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竹芒 夏虫

想象一下,当HR拼命向你推销完公司的福利1234,你静静地听着,最后礼貌地来一句:

贵司很好,但很遗憾……没有通过我的考察。

也太酷了吧!

这样的场景,正在我们的邻国日本上演。那里的年轻人,正迎来一个就业的“反选时代”!

2024年,日本大学生就业数据达到1997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水平——98.1%,妥妥的毕业即就业。

见过企业心甘情愿当备胎吗?见过一年保证休满129天的招聘条件吗?见过入职就送100万日元吗?

日本此轮“抢人大战”,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着急,整个国家都在加足马力往前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今年的招聘市场,一股“内定”风迅猛掀起,人还没毕业,就被各大企业“预定”。

原本6月1日才开始的日本2024届毕业生招聘会,结果到了当天才发现,根本找不到什么求职者。

因为人都被“内定”了!

日经新闻报道,早在招聘会开始前一个月,超过7成的学子已被企业招聘“内定”。

这股“抢人潮”,甚至从本科蔓延到了高中。

在岩守县,2091名高三学子不打算升学,计划直接工作,而其中2083人,已经收到企业的“内定”通知,比例达99.6%。

在广岛县,一个高三毕业生对应着4.31个潜在就业岗位,创造了自1991年以来的新高……

这些企业不但下手够快,姿态也足够低。

有的企业主动向求职者抛橄榄枝,询问求职者是否有入职意向,甚至催生了主打“逆招聘”的APP。

和曾经被拒的求职者一样,如今被拒绝的公司,也绝不气馁,上演“备胎”剧本——

比如有学生拒绝“内定”,三菱UFJ信托银行直接把“思想工作”提上日程,只希望有朝一日,学生在放弃本职工作之时,可以再回头考量下自己。

哪怕那一天,要1到3年后才来到,也举手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风气也变了。

曾经追捧终身雇佣制的日本年轻人,已经不惧离职了!

日经新闻报道,日本超过4成新员工正考虑跳槽。求职服务机构“新社会人”的注册数,也刷新历史记录,与2011年相比,已经增长到30倍。

招应届生难,老员工也在跳槽,过去死磕名校毕业生的大企业,如今也只能顺势加码社招。

日本企业招聘计划调查数据显示,在2024年度的招聘计划中,社会招聘占比为43.0%,接近5成,创历史新高。

一些企业社招力度甚至大于校招,例如,三菱UFJ银行为今年安排的社招名额为600人,同比去年增加了7成,超过应届生校招名额400人。

曾被视为“叛徒”的中途离职员工,甚至被欢迎回聘。

共同社对大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超过7成日企欢迎离职员工回归,明确表示“不欢迎”的仅有8%。

日本电气NEC在2023年度就回聘了超过20名老员工,公司HR直接表示,这些员工在“友商”那里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没有必要把他们拒之门外。

最后是,国家也坐不住了。日本对外国人的橄榄枝越伸越多。

先是奋力挽留在日留学生。2018年,留学生在日就业率还只有48%。去年,这一比例被要求提高至60%!

今年,日本再放大招,积极引进国外劳动力。

又是放宽工作签,又是主动培养,还买养老保险,基本上是只要你愿意去,他就想办法留。

日媒报道,日本未来10个人当中,就有1个外国人,变成一个挤满中国、越南、菲律宾、印尼“老外”的多国籍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选时代”到来,日本年轻人觉得幸福吗?先说结论,现实没那么美好。

一来,就业率,并不是全面向好。

端午和一位在日本留学的朋友聊天,他感慨道,现在虽然日本缺人,但并不代表你来了就可以有很好的工作,尤其是要进入大公司,竞争一点都不小。

根据留学中介“留日规划帝”的梳理,丰田公司的每个月就业人数约为500名,但申请人数则最高可以达到每月3万人。三菱重工业公司、三菱电机、本田技研也是一样,每月吸引的求职者人数甚至高达几万人。

凤凰周刊的报道中也提到,日本知名出版社讲谈社,今年就有4万人前来应聘,但最终只要了23人,比中国的考公上岸率还要恐怖。

果然,名企不论何时何地,都无法让人躺平。

二来,涨薪,其实是个“伪命题”。

在日企招人中,“涨涨涨”是一大杀手锏。

日经新闻报道,2024年4月入职的大学毕业新员工起薪为22万6341日元(约合人民币1万593元),比上年增加4.01%,涨幅为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留学机构甚至梳理出公司规模越大,涨薪幅度越大——

“员工1000人以上”涨幅为6.43%

“300~999人”起薪涨幅为5.68%

“100~299人”起薪涨幅为5.39%

“99人以下”起薪涨幅为4.43%

然而,企业再怎么把薪水加满,也追不上物价的上涨。

扣除物价变动影响的实际工资,已经连续24个月下降!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5月9日发布的3月数据,考虑到物价变动后的人均工资实际上同比减少2.5%,实际工资连续24个月减少,创历史最长纪录,且降幅仍在扩大。

那么日本的物价涨得到底有多猛?

