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周是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家,土地革命时期,他参加了红军,并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曾汉周在我党的领导下南征北战,是建立新中国的功臣之一。建国后,曾汉周长期从事司法工作,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为新中国的司法事业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也曾长期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并且他还担任过曾汉周的秘书,这个人就是祝铭山。与曾汉周一样,祝铭山后来也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职务,那么,祝铭山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祝铭山出生于1937年,吉林九台人。在祝铭山出生的这一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但在这之前,日本侵略者已经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东北地区,童年时期的祝铭山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过着艰难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祝铭山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稍微长大后,祝铭山在家乡完成了小学与初中教育,期间,他刻苦努力,为将来建设祖国做好了准备。

1957年,20岁的祝铭山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学习,成为当时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大学期间,祝铭山除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法律知识之外,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在1961年6月加入了我党。

也是入党的这一年,祝铭山大学本科毕业,此后祝铭山继续读书,考上了法制史专业的研究生。1964年,研究生毕业后的祝铭山被分配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1965年,祝铭山被调到最高人民法院,自此之后,他在最高法工作了近四十年,为我国司法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后,祝铭山从最基层的书记员做起,后续又担任了助理审判员、刑事审判庭秘书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汉周的秘书,协助曾汉周开展相关工作。那段时期,祝铭山也从曾汉周身上学到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浩劫期间,祝铭山也受到了冲击,并被下放到湖北沙洋农场劳动。期间,祝铭山一身正气,始终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凭借顽强的精神,度过了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并重新复出工作。

复出之后,祝铭山回到最高人民法院,担任了助理审判员、刑事审判庭副庭长。1980年,43岁的祝铭山接到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参与“两案”的审判工作。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成立了特别法庭,祝铭山也进入特别法庭,担任了审判员,协助曾汉周等人开展了“两案”的审判,并公平工作地审判了“两案”,圆满完成了中央交代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祝铭山持续受到重用,1983年,46岁的祝铭山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他也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司法工作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93年,祝铭山又担任了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继续为我国的司法事业建设添砖加瓦。

2002年,祝铭山退休,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但他依然积极献言献策,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今祝铭山已经八十多岁,他为我国司法事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