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册保存完好的中央苏区时期的账本,翻开这册账本,里面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十八日主席毛泽东住,付还大洋一元四角五分,陈奇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共产党人一向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他们在一些小事中默默散发着自己人格的光芒,毛泽东作为开国领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更是先人后己的典范,他的一生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为人民做出榜样。毛泽东常说我们不搞特殊化,他不仅自己带头做到,更是要求身边的家人,亲人也要做到。

毛泽东下乡交“饭钱”

“不吃辣椒不革命”,出生于湖南的毛泽东十分喜欢吃辣椒,当毛泽东到人民群众中去的时候,他始终记得先人民,后自己,不搞特殊是他的一贯原则。

1930年5月,毛泽东到江西寻乌去调查情况,当时的环境下每个地方的条件十分有限,人们吃饭只能吃一些 没有油水的东西,毛泽东来到这里也和群众吃同样的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是湖南人,嗜辣成名,身边的警卫员吴吉清深知他的口味,看到毛泽东每天吃的都是这些心里非常着急,只能自己私下里去老乡家里寻找一些辣椒给毛泽东换换口味。

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有辣椒,终于在一个老乡家里找到一串辣椒,就急忙回去做好送给毛泽东,看到这盘辣椒,毛泽东开口第一句便是:“这盘辣椒从哪里来?”吴吉清高兴地回毛泽东道:“向老表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听到后开口问道:“你们连长没有给你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吴吉清回到:“没有”毛泽东和颜悦色地说:“吴吉清同志,这件事情不怪你,怪我们,是我们对新战士的教育没有跟上,没有及时向你们这些新兵宣传党的政策,一会你去告诉你们连长,这个辣椒钱让司务长从我的伙食里面扣,把钱还给老乡,记得向人家道歉。”

毛泽东不仅不愿意身边的人为他搞特殊,就连下乡调查工作也不允许当地的领导为自己搞特殊加餐,“与民同乐”是一大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8月17日,毛泽东在江西省军区参谋长陈奇涵(当时叫陈奇寒)、警卫员吴吉清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苏区江西省长胜县铲田区(今宁都县湛田乡),一行四人顶着炎热的天气,脚上穿的是麻布草鞋,准备深入群众调查工作,实际解决群众问题。

铲田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钟赤牯听到毛泽东来到了村里,急忙寻找毛泽东,当时毛泽东正在红军家属许大娘的家里了解情况,钟赤牯急急忙忙来到许大娘家里开口第一句就是向毛泽东“发难”。

他埋怨到:“毛主席,你们来这里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好让我们有点准备呀!”毛泽东听到笑着说:“为什么要提前说呢?下来了你们就知道了,现在好多干部下乡,就怕下面不知道,这样的作风可不好。”

来到饭厅的毛泽东看到饭桌上放着山芋粥、红薯外加一盘咸萝卜干等菜肴,非常高兴,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钟赤牯看到饭菜十分的简单寒酸,怕委屈了毛泽东偷偷去给他加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泽东知道后就借干部作风问题开口说道:“同志们,我们的干部官不大,架子倒是不小,下乡本来就是想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可是这些干部为了不委屈上级领导,总想搞得兴师动众,现在我们处在革命战争年代,任务是为了发展经济,支援革命战争,改善群众生活,不是为了享福。”

听到毛泽东的话之后钟赤牯放弃了给毛泽东加餐的想法,当晚一行四人就在区苏维埃政府旁边的一所破旧祠堂里歇息。

第二天清晨,毛泽东和警卫员吴吉清赶回瑞金临时中央政府之前,毛泽东和吴吉清说:“小吴,你按照规定去区苏维埃政府财政部把我们的伙食费和住宿费结清,我们先走,你处理完赶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吉清来到区财政部,按照毛泽东的嘱托和这里的老部长说清楚,老部长听说毛泽东要结清住宿和伙食,感到十分惊讶,说什么都不收,吴吉清推辞不过,只能收回钱去追赶先行的毛泽东等人。

毛泽东看到吴吉清回来便问他事情是否办完了,吴吉清和毛泽东说出区财政部部长坚持不收钱,毛泽东听到后很生气要求吴吉清再次返回把钱结清,陈奇寒这时和毛泽东说:“已经走出了很远了,这件事情就交给我来办吧,你们先赶路要紧。”

毛泽东只得同意嘱咐到:“老陈,这件事情你一定要办妥,我们是领导干部,更要严格执行制度。”陈奇寒之后回去代替毛泽东交上了食宿费,于是从此之后这个账本上多了这样一句话“十八日主席毛泽东住,付还大洋一元四角五分,陈奇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铲田区的同志将这账本捐献给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毛泽东的这一举动也随着这个账本被记录了下来,如今人们来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账本周围都是满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