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写过一个非常戏谑的故事。

主人公祥子,毕生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为了这个目标,他起早贪黑赚钱,一天都不敢懈怠。

然而,无论祥子多么努力,都始终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祥子悲剧的一生,何尝不是现实中很多人的写照?

有人勤勤恳恳上班,只希望买一套房,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奋斗半生,也付不起首付,只能蜗居在出租房里。

有人夜以继日干活,只为攒下一笔钱,为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

但辛苦多年,也未能如愿以偿,只能寄希望于让孩子自己努力……

很多人总是觉得:只要埋头苦干,就总有一天能过上好日子。

但现实往往是:不管怎么努力,大多人都无法摆脱底层。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网上有句评价曾经赢得无数共鸣:

祥子到死都认为他未能过上好日子,是因为拉车不够努力。

他从来没想过,是无知和狭隘,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失去翻身的机会,最终烂在生活的泥潭里放弃挣扎。

人要想改变命运,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1

努力是成功的前提,但不是全部

那一年,祥子18岁。

他迈着青涩的步伐,怀着满腔的热忱,走进了北平。

来到皇城脚下,他激动不已,立志想要在此闯出一番天地。

带着乡间小伙子的粗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做过了。

最终他选择了自己的行业:拉车。

他心心念念的,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

可买车谈何容易?

一辆黄包车需要100块钱,而祥子每天只能存1角钱。

也就是说,他想要买一辆车,就需要花费一千天的时间。

祥子知道,要买车就需要存钱,在此之前不能心急。

于是他掏空所有家当先租了一辆车,在北平城跑了起来。

年少的祥子孔武有力,有的是使不完的劲。

但拉了两天车,他的脚脖子还是肿得像两条瓠子似的,再也抬不起来。

从早到晚,从东到西,由南到北。

当祥子拉车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被抽着转的陀螺,每天都被推着走。

可即便如此努力,赚钱还是无比艰难。

有时候,他把车从东直门拉到西直门,还是遇不到一个客人;

有时候,他累到浑身是汗,还会遇到客人耍赖不付钱。

他把每天的生活都用劳作填满,但买一辆车的梦想,还是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反观我们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吗?

你每天在格子间里朝九晚五,但靠工资换来的报酬仅仅够维持生活。

你也以为努力就能实现梦想,但现实却总是给你最响亮的耳光。

《纳瓦尔宝典》一书曾说:

靠出租自己的时间,是永远无法致富的,因为当个人投入与收益高度相关时,收入会相对固定,难以实现实质性的突破。

单纯靠努力,你或许能每月赚取3000、6000,甚至20000元的收入。

但当你试图再进一步,希望月入50000元时,便会发现那几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世上,没有谁是靠加班比别人多,就真正实现财富自由的。

你见过哪个搬砖工人,因为搬砖搬得又快又好,最后成为房地产大亨的?

你见过哪个外卖小哥,因为送外卖送得又快又好,最后房车加身的?

如果勤劳真的能致富,那么世界首富一定是一头驴。

耗费汗水挣钱,确实能换来温饱。

但仅仅依赖这种方式,是永远无法实现人生逆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

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当祥子咬牙苦干了3年后,他终于攒够100块钱,买下了一辆车。

他以为,梦想已经触手可及,但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击。

有段时间,老北京城被战争和谣言所笼罩。

大家都说西直门外的军阀正在疯狂地抓捕车辆,车夫们不敢轻易接活。

但祥子为了多赚两块钱,还是冒险出去拉车。

果然,还没等他上小道,就连车带人被十来个兵掳了去。

车被官府收走,祥子痛不欲生。

几天后,他趁乱从军营逃走,还顺手牵走三只骆驼,换了些钱财。

但这钱远远不够买车,他只能再回到车厂租车攒钱。

车厂的老板刘四看他为人老实,主动提出借钱给他再买一辆车。

然而,祥子却坚持要用自己的钱买车,因为他舍不得出利息。

雇主方太太也想帮他在银行办理一张存折,这样既能保证资金的安全,又能获得利息。

但祥子觉得银行不够安全,拒绝了这一好意。

在曹先生家当包月车夫的日子里,祥子又结识了精通理财的高妈。

高妈拉着祥子跟他说:“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你听我的,准保没错!”

但祥子对这种赚钱方式嗤之以鼻,他觉得只有自己攒下的钱才是最踏实的。

可没想到的是,有一位狡猾的侦探盯上了他,三言两语就骗走了他的家底。

你看,祥子已经足够努力,也买到了想要的车。

但为什么还会沦于贫穷呢?