这么说吧,在日本,连一个芒果,换算成人民币都要100块一个了,一把葱,也要20多块了。

仅2023年10月一个月,日本就有超过4600种食品和饮料涨价。到今年5月,据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的调查,仍将有417种商品涨价,平均价格涨幅为31%。

根据时代周报,目前物价涨幅最高的品类集中在农产品,从今年4月中旬发布的调查来看,大白菜价格的同比涨幅高达237%、生菜涨幅为158%,卷心菜、胡萝卜、黄瓜、番茄等涨幅均超过100%。

照这个势头,只能说日企开出的工资,还是诚意不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比起上一代人,新生代的日本人,还是好过多了。

在日本,有一代人被称为“失去一切的一代”——

他们出生于1971年~1983年的婴儿潮,童年时期经历日本发展的繁荣阶段,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经济神话,对未来充满希望。中小学又在宽松教育尚未出现时,卷生卷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进入职场,却发现一切都发生改变:经济泡沫破灭,整个职业生涯,伴随着长达三十年的衰退……

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也从1991年的81.3%跌到了2003年的55.1%。那时,名校生投递100份简历出去,可能一个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日本的现象让我们看到,人口负增长,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有意想不到的大“红利”——工作,不请自来了。

原本,在环境不发生重大改变时,劳动力市场有人进有人出,能维持基本稳定。

但现在的日本市场,供给与需求,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一方面,日本经济终于走出“失去的三十年”,从楼市到股市,从GDP到CPI,一片向好。

被认为投资风向标的巴菲特与他的伯克希尔,从2020年便开始“抄底”日本股市,至今年2月,伯克希尔公司已经持有日本五大商社9%的股份,仅去年初以来,伯克希尔公司便已经狂赚80亿美元。

海外投资不断入局,大企业持续盈利,入境旅游恢复强劲,人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空前高涨。

比如在东京、阪以及京都等地的热门旅游景点,你会看到到处多有人排长队等公交,只因开出租的人太少了。尽管官方已经增加50%的运力,依旧不够。

比如在大阪国际机场,人们等待安检的时间已经上升到了3小时,只因来的人和服务的人,太不相配。

另一方面,“老”的劳动力不断退出,几十年来国民持续地不生孩子,又导致新的劳动力供给追不上需求。

日本的劳动力,究竟有多缺?

根据日本当前法律,民众60岁便可退休,但65岁才可以领取养老金,导致很多人“退而不休”。

我们就按照65岁退休的年纪来看,2024年退休的群体应该是1959年生人。

这一年,日本的出生人口数为162.6万人。

再看当下创下新高的大学生就业率,按照22岁正常毕业的年纪,那么他的出生年份应该是2002年,这一年的出生人数只有115.4万人。

两者相差47.2万人。

也就是说,今年新增的劳动力与退出的劳动力,极不相配。

而现在远未到劳动力最紧缺的时候。

随着日本1971年至1974年“第二次婴儿潮”出生者步入老年,2036年至2039年退出的劳动力和新增的劳动力差额,将扩大至百万级别。

如此来看,从现在往后至少10年,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只会愈发严重,再往后10年,也难以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智谷趋势

而这仅仅从供给端计算,真正考量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缺口,还包括提供的就业岗位数、移民人数、劳动参与率等多重因素。

如果按照日本瑞可利职业研究所的预测,到2040年,日本劳动力供应缺口预计将超过1100万人,按行业看,护理服务类劳动力不足率较高,达到25.3%;其后依次为商品销售、司机,劳动力不足率分别为24.8%和24.2%。届时,除东京的所有道府县均将出现劳动力缺口。

所以这波就业潮,算是年轻人熬到了上一辈人的少子化“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生的“好日子”,暗含日本的“苦日子”。

近年来,日本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波段爬坡,2018年、2020年就业率也都达到了9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这实际说明,日本缺人,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

2023年,包括在日外国人的总人口数仅为1.2435亿,连续13年减少。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少子化趋势不降反增,在总人口中,75岁以上高龄人口去年首次突破2000万,占总人口的16.1%。而14岁以下人口占比为11.4%,创历年来最低纪录。

而这种两极分化,还在加重。一方面,“老”的越来越多,到2040年,每三个日本人,就会有一个老年人。

另一方面,“少”的也越少。过去30年里,日本花了66万亿日元拯救少子化,但是2023年,其出生率、出生人数再次刷新历史。

日本2023年总和生育率,即一名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仅为1.20,创历史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一般来说,要维持人口长期稳定,生育率应该保持2.07~2.08,这也被称为人口置换率,当实际的生育率低于人口置换率时,则表明人口在持续减少。

而日本的生育率自上世纪70年代初跌破2.07后,之后便不断下降,去年再创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日本经济新闻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的“缺人”,将始终是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岛国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