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黄克诚担任湖南省省委书记一职。刚一上任,就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黄书记,欢迎来到湖南啊!”

黄克诚书记开始了紧张忙碌地交接工作。在一次接见民政厅同事的活动上,一道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黄书记秘书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秘密调查后,黄克诚表示,这还真是位“老朋友”啊!要好好“招待”!于是马上上报公安机关,对这位“老战友”实施抓捕行动!

本应热情寒暄的老友见面,为何变成了一场讨伐?

这位让黄克诚心心念念的“老战友”究竟是谁呢?

这位“老友”究竟犯下如何过错,让黄克诚书记对其进行亲自审问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黄克诚

1949年,黄克诚由于在天津的优异表现,仅仅花费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天津的接收任务,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党对于黄克诚也饱含了诸多期望,希望他带着成功的工作经验,继续完成湖南的政治工作。毛主席表示:“这是我们俩的家乡,你有着治理天津的经验,将重任交给你,我很放心!”

其实当时黄克诚的身体状况比较差。在解放战争时期,黄克诚带领军队作战时不幸中弹。送去治疗后,医生要给他包扎,黄克诚却表示:现在战况紧张,医疗物资不充足,把这颗子弹取出来就可以了,不用药物治疗。

要知道,黄克诚中弹的地方离心脏位置不足三寸,在这种危急时刻,黄克诚仍心系战士的安危。这也让黄克诚的身体状况变得更加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黄克诚

毛主席了解情况后,当即表示:身体即是本钱,没有个本钱还如何去保护家国,如何实现心中大义呢?身体调养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就这样,去往湖南的行程往后推迟了,在天津休养一年后,黄克诚踏上去往湖南的征途。

刚落地的黄书记,体会到了湖南民众的热情。百姓们知道这位书记,是来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是解放之后带领他们走向正途的,于是街道两旁时不时响起热情的欢迎声。

黄克诚不愧对百姓的期望,抓紧时间尽快开展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民众,了解家庭情况,与当地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交接,了解具体进度,时刻铭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一次接见民政厅的时候,一位一直低着头的工作人员,引起了黄克诚的注意。正巧,旁边有位工作人员,喊了被注意者的名字。黄克诚看到了那位工作人员的正脸,这让他的猜测八九不离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热烈欢迎

秘书注意到黄克诚的行为,表示看着那个人的脸也比较眼熟。黄克诚交代暗中调查,不要打草惊蛇。没过几天,调查结果出来后便印证了黄克诚的猜想,秘书汇报调查结果,说此人名叫彭祜。黄克诚表示,此人确实认识,而且还是“老战友”,一定要好好“招待”!

湖南省公安厅接到黄克诚的提交文件后,紧锣密鼓地开展调查,这一切都没有惊动彭祜。抓捕行动实施时,彭祜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依然叫嚣着:“我没有犯错,为什么要抓我!”

而黄书记这时候走到抓捕现场表示:“老战友,好久不见啊,你真的觉得自己没做过任何错事吗?”彭祜看到黄克诚已经认出了他,知道事情已经败露,才认罪伏法。

昔日井冈山“老战友”见面,本该是温馨的寒暄,彭祜为何惊慌不已?

彭祜究竟做了什么,才让黄克诚要好好“招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黄克诚

他,是被朱德和陈毅两名老将,公认的历史的罪人;他,公然叛变投敌,并写下自首书批判党组织;他,将我党费尽心血建立的,闽赣省革命力量,毁于一旦。他就是应当被万人所唾弃的彭祜。他究竟做了什么,背负如此多的罪名呢?一切要追溯到彭祜的求学经历。

彭祜出生在贫苦家庭。因出生于宜章,受广东文化的影响,彭祜的父母对孩子教育方面毫不吝啬,希望孩子能努力成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23年,彭祜被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录取。当时的彭祜也确实争气,学习成绩优异,为彭家争光,而且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是一所公立学校,学费全免,也为家庭去掉了沉重的教育负担。

黄克诚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每年招生人数较少,因此这所学校的学生,一般交友圈都有重叠,这所学校也是黄克诚与彭祜,最初相识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第三师范