因为他能脚踏实地赚钱,但赚到的钱,却不足以抵御外界突如其来的袭击。

因为他能老老实实攒钱,但没有足够的认知,去守住财富甚至用钱生钱。

老舍先生在书中这样评价祥子: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恶习。
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而且无论是干什么,他总不会辜负了他的机会。

但祥子偏偏缺少的,就是教育。

因为没有受过教育,所以对事情认知不足,常常会判断失误。

刘四拉不好车,却可以成为车行的老板;祥子的车拉得很好,但只是个车夫。

究其原因,刘四一直在想怎么做老板,但祥子从来没有想过拉车之外的生活。

如果人只知道赚辛苦钱,就很难摆脱命运的桎梏。

因为真正决定财富多寡的,并非单纯的努力,而是更深层次的思维、眼界和资源的差异。

这些因素堆砌在一起,就成为了富人与穷人间的“鸿沟”。

所以人要想致富,首先就要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去思考更多的赚钱模式。

只有不断提升认知,才能摆脱贫穷的桎梏,换来命运的新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成功是小概率事件

在此之前拼的是强大的心力

祥子第一次买车,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

那辆车是他用汗水一滴滴挣出来的,用双腿一步一步跑出来的。

可是,买车不到半年,祥子又一无所有。

第二次买车的时候,他身上所有的钱又被人瞬间骗空。

此时的祥子,感觉生活已经毫无希望。

他觉得世界是一摊恶臭的泥沼,任凭自己怎么努力,也爬不出来。

事业的挫折还未平息,感情的打击更是让他痛不欲生。

祥子一直喜欢邻居家的小福子。

因为小福子温柔、体贴,几乎符合祥子对理想妻子的全部期望。

但他却因生活所迫,娶了蛮横霸道的虎妞。

虎妞难产死后,祥子以为自己和小福子可以幸福地共度余生。

没想到,此时的小福子因为生活拮据,只能无奈卖身。

后来的她,无法忍受卖身的耻辱,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祥子得知了这一消息,彻底心灰意冷。

他在人间,已经无所寄托,前途更是渺茫。

他不再认真拉车,生活也变得浑浑噩噩。

他开始放纵自己,学会了抽烟、喝酒,甚至出入风月场所。

那个曾经热爱生活、努力向上的祥子已经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对生活失去热情、好吃懒做的麻木看客。

祥子的遭遇可悲吗?

当然。

他以为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却忽略了,要赚钱不能只靠死脑筋;

他以为相爱就能相守一生,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太多无法成全之事。

他以为失去了车、失去了小福子,生活就再无意义,却忽略了,人生就是起落交替,遭遇挫折之后也会有新的转机。

祥子最大的悲哀,并非因为遭遇的挫折太多,而是他在命运的暴击下,彻底丧失了希望,放弃了抵抗和挣扎。

毕淑敏在书中写:“我们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

在命运之神眷顾之前,一切困难都是赐予穷人的考验。

熬过去,你就能改变命运;熬不过去,你就只能淹没在现实的泥沼里。

听过一句话:

大部分人都不过是把苦难炼成了疤,然后又在伤疤上开出了花。
但是真正的富人,都是在苦难中磨砺出了远超常人的心力。

什么是心力?

是在烂泥中重新站起的能力;

是不论经历多大挫败,都永不服输的能力;

是面对命运不公,还能和它战斗到底的能力。

像那艺术家马三立,早年被伪军扇耳光、被戏园子老板骗钱、被地痞流氓讹诈……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曾灰心丧气,反而愈发坚毅,最终靠出色的口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

像那作家路遥,童年惨遭饥荒、青年被初恋抛弃、壮年又穷困潦倒……

可他依旧能挺起胸膛,用笔尖回怼生活的袭击,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作家哈金曾说:“其实人和人,到最后的区别,就是这一个一个的坎儿。你能不能熬过去,过去了你就不一样了。”

人生的坎一个挨着一个,向上的台阶也是一步接一步。是台阶还是坎,只有迈过去了你才知道。

扒掉认命的弱者思维,把苦难当磨砺,你才能从泥泞的底层中真正站起,朝着高处攀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看《骆驼祥子》,第一遍看的是祥子,第二遍看的是老舍,第三遍看的是自己。

祥子是旧社会背景下,千千万万底层劳动人民的一个微小缩影。

他们的命运如同薄纸,经不起时局飓风的轻刮,稍有触碰便摇摇欲坠,甚至最终四分五裂。

但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其实生活都不存在绝对的死局。

命运曾多次为祥子辟出岔路,可他却选择了最破败的一条。

在这个社会,想要主宰命运,靠的并非外力,而是内心的抉择和意志。

风会熄灭蜡烛,也会让火越烧越旺。

真正的强者,并非天生就站在高处,而是从贫瘠的土壤中,不断思考、挣扎,乃至觉醒、崛起。

点个赞吧,永远记住,只要不认命,生活就没法撂倒你。

作者:洞见Ley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