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刘彦君

6月12日,湖北省蕲春县,一队来自四川省蓬溪县的考察团驻足凝视,望着蓬勃生长的中药材,他们思绪万千。

据史料记载,明代,李时珍的长子李建中曾任10年蓬溪知县,蕲春县则正是李时珍老家。数百年时光流转,因药圣李时珍和他的巨著《本草纲目》,让蓬溪、蕲春这两片相隔千余公里的土地有了文化的羁绊。

无独有偶,2024年初,封面新闻正式启动“寻路本草”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以《本草纲目》重要诞生地蓬溪县为起点,深入探寻挖掘本草文化深厚底蕴,追寻时珍足迹。

蔡尚伟教授,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在接受封面新闻的专访时,深入阐述了他的独到见解,“‘寻路本草’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和名医李时珍的尊崇,更在于如何在文旅大势之下,深挖蓬溪中药文化,讲好中药故事,拓展药材产业的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蓬溪县时珍中医文化馆 摄影 陈羽啸

我们为什么要“寻路本草”?

“我对李时珍的认知可能与大多数中国人有着共鸣。”蔡尚伟自幼便从课堂和课外读物中了解到李时珍。如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李时珍的形象和故事都广为人知,深深影响着大众。

在蔡尚伟看来,李时珍的人生轨迹及《本草纲目》的编纂,凝聚了祖孙三代数十载的不懈努力,而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担当、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这些珍贵的传统文化基因值得珍视并传承。“把握这些精神内核,本身就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成就。”蔡尚伟说。

数百年流转,李时珍已成为中国中医药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巧合的是,蔡尚伟也曾以“李时珍”的形象出现在“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总决赛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蔡尚伟在“小小郎中说”中医药故事公益演讲大赛总决赛扮演李时珍 受访者供图

尽管历史上名医辈出,但蔡尚伟认为,李时珍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度尤为突出。作为文化人士,他深感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已成为文化创意的宝贵资源,被众多电视节目和音乐作品所演绎,如周杰伦的《本草纲目》便是一例。

“李时珍已深深烙印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符号,成为标志性的代表,一种珍贵的文化资源。”在蔡尚伟看来,这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成为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符号和内容资源。

特别是在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健康领域的建设中,李时珍的价值更显珍贵。

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与印度、伊朗、泰国乃至古埃及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历史上的医药文化体系和资源,既有诸多相通之处,也存在差异。

蔡尚伟直言,这些相通与差异都值得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提取其中的有价值成分,进行传播、活化与转化,以推动中医药文化发展。

“寻路本草”究竟意味着什么?

“‘寻路本草’这一活动给予我们许多深刻启发。”蔡尚伟如是阐述,我们生活在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与广度,致力于弘扬与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如同春潮般涌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舞台上熠熠生辉。

中医药文化,作为这一宝库中的瑰宝,正迎来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当以坚定的底气和无限的信心,迎接这一时代的挑战,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蔡尚伟提到,在坚守传统、不忘初心的同时,也应积极面向未来,坚持守正创新。

“我们应珍视那些被岁月遗忘的典籍与细节,挖掘其中蕴含的品牌因素与关联元素。”蔡尚伟举例,比如《本草纲目》这部医学巨著的不同版本,或许隐藏着许多未曾被发现的细节与智慧。

这些遗产中蕴藏着无限可能,等待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蔡尚伟认为,应当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敏锐的思维和更丰富的创意,去重新审视和解读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敕封文林郎 四川蓬溪县知县 蕲州 李时珍 编辑

“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协同作战。”蔡尚伟说,以“寻路本草”为例,通过这种系统化规模化的报道,让李时珍的零散足迹,在历史长河中升华,并映照到现实意义上来。

让先人勇于探索求真的精神,及他生活过的地方,与当下的现实形成奇妙的呼应,是更为有效的文化传承。

恰恰也正是这些力量的汇聚与融合,使得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有机会融入当代社会,融入日常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发挥其最大的文化功能。

我们应当如何做好“寻路本草”?

“要做好寻路本草,首先地域上应从四川蓬溪这一重要基点出发。”作为《本草纲目》的重要诞生地,蔡尚伟认为应从蓬溪逐步扩展到遂宁、四川、全国,乃至“一带一路”,形成涟漪式扩散。

不仅如此,更需要循序渐进地动员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相关的地区和专业人士,形成有序的寻路体系。让大家都能共同参与、见证并推动行动,使“寻路本草”的推进得到更多支持。

“我们寻路的目标,在于实现背后的文化愿景。”蔡尚伟说,通过寻路本草,要寻找民族文化的根,寻找自信,以及发展的道路和文明的方向。更要拓宽寻路的角度和视野,当前的核心在于找到一些基本事实,这些事实必须为当代中医药文化发展和文旅产业区域发展服务。

这意味着,除了拓展现有文献,如《本草纲目》的不同版本和相关文本,还应研究从古至今的各种本草书籍、中医药典籍,以及历史记载、正史、地方志和当时的笔记、日记等,甚至是文学作品,以发现其中的线索。

此外,还要寻找原理和精神。蔡尚伟解释,这些事实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原理可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性和时代的特征。

“这些民族性和时代性对于未来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蔡尚伟比喻,当找到这些基点,就像找到了树的根,它能够生长出树干、枝条、叶子,最终开花结果。

“我们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寻路本草的方法和工具,就像在昏暗的夜晚寻找一条清晰的道路。”蔡尚伟说,这可能需要借助灯光、拐杖或其他探路的辅助工具。在大数据和数字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应将寻路本草与文化数字化战略紧密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蓬溪高峰山

为此,蔡尚伟提议应充分利用中华文化数据库及巴蜀全书等地方文献集成的成果,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从海量内容中筛选出与李时珍、本草纲目以及四川、蓬溪等相关的文化信息。

“我希望寻路本草能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探索案例,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贡献一个小而美的范例,并对其他类似的文化建设项目起到示范和推动的作用。”在蔡尚伟看来,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部分图据蓬溪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