1922年,毛泽东带着希望的火种,来到三师的校园。他在三师建立了正式的党支部,让三师的学生系统了解到,党的任务与坚守。黄克诚与彭祜先后入党,接受党的领导与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毕业后,彭祜继续负责学生工作,之后转入衡阳地区特委组织部,继续为党的建设做贡献。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彭祜的思想进步,有积极奉献精神呢?但往往只有危难之下,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1927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33团团长许克祥,在湖南长沙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战争一触即发,安稳的日子被打破。5月21日,许克祥突然调动军队,向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省总工会、省农民协会等机关发动袭击,疯狂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100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许克祥

危难之下,衡阳党组织与省委失去联系,这让大家都陷入恐慌,仿佛没有将领的军队。为了解决当下局面,衡阳地方组织部秘密任命彭祜,作为交通员前往长沙了解情况,并汇报当前衡阳状况。

彭祜身负重任踏上前往长沙的道路。一路上,彭祜见惯了颠沛流离,受够了风餐露宿,到了长沙后被当时残酷的形势吓退,领取密报后马上返回衡阳。

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衡阳的情况比他想象中还要糟糕,甚至记录党员的花名册,都已经被反动势力抢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彭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当拥有与党共进退的思想觉悟。

但彭祜一直想的是,如何躲避这场战争,如何离开衡阳,远离长沙这种危险地域。他的贪生怕死,也为他后面酿下大错做了铺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战乱

恰巧,汝城发生了反抗,反动势力的武装起义,衡阳需要联系上起义军队,将其拉拢进组织成为一支武装力量。彭祜积极响应,表示自己的老家就在汝城附近,对地形和环境熟悉,可以作为交通员去传达联络。

在党组织的危机时刻,衡阳组织部对彭祜给予充分信任,让后者迅速联系起义军队。而在彭祜出发后的几个月内,他都音讯全无,没有起义军的加入,彭祜的任务没有完成,人也不知所踪。

原来,彭祜早已打道回府,去老家躲着了,他害怕反动势力根据花名册把他揪出来。从他的这次行为中,就已经可以看出彭祜的怯懦,胆小如鼠,但还是称不上是历史的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动乱

在彭祜逃避的这几个月内,陆续有党员回乡躲避,这些党员带来的消息让彭祜意识到,危难已经过去。彭祜组织同乡进步青年,成立宜章党支部,联系上了湘南党委员会,再次在党组织中活跃起来。

正值“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央决定以武力正式开展反击行动。秋收起义虽然失败,但也让中共中央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走向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南昌起义后,朱德将军力挽狂澜在宜章打了漂亮的一仗,彭祜把握机会带领宜章支队出现在军队面前。宜章支队正式收编,彭祜被任命为组织部长,之后他走上了自己所谓的步步高升之路。

从最初的组织部长,到上井冈山之后升任的,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不难否认,在不危胁到生命的情况下,彭祜还是拥有一定的领导和组织能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南昌起义

也是在井冈山上,黄克诚与彭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交集,才有了后来在湖南的“相认”场面。井冈山会师之后,红军队伍逐渐壮大,敌人围剿行动越来越频繁。

在党中央带领下,我方成功突破包围圈,在闽西,赣南地区继续发展培养红军势力。在前四次“反围剿”行动中,彭祜的职位一直在调动,1933年升任为红三军第四师的政委。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利,大部队开始长征之路,仅留下少部分进行游击战拖延敌方时间。当时任职政治部主任的彭祜接收的命令,是负责当地游击战争的开展。

与彭祜一起的领导班子包括,负责总指挥的钟循仁、杨道明,还有军区司令员宋清泉和参谋长徐江汉。由于钟循仁与杨道明是新到任,宋清泉三人开始架空两人权力,游击战无法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长征

在敌军的“围剿”下,宋清泉、彭祜的心理防线也一步步崩塌,他们一味避战,只守不攻,边打边退。这种行为遭到了,钟循仁与杨道明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已经完全违背了,党员的责任与精神,违背了入党的初心。

但是在生的希望面前,宋清泉和彭祜他们早已丢盔卸甲,毫无初心可言。游击队在敌人的步步紧逼,领导班子的消极避战之下无奈躲进深山里。本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彭祜接下来的政策让人更加气愤。

在游击队伍陷入敌军包围圈之后,彭祜与宋清泉居然开始密谋投降事宜!他们派遣一小队人员,下山与敌军交涉,又秘密安排军队内部人员散播谣言,谎称先诈降再找机会反扑。

这种行为被钟循仁与杨道明发现,并举行军队会议,严厉批评了这种想法的存在。会议上彭祜等人默不作声,但私下里仍然没有放弃投降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抗日游击队

下山交涉人员带回来了敌方特务,穿着便衣混进了根据地,与彭祜等人秘密会谈。次日,敌军还送来了部分物资与食物。杨道明发现了端倪,询问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彭祜支支吾吾想要糊弄过去。杨道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即和钟循仁将队伍带至山顶,但他们远远低估了彭祜他们想要投降的决心。

彭祜在根据地稳住钟循仁等人,宋清泉,徐江汉直接带领630多名战士下山投靠敌军。等到彭祜也下山后,敌军冲到山上,将山上坚守阵地的30多人进行围剿,只有十多名突围成功。

闽赣根据地就这么轻易被敌军与叛徒攻破,花费心血建立的势力毁于一旦。彭祜为取得敌方信任,谎称自己当时骗钟循仁查看地形,让他走在前趁机故意杀害了钟循仁。

其实真相却是钟循仁与杨道明誓死不降,带领剩余士兵突围,但由于被敌军搜索行踪,并且联系不上大部队,只能进了一个寺庙当和尚。满怀抱负的青年还没有大展宏图,就已经被折断翅膀,都是因为叛徒的贪生怕死,他们又是如何的不甘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战斗

党组织曾派调查组寻找过,钟循仁和杨道明。但钟循仁一直认为,因为自己的缘故害得1000多名同志不得善终,害得20多名士兵被敌军残忍围剿杀害,他有愧于自己的初心,有愧于党的教导,有愧于领导的信任。

一直隐姓埋名不肯暴露身份,也嘱托杨道明不要暴露身份。直到1980年,杨道明感觉自己时日不多,才向党组织承认身份,将真相公之于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杨道明

令人可笑又可恨的是,彭祜等人在投降之后,并没有取得敌军的信任。他们写下所谓的“自首书”,上面写尽了他们对红军的不满,对党的污蔑之言,敌军将其印刷张贴。

军区士兵看到这些“污言秽语”之后一个个咬牙切齿,对这些叛徒恨之入骨,对丧失生命的兄弟们痛惜不已。

而彭祜三人并没有过上,他们想象中的生活。他们被关进反省院感化三年。这些事迹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有所了解。

具有叛徒的经历,本就无法再参与政治生活。彭祜又是如何成为民政厅干部,与黄克诚相遇的呢?彭祜被释放出来后经历了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许克祥

宋清泉1937年被释放出来,内部抗战爆发后,宋清泉隐瞒身份重新加入红军队伍,但被项英识破,经组织审判后处以死刑。

徐江汉虽隐瞒身份,但因所犯过错较轻,经审判后度过余生。彭祜被释放后,本来打算以教授知识养活自己,但是由于战乱时期收入较少,于是他加入了国民党谋生。

因为曾经的叛徒经历,只能担任闲职,混口饭吃。当战线进入反攻阶段后,彭祜为保安全又退出国民党回到老家,在家中闭门不出,唯恐被调查出自己的过往经历。

在湖南解放战争后,彭祜发现无人追究那段过往历史,觉得自己安全之后,又重新在民政厅谋职。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黄克诚书记发现了彭祜的踪迹,审判虽然迟了些,但是总会来到,那些因叛徒而丧失生命的弟兄们还在等着一个公道。

经湖南省公安局审查后,判处彭祜死刑,这场跨越20多年的审判终于有了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丨死刑

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虽可能做不到重于泰山,但是我们可以保持初心,做一个忠于自己,忠于党和人民的人。

刘媛媛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很简单却又很有深意,年轻人能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做些什么?她回答说,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身份的基础上不做坏事。

确实,做好事范围太广了,对于好事的定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坏事很好划分,坚守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做坏事,不做对他人而言损害别人的事,不做对自己而言的事,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善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