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0月,山东菏泽东明半程马拉松

“我现在就是业余爱好。本职工作是宝妈,带孩子。”

2024年4月,北京国际半程马拉松

“我现在主要就是跑步吧。孩子没咋管,不好意思说全职带娃儿了!”

一场比赛接一场比赛,王文田的生活被跑步和训练填满。这样的生活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是生活常态。“很多30多岁的妈妈选手都在跑,而且成绩很好,为什么我不能?”被赛场上的女性跑者激励,做了妈妈的王文田在马拉松赛场有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孩子,更是为了自己。

01.

暗夜里的光

16+8。

从高原训练回来,王文田就一直保持这样的训练节奏。每天上午跑16公里左右,下午再慢跑8公里,每天的跑量保持在20公里以上。“从2023年开始,我是比较努力”,王文田笑着道。

她是山东潍坊寒亭人,在跑步上很有天赋。14岁就取得了国家一级运动员荣誉。2012年6月,王文田曾入选潍坊体育代表团参加在韩国杨平郡举行的2012年李凤柱杯国际马拉松杯比赛,并获得青少年组10公里比赛的女子组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天赋也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天赋,王文田很早就被选入潍坊市体育运动学校。在地方体校,学生们有两条出路,要么选入省级专业队继续训练,要么升入大学,回归校园,为人生再做更多可能性。王文田想上去大学。可是事与愿违,她被推选进了体工队试训,并且注册到了山东队,就读山东体育学院。试训,没有正式编制,也没有待遇,王文田度过了灰暗的四年。入学当年,王文田就斩获了山东省大学生运动会5000米和1万米冠军,但这未能改变她在体工队的基调。

但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7年,她在山东烟台海阳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马拉松,而且首战告捷,收获了奖金。这让王文田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

2019年离开体工队之后,王文田的重心放在了跑马拉松上,“跑了那么多年步,一下子放弃也不可能。不想找其他工作,就先跑着吧。”能够去全国各地参赛,顺便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又能拿到奖金,这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那一年,她取得冠军不少,比如像峡山国际马拉松、青岛半程马拉松、上海静安女子10公里、菏泽巨野东明半程马拉松、砀山半程马拉松等。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疫情来临,但王文田没有因此止步,只要有时间就会去参赛。2020年,她在山东聊城半程、江苏洪泽湖、安徽砀山梨园马拉松、浙江丽水超级马拉松都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绍兴马拉松,王文田以01:20:12收获女子组季军。

02.

突然的自我

2021年4月,澳门10公里跑,王文田报名了,但到比赛前发现自己怀孕了。“跑不跑?”王文田有些犹豫,当时她在贵州威宁草海刚刚冬训完,状态不错,觉得放弃很可惜。所以,还是决定去跑。跑完感觉没什么异样,她又紧接着去浙江、上海、山东参加了多场比赛,而且在4月24日到5月23日的30天内在山东省内的利津半马、新泰半马、肥城半马和巨野半马都拿了冠军。

当年冬天女儿出生之后,因为要照顾孩子,也因为疫情出行不便,王文田在2022年“休战”。2023年春天,当一切尘埃落定,马拉松比赛恢复,王文田也回到赛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为母亲后,王文田在2022年“休战”。

她花了四个月时间进行恢复性训练,首战是2月13日云浮山马拉松。在以1:42:32完赛后,王文田获季军,与亚军、“广东一姐”陈丽琴仅差1分26秒。那次的冠军是福建一姐黄雪梅,她跑出了01:34:54。

2023年2月,蒸蒸日上迎新跑,她夺得复出后的首个冠军。随后,她活跃在浙江、河北、上海等赛场……3月25日和26日,她连续参加中国田径大众达标系列赛义乌站和浙江玉环马拉松,还都获得了冠军。根据跑步专业媒体“98跑”的统计,王文田2023年1-6月出场13次,11次进入前三,赢得五个冠军,在2023上半年女子半程出场以及前三综合排行榜列第三位。4月4日,她在石家庄马拉松获得女子全程第二名,也是国内第一,跑出的2:48:10,可以在2023上半年女子百强榜里列第48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2023蒸蒸日上迎新跑,王文田以1:21:53夺得21.6公里竞速跑女子组冠军;(右)2023聊城市首届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以01:17:41收获女子第四。

这样的成绩,让王文田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她觉得“或许可以认真练一练,在马拉松的赛场往前冲一冲”。过去,她在比赛场上看到很多做了妈妈的跑者,成绩还那么出色,心里只有敬佩。现在当她自己也成为妈妈,反而有了一种动力,想去拼一下,成为更加优秀的跑者。

或许是社会对妈妈这个角色太过于限制,有了孩子困身,适合女性的职业并不多。这让“跑者”这样相对时间成本低、自由度大、又可以收获奖金的“职业”显得弥足珍贵。

“有孩子之后,其实是有压力有责任的,所以我就想真的试试好好跑步。给自己一些时间,如果觉得能行,就有必要持续再坚持;如果不能行,就不浪费时间了”,王文田想得很实际,跑得好,会有奖金入账,能为自己、孩子以及家庭带来更多保障,这至关重要。

想到了就会去做。2023年夏天,王文田离家到云南会泽进行一个月的高原集训。“当你特别认真去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别的事情来说就没有太多的心思了”,她练得投入,集训完,再回到比赛场,她在8月跑的两个半马都获得亚军,从9月到12月获得了10个冠军。

在马拉松的赛场,王文田是幸运的。跑得稳、跑得快,除了站上领奖台的成就感,也有很多精神上的收获。冬日的夜晚,她一个人跑步,四周寂静无声,耳边只余自己有节奏的脚步落地声。那些瞬间,她感觉到了内心的安宁,也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跑步,“跑步是很治愈的,尤其是压力大的时候,它能排解掉很多东西。”

比起过去训练5000米和10000米跑时的懵懂,现在跑马拉松她更有自我的意识在里面。“过去跑短距离会更刺激,刺激心肺感觉。马拉松的赛道很长,沿途有不一样的景色,跑起来会释放掉一些东西。这两者非常不同,我更喜欢马拉松。”王文田很坦率,“前几年跑马拉松的时候,其实我没有什么想法,只是不想放弃跑步,就随意去跑一跑;现在参加比赛,我很希望赢,希望跑得更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哈尔滨马拉松,王文田收获女子半马亚军。

或许说,2023年是王文田的关键一年。在这个期间,她对于马拉松的定位,实现了从“工作”到“事业”的转变。作为一份值得追逐的事业,她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当然,马拉松也没有辜负她——2023年9月她因为受伤无法参加全马,在半马的赛场,王文田的站台率仍是100%。冠军的荣誉,收获的奖牌和奖金,让她感觉到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更强了。信心,也自然地建立了。

03.

逆风而上的梦想

2024年2月,在专注做跑步相关数据统计的媒体“马拉晓百生”统计的2023赛季女子路跑站台排行榜上,王文田以29次位居第二,仅次于王巧霞的29次。这里的“站台”指的是2023赛季马拉松、半程马拉松以及10公里赛事的全场前三名,统计人员范围包含外籍和国内选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渣打上海10公里跑,王文田以38分14秒收获女子组冠军。

按照王文田自己的粗略统计,从2017年到现在,她有36个冠军,站台75次。全程马拉松,她参加的不多,但除了2023年在石家庄马拉松的亚军,她在2020年安徽砀山马拉松曾获得女子全马冠军。

“半马挣钱,全马突破”,是王文田给自己定的方向。

2024年,她希望在全马赛场实现PB,跑进235。年初在云南会泽高原两个月冬训结束,王文田出战无锡马拉松,跑出238,创下PB。但这不是她的理想成绩,“如果不去两次厕所浪费2分钟,或许结局不同。”在最后关头,王文田因为身体不适未能距离更好的成绩更近一步,有些遗憾。但这就是竞技赛场的残酷,也是马拉松赛场的魅力,它有惊喜,也会有意外。好在比赛很多,她还有时间来完成目标。

从锡马开始,王文田几乎每个周末都在赶火车去往新的赛场。有时候她周六和周日会连续两场比赛,五一假期,王文田也是用两场比赛度过:5月1日,她参加山东聊城市环东昌湖半程马拉松赛,以01:19:32斩获女子半马冠军;5月3日,在山西·问祖之旅马拉松赛,她获得女子半马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王文田继续在半马赛事上频频站台:(从左至右依次为)5月1日聊城市环东昌湖半马冠军、北京半马第四、冬训后的第一个半马冠军、2024年第一个半马冠军。

“跑步如人生,你不断努力,就没有失败。所有的可能性,都在你跑下去的路上”,王文田曾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这样写道。2023年回到赛场之后,她不断站上领奖台也吸引到跑步爱好者以及品牌的关注,还曾获得了索康尼6个月的短期合同。但这个今年26岁的年轻人,也许因为女儿的存在而格外沉稳,“比我快、比我努力的大有人在,我不是很贪心,知足常乐。就想多拿几个冠军,多赚点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自己付出了努力,也要犒劳自己。”

王文田坦言自己跑比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多挣点钱。所以,这一年来她用半马打底,多次站台赢奖金打下经济基础,现在也可以没有顾虑地专注于突破全马的成绩。“跑半马比较多,是因为可以当长距离练习,而且连续参赛不会太累;现在训练量够了,体能储备也足够,我也会多参加全马比赛。”

离开赛场之外的王文田,也像普通的“95后”一样,喜欢刷一刷井之头五郎之类轻松的视频,抛下现实中的负担。“我还特别喜欢看一些比较奇特的事,比如夸张的美甲、染发、编小脏辫等等,就是觉得好玩。”

如果不是连续比赛,王文田一般都会在一场比赛结束先回家休息,也为了到家陪一下女儿。那也是她特别享受的一些时刻。短暂的分开,让她格外珍惜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两岁多的小女孩,正是飞速发展期。每一次的见面,她都会觉得孩子又长大了一点点。

本条内容创作团队

作者:南琼

编辑:槠洲

设计:viuviu

图片:受访者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