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气炎热,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施工现场井然有序。6月13日,记者从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轨道公司获悉,全线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今年年底8座新建车站有望实现结构封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龙泽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将既有13号线倒“U”型线进行拆分,在16号线和17号线之间搭建“X”型东、西横向线,形成两条线路,其中新建线路29公里,新建车站18座,改造车站5座。工程建成后,两线总长63.6公里,车站共33座。

新龙泽站是其中的一座新建车站,也是一座换乘车站。其位于昌平区京昌回龙观建材城南部,南侧为既有的铁路用地和地铁13号线以及自行车专用路,东侧为京藏高速公路。北京建工集团13号线扩能提升改造工程04标项目书记贺尚修介绍,车站总长532米,局部宽度54米,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车站。车站共设置6个出入口、1个无障碍出入口。

“目前,工人们正在地下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整体结构作业总量的30%。” 贺尚修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造智慧工地示范线

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还是本市重点打造的智慧工地示范线。“这里,我们研发采用了‘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京投轨道公司二分公司风险监测部部长李振东表示。

以新龙泽站为例,数控加工中心内安装了白色的摄像头,这是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终端的热成像摄像头。“有一些动火作业在此进行,它可以对现场温度过高的火点进行识别预警。”李振东介绍,摄像头识别火点信号后,通过现场布设的有线网络传输至智慧展厅后台的服务器,服务器一方面发出报警信号到展厅的智慧报警模块,触发声光报警灯报警,提醒值班人员有火情;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弹窗提醒,告知火点部位、温度等讯息。值班人员再通过喊话系统通知现场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形成一个快速处置的闭环。

在施工现场有限空间作业点,记者看到,不仅四周用黄色围栏围了起来,入口还设置了震动传感器,能对未经审批擅自进入有限空间的行为进行报警。针对现场深基坑风险,项目采用了临边报警系统,防止高处坠落。此外,项目现场还用上了水位智能报警、场内车速报警、起重设备周界震动光缆报警、图像型烟感报警等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安全质量管控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天地区轨道线网织密

“目前,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全线已完成工程总量的30%。” 市重大项目办安全质量处一级主任科员李倩介绍,新建18座车站中,文华路站、后厂村站已实现结构封顶,软件园至后厂村区间、后厂村至新龙泽区间、小辛庄停车场至回龙观东站区间左线、回龙观西站至文化路站区间右线已实现洞通,其他新建车站已全面进场开展施工,到今年年底,将有8座新建车站实现结构封顶。另外,既有线改造段已有3座车站完成进场围挡作业。声屏障工程已全面启动,安装完成3.3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倩说,拆分后的13号线增加了城市北部回龙观、天通苑等大型居住组团内部的轨网密度,串联了既有13号线西段、上地软件园、回龙观、天通苑及13号线东段,改善了城市东北部、西北部原有轨网之间的换乘关系,以较小的代价较好解决了困扰城市东北部、西北部区域居民出行的交通难题。

来源:北京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