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热点头条说#

内容提要:

克里姆林宫自 2022 年 2 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未能实现其曾经胸有成竹的所有的战略目标。但是,克里姆林宫至今还未认识到,之所以其离四个目标越来越远,是因为俄罗斯并非他们想像中那么强大,其实很弱。历史经验告诉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完全撤军,或耻辱性的失败,是当今乌克兰战争最有利和可预见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克里姆林宫自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未能实现其所有的战略目标

全世界都看到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导致俄罗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克里姆林宫自 2022 年 2 月24日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未能实现其曾经胸有成竹的所有的战略目标。

其一、克里姆林宫未能利用野蛮的武力入侵阻吓北约东扩。

入侵战争发生后,无需北约引诱,芬兰和瑞典就非常主动地放弃了数十年以来的中立立场,申请加入北约。这导致与地中海和北海一样,波罗的海将很快就成为北约的内湖。因此俄罗斯与北约的边界增加了1,340公里。

其二、俄罗斯未能在乌克兰建立代理人统治。

因为俄罗斯军队没有能力实现占领基辅,也没有能力实现推翻乌克兰民选政府,更未能恐吓泽连斯基丢掉总统职位逃亡海外。因而俄罗斯也未能使热爱自由的乌克兰人接受莫斯科的代理人统治。不仅列队欢迎俄军进入的场景从未出现,泽连斯基政府在乌克兰民众中的威望和支持率还屡创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普京未能对乌克兰去军事化,反倒是乌克兰对俄罗斯在逐步去军事化。

对乌克兰去军事化的呼叫余音未了,但乌克兰国家没有像克里姆林宫所希望的那样非军事化,而是在与俄罗斯军队的直接对抗中迅速成长,成为欧洲军事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乌克兰的西方取向及其欧洲-大西洋的未来现在是不可逆转的。基辅与莫斯科的离婚几乎完成。

至关重要的是,曾经在俄罗斯人眼中不堪一击的乌克兰军队,在清一色现代化欧美军事装备的武装下,成功打碎了俄罗斯全球军事实力第二的幻像。从世界军事实力第二降级到乌克兰战场军事实力第二,这是一件多么羞辱的事。

其四、未能通过对乌战争分化瓦解西方,反而促成了西方空前的团结。

俄罗斯军人绵延几十公里的坦克钢铁洪流驶向乌克兰之前,欧美矛盾越来越多,欧洲裂痕也在扩大,在德国和法国试图领导建立一个独立的欧洲政策下,英国宣布离开了欧盟。

普京在进攻乌克兰前还在告诉俄罗斯人,要对抗美国,建立一个多极世界。孰料入侵乌克兰之后,迅速激化、强化了欧美共同的价值观,欧盟的独立政策让位于欧美共同援助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的侵略,促成了西方自二战以来空前的团结。

二、之所以其离四个目标越来越远,是因为俄罗斯并非他们想像中那么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毫无疑问,发动对乌克兰的战争,克里姆林宫错了。久战不决战无可胜还拒不撤军停战,克里姆林宫是错上加错了。但是,更重要的是,克里姆林宫至今还未认识到,之所以其离四个目标越来越远,是因为俄罗斯并非他们想像中那么强大,其实很弱。

首先,只要克里姆林宫继续在乌克兰发动战争,西方就必须继续对俄罗斯实施日渐严厉的经济制裁,与俄罗斯越走越远。

在经济上,除了豁免农产品、化肥、药品和其他人道主义物资外,西方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基本停滞。西方公司大多已撤出俄罗斯,剩下的,也在陆续撤出。越来越多的西方开始减少甚至停止向俄罗斯游客、学生和工人签发和续签签证,俄罗斯人前往欧洲和北美日益困难。

国际事务上,俄罗斯人的话语权越来越弱,留给俄罗斯的舞台越来越小,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除名,俄罗斯运动员也必须被禁止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大多数国际赛事。

反对俄罗斯的国家越来越多。9月19日的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明确宣布“不承认乌克兰东部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的公投结果”的决议投票中,有着143个国家赞成这一决议,只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叙利亚等五个国家则表示反对,另外还有35个国家选择弃权。

其次,莫斯科缺乏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工业基础。

十几个月的战争耗尽了俄罗斯数十年来的军火库存。但以能源立国的俄罗斯,缺乏足以支撑其对乌克兰战争需要的军事设备与武器弹药的生产能力。而依靠像伊朗、朝鲜这样受到严格制裁的国家来补充俄罗斯日益减少的军事硬件,很难获得长期成功。

时间对俄罗斯更不利。西方对莫斯科及其破坏制裁的伙伴实施的制裁执行机制和出口管制,正在变得更加严格,而不是更加宽松。这将加剧俄罗斯在更换基本物资和重建防空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库存方面已经面临的困难。

与此同时,西方的国防工业基础——乌克兰依赖武器和弹药,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改善。乌克兰今后收到的武器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与俄罗斯不同,西方不太可能像美国在越南或阿富汗那样遭受战争疲劳,因为美国和欧洲士兵没有在乌克兰战斗和死亡。

需要明确的是:欧美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都在国内支持乌克兰反侵略战争的强大民意下,明确宣布将会给乌克兰赢得战争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包括远程精确制导导弹和F16战斗机。

毫无疑问,当西方和欧洲大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大国侵略时,援助乌克兰这是道义上合理的行动方针,也深得民心。当你的死敌之一犯了如此严重的战略错误时,这也是明智的做法。西方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实力、军事技术和国防工业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并真心地帮助俄罗斯的侵略行动。

支持稳定与俄罗斯关系的绥靖派认为,这种程度的经济和政治压力将使莫斯科转向其南方友好国家。其实这不太可能。然而,即使这是真的,对俄罗斯也不会有多大的帮助,因为人家早就反复强调了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

实际上,八九十年前苏联也和南方友好国家结盟,但互相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积月累,最后还是一拍两散。就像那时一样,俄罗斯仍然与南方友好国家共享有争议的4000多公里长的边界。这两个国家都受到苏联解体的困扰,认为自己是大国。两者必须在亚洲大陆共存,但没有任何价值观、共同的安全利益、政治制度或法律机制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不幸的是,一面反西方的旗帜不足以让两者的伙伴关系生存下去,更不用说蓬勃发展了。

再说了,人家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俄罗斯来与西方国家集体翻脸,影响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家面临着许多的经济挑战。除其他事项外,依靠与西方的投资与贸易来保持其劳动力就业并保持其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即使他们向莫斯科转让一些技术部件,也不会冒着被华盛顿及其盟国制裁的风险,向俄罗斯提供改变战场的军事装备。

三、俄罗斯完全撤军,或耻辱性地失败,是乌克兰战争最有利和可预见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根结底,从200年的战争和外交历史中汲取的教训都是一致的。当梅特涅和他的同时代人试图安抚拿破仑时,绥靖政策没有奏效。当张伯伦对希特勒做同样的事情时,一厢情愿的想法失败了。无条件投降是当时唯一的选择。

历史经验告诉克里姆林宫,俄罗斯完全撤军,或耻辱性地失败,是当今乌克兰战争最有利可预见的结论。也是俄罗斯保全一个统一的国家应该做出的正确选择。

之所以将会是这样一个与克里姆林宫2022年2月24日出兵乌克兰时的雄心壮志完全相反的结局,是因为克里姆林宫从发动战争的那一刻开始,就错了。之所以一直在错,是因为经过一年多的乌克兰战争检验,反复证实俄罗斯太弱了。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