技化信息化途径,形成资源输出的有效路径,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助力实现教育公平。

推动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优质均衡发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面对新时期教育的新要求,青少年宫应该被看到,更需要被看到。

A10-12版

策划:程姝雯 采写:南都记者 吕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