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历史悠久的新疆阿克苏,当然就不能只是吃吃喝喝,逛街等等,想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就还得是在当地看一场地地道道的演出——《却日库木麦西热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看一场国家级非遗文化艺术演出《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而来的话,其实蛮值得的。整个演出的时间并不算长,60分钟左右吧,最重要的是这个演出可以让游客非常直观了解这里、认识这里,对这座城市有一个最初的印象,可以让游客在旅游这个城市时候不是简单的逛,而是更深层次的深度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却日库木意为沙漠中的水,而“却日库木麦西热甫”则是指围着沙漠中的水表演。这个民俗活动起源于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日库木麦西热甫”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舞台剧在阿克苏地区影剧院上演,以舞蹈、弹奏、说唱、娱乐等多种形式传承非遗文化,为群众送上一台精彩的视听盛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演出共分为《迎春麦西热甫》《记忆中的麦西热甫》《丰收的麦西热甫》三个篇章,表演者弹着手鼓、都塔尔,从动作到服装、舞美到灯光、歌舞到乐器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令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幕《迎春麦西热甫》。整个画面呈现就是万物复苏,现场打造了一个生机盎然,当地的天山雪水开始孕育着大地,仿佛大地刚刚清醒;第二幕《记忆中的麦西热甫》。驼铃声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古丝绸之路上,感受着粗犷豪迈的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第三幕《丰收的麦西热甫》;当秋风吹过田野,吹黄了麦田,人们感受着丰收的喜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是,表演者弹着手鼓、都塔尔,唱着木卡姆音乐,身着白色鸭子道具的演员在前进中觅食,不时“偷袭”附近观众,别具一格的舞蹈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麦西热甫的表演形式多样,舞蹈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在表演过程中,舞者们动作优雅、节奏感强,展现出了独特韵律和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演出看下来,真的对新疆阿克苏有了非常深的印象,希望更多的外地的市民游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喜欢上这个《却日库木麦西热甫》,感受阿克苏市的非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