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结束,汉朝与匈奴的战事告一段落。两年后,为汉朝立下赫赫军功的冠军侯霍去病就去世了,又过了三年,屡战屡败的匈奴伊稚斜单于也死了,他的儿子乌维成为新单于。

乌维当上单于的第三年,也就是汉军消灭南越的同年,汉朝派遣公孙贺和赵破奴各领一万多骑兵对燕山地区进行战略侦察,结果一个匈奴人也没有见到。

为了保证北疆安全并彻底铲除匈奴势力,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亲率十八万骑兵抵达河套地区,派遣使者郭吉找到乌维单于向匈奴阐明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南岳已经被汉军消灭,如果单于还想打,天子已经在边境等着了,否则你们还是投降吧,就不用再往北方苦寒之地跑了!”

乌维单于盛怒之下扣留了郭吉,但是终究没敢找汉军决战,到公元前105年,乌维单于也去世了,他的儿子詹师庐成了新单于,汉匈之间的矛盾再次凸显……

匈奴的困境

因为年纪比较小,詹师庐也被称为儿单于,对匈奴来说,失去河西走廊和漠南地区所造成的恶劣后果到这个时期逐渐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畜牧生产受到严重打击,漠南的内蒙古地区全年最高日均气温是14摄氏度,漠北的外蒙古地区全年最高日均气温是7摄氏度,漠南和漠北相差近十个纬度。汉代的晁错形容漠北地区是“木皮三寸,冰厚六尺”。

严寒天气除了限制牲畜和牧草生长,更严重的是在匈奴核心部族都迁移到漠北地区的情况下,失去了漠南和河西地区的统治一旦遭遇大规模的寒潮或者干旱天气,核心部族抵抗天灾的能力将急剧下降,进一步造成内部资源的枯竭。

对匈奴这样靠对外掠夺维持起来的游牧帝国来说,从外部获取更多资源的道路被堵死,那内部各种势力之间面对越来越少的内部资源,争夺将会更加激烈,匈奴的分裂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分裂的趋势,在儿单于上台的第一年就显现了出来,这就是左大都尉的政变。儿单于上台之后不久,匈奴遭遇了大雪灾牲畜损失惨重,统治阶内部产生严重动荡。

匈奴左大都尉就主动联系汉朝,想发动政变杀死儿单于,向汉朝投降,但是需要汉朝派军队来接应。于是汉军在今天蒙古国南戈壁城的巴音布拉格地区紧急修建了一座受降城,作为汉军的前进基地。

公元前104年赵破奴带着两万骑兵,从朔方郡出发去浚稽山接应左大都尉,但是没有接到匈奴的任何降兵,在返回的路上却接连遭到匈奴人的围攻,原来左大都尉的政变计划早被发现,儿单于处死了左大都尉,然后就发兵进攻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汉军被匈奴8万骑兵包围,赵破奴在夜里出营寻找水源的时候被匈奴人俘虏了,剩下的汉军害怕回到汉朝后,会因战败诛杀,所以不敢突围,就这样在匈奴人的围攻之下全军覆没。

在同一时期,进攻大宛的李广利也几乎全军覆没,此时汉朝刚开始进战西域,在权衡利弊之后,汉朝决定先集中力量进攻大宛,稳定西域的儿单于趁势进攻受降城,但被汉军成功击退。

汉匈决战

没过多久,儿单于便病死于退军途中,由于他的儿子都太小,就由儿单于的叔叔且鞮侯接着当单于,他一掌权就赶紧摆出一副服软的样子,想蒙骗汉朝,但很快便被汉朝使者戳破,汉军的战争机器再次拉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出发,斩万余人。在返回的时候遭到了匈奴的围攻,多亏了随军的赵充国带着一百多人对匈奴实施反冲击才打开突破口,汉军最终以阵亡60%以上的代价,突出了包围圈。

同年李陵带着五千步兵从居延海北上,在浚稽山撞上土地侯单于亲率的匈奴主力,汉军边打边撤,经过惨烈的战斗,汉军全军覆没,李陵向匈奴投降,只有三百人突围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