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欣喜相逢,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名人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脸上没有浓妆艳抹的华丽,更没有医美的痕迹,说起话来不紧不慢,样子虽不及年轻女明星的胶原蛋白和玲珑身段,但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优雅和从容更迷人。

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她,是严晓频。

严晓频,知道这个名字的人年纪大概都不小了,她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知名女演员,父亲是老戏骨严翔,母亲徐帼莲也是上海儿艺的演员。

生在演艺世家,严晓频却从未想过要当演员,是父亲简单的一句话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晓频童年与父母合影

01

严晓频1965年生于上海,她打小遗传了父母的颜值,也继承了他们的艺术细胞,不过少时的她并未立志要当演员。

比起艺术表演,严晓频对历史、人文、地理类感兴趣,那时的她梦想是当一名老师。

所以当父亲鼓励她去考电影学院的时候,她还挺惊讶的,也没抱什么希望。

当时是严晓频高中的最后一年,正好遇上北京电影学院来上海招生,电影学院已经有四年没招过生了,这一年全国也就招二十来个。

父亲建议女儿去报考试试,严晓频疑惑的看着父亲“我可以吗?”

父亲最是了解女儿:“你就当去见识一下考场。”

父亲的这一句话改变了严晓频的人生轨迹,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考,没想到被老师一眼挑中,成了北电82级表演系的一员,与林芳兵、娜仁花、张晓明等人成了同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严晓频当时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又没学过表演,而班上的其他同学大多入学前已主演过电影,生在这种环境中,她开始有压力了。

不过她并没有被压力打倒,她用功读书,试图追赶上其他同学。

除此以外,她还大量的看经典电影,努力的从好作品中汲取营养,以此提升自己的审美以及对角色的理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那年严晓频就主演了自己的处女作《金银湾》。

这是一部由金淑琪导演(李少红导演的妈妈)的上下两集电视剧,当时是暑假,在山西取景拍的,严晓频说这是自己演艺生涯中最苦的一部戏。

我们要坐着罐笼到地下200多米的地方,那边女性是不让下去的,我和导演是被特批的。一下去就是十几个小时,上来以后除了眼白和牙齿,全身都像黑炭一样。

想想那个画面,酷暑炎热,环境艰辛,一般人也受不了,更何况从小家境优渥的严晓频,但她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这次经历丰富了她的人生,让她对演员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1986年,严晓频大学毕业被分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

同年严晓频与同学李芸共同主演《在水一方》,并凭剧中的“朱诗卉”成名。

此后严晓频又在《女儿经》《太阳雨》中出演重要角色,并凭《太阳雨》获得大学生电影节“学士奖”最佳女演员奖。

“影后”加身,严晓频未来可期。

然而就在这时候,严晓频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放弃演艺圈,跟随丈夫赴美陪读。

是不是挺好奇,严晓频什么时候结婚的?丈夫是谁?

这又是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严晓频的丈夫叫曾海,两人是青梅竹马,不过是上了大学才明确恋爱关系。

严晓频与曾海志同道合,各自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和追求,大学毕业不久,他们就结婚成家了,之后曾海前往美国读研。

严晓频当时决定出国,一是因为丈夫曾海在那里,二是当时电影风光不再,她的演艺方向受到阻碍。

当时有人建议她出演武侠片,演这种影片肯定会产生轰动效应。

但是严晓频不愿意迎合市场,她的父亲严翔在《我行我书》中写“频儿是个有抱负、倔强的孩子。她说假如非这样不可的话,她情愿放弃演艺生涯。”

就这样,严晓频去美国与曾海团聚了。

有人说严晓频是恋爱脑,抛弃事业为爱奔赴,实际上这次离开倒是为她的演艺事业重新迎来了一个高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严晓频在美国待了三年多,这期间她一边读书,一边当地的华语电视台做节目主持。

1992年,郑晓龙、冯小刚筹拍《北京人在纽约》,这是一部全程都在国外取景的电视剧,因而备受关注。

严晓频与姜文早在1986年时就见过,1988年又同时获得大学生电影节“学士奖”最佳男女演员奖,所以两人熟识成了朋友。

当姜文到纽约拍戏时,严晓频就以电视台采访的名义去剧组见了姜文,没想到这一去她竟成了女一号郭燕的扮演者。

原来剧组经费有限,女一号的角色也迟迟未定下人选,直到快开拍都没适合的人,导演正为此焦头烂额。

严晓频这一去就让郑晓龙眼前一亮。

但是严晓频当时并没读过原著小说,也不知道郭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心里没底,但姜文说“你来吧,特合适”,就这一句话,严晓频进了剧组,成了“郭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严晓频与丈夫曾海,既是夫妻,也是心灵相通的朋友,当她回去把在剧组的经历跟他说后,他非常的支持她。

因为曾海知道妻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这是她热爱的事业,必须全力支持。

严晓频自己也知道,如果一个女演员甘于把自己捆在家里,那终将一事无成,她要走出去尽力创造一些让观众喜欢的荧幕形象。

就这样,严晓频又回到演艺圈,从《北京人在纽约》到《孽债》《一家两制》《罪恶》,她成了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女明星之一。

2000年后,严晓频拍戏的频率慢了下来,因为她当妈妈了。

严晓频是一个好妈妈,她为了照顾两个儿子放弃了很多机会,但她并不觉得遗憾,因为父母都是演员的缘故,小时候他们拍戏她常常很久见不到他们,她知道那种感觉。

所以她自己成了妈妈之后就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她很珍惜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陪他们成长,和他们说话都是她最开心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7

严晓频与两个儿子的关系非常好,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

大儿子从小也继承了她的艺术基因,但她并未鼓励他往这条路上发展。

因为她知道艺术道路没那么容易走,作为终身职业需慎重,对儿子的教育她秉承中西结合的方式,管的不太紧,也不太松,主打一个尊重。

两个孩子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老大读完大学后,又像父亲一样考了研,老二也即将升上大学,一切都有序的进行着。

严晓频也仍在演艺事业上发光发热,虽然现在演的多是配角,但这并不重要,她不介意角色大小,哪怕是同一的“妈妈”角色,她都希望自己尽可能的演的不一样。

对严晓频来说,演戏是一辈子的事,她对艺术始终保持着敬畏之心,无论从前,还是现在。

与此同时,她还爱上了朗诵,“当你在台上去完成一个特别美的篇目的时候,你给整场观众带来的感动,和演戏是不太一样的。”她享受这种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8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你的脸上,藏着你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和走过的路。”

脸不仅是一个人最好的履历,还折射出她的心性和灵魂。

严晓频的优雅平是由内向外的展现,这是她多年来不断学习和输入的结果。

再有一点就是好婚姻的滋养,严晓频与曾海结婚以来,他们始终秉承着“夫妻间要有爱心,相互多付出,少索取,彼此尊重”的原则。

如今他们已相守四十余载,两个儿子都已长大,他们仍恩爱如初。

他们的爱情,如同那陈年的美酒,越品越醇,越品越香。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婚姻的真谛,也看到了人生的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最爱严晓频哪个角色?欢迎在留言区分享